港区代表委员答中评:中央支持香港
中评社北京3月7日电(记者 郭至君 林艶)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于3月5日在京开幕,总理李强做了政府工作报告。对此,多位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在两会期间对中评社记者谈了他们听完报告之后的感受。港区的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都认为政府工作报告鼓舞人心,传递出了稳健和自信的信号,他们均对香港未来继续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充满了信心。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沪港联合控股有限公司主席姚祖辉说,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在这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上,总理的工作报告为我们指明了未来发展方向,让我们更加坚定了信心和决心为祖国实现高品质发展而努力。香港很有机会成为国家的高等教育枢纽。香港在教育领域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香港的高校在全球范围内享有盛誉,拥有一流的教学和研究设施,以及来自世界顶尖的教授,这些优势为香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成为国际高等教育枢纽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高等教育是香港新的高质量服务行业,是朝阳行业,完全有机会成为香港第九大中心,提升我们国家在全球教育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
姚祖辉也谈到,香港还可以与中央政府政策相配合,实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产学研相结合,实现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发展格局。特区政府可以加强向海外推广香港教育、制定国际化的发展规划,加强专资院校教师培养培训,促进教育多元化发展。此外,通过政策和财政的支持,放宽来港就读入境限制,增加高校住宿,提供奖学金和助学金等,吸引内地及海外,特别一带一路优秀人才来港发展。同时鼓励企业,社会各界为高校提供科研资源和支援,为人才提供实践平台和就业机会。
“我们还要坚持和平外交政策,讲好香港故事。香港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城市,我们应该通过和平外交政策,展示香港的独特魅力和优势,增强国际社会对香港的认知和瞭解,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姚祖辉表示。
黄冰芬说,除了机遇之外,同时她看到香港的优势,能够服务大湾区所需。现在国家积极推进航运金融、航运保险、航运法律仲裁、船舶管理等国际航运高端服务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受制度规则问题等限制,综合服务实力不强,无法在高端航运方面与新加坡竞争。所以,我们也有建议打造深港国际航运合作区,充分发挥香港航运业的制度规则优势,加快形成内地与香港航运发展合力,而以深圳盐田、香港葵涌港口组合为试点,进一步拓展形成“深圳+香港”的大湾区高端航运综合服务模式,有利于拓宽香港国际航运高端服务发展腹地,提升深港参与国际航运竞争的整体能力。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招商资本董事李引泉接受中评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报告一贯地支持香港“一国两制”,在维护稳定安全的条件下,支持香港发展经济。另外他也认为,报告整体来看是比较理性、比较稳健又比较进取的总体安排。只要我们提高效率,落实好,今年经济整体的效果会不错。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元朗区议会主席沈豪杰对中评社记者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是一份务实、有针对性和操作性高的好报告。特别是政府提出要加快发展新质新产力、全方位培养用好人才、加快吸引外资力度、着力稳定和扩大民间投资,这些政策都显示出国家重视经济发展,目光长远的视野。今年是新中国建国七十五周年,这份报告后令我对国家的未来充满信心,并期望国家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下,迎来丰盛的龙年。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主席黄锦良接受中评社记者采访时说,政府工作报告既回顾了过去也一贯涉及了关于香港的内容,让他深受鼓舞,报告再次强调中央对香港政策的坚定不移,即全面准确实施“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以及“爱国者治港”的原则不会改变。“我个人也认为,香港应利用‘一国两制’的优势,背靠祖国,连接世界,这一点非常重要。我希望未来香港能够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为大湾区乃至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朱鼎健表示,从两会上瞭解到,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超过13万亿元人民币,科创能力位于全球前列,大湾区正加速打造成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产业群、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我们距离打造世界顶级湾区的目标更加接近了。特别是近年来大湾区在高品质发展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果,“港车北上”落地实施,前海、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加速发展,港澳和内地9市的融合发展有了更加清晰的目标。
朱鼎健说,国家强调高品质发展是硬道理,这方面香港将会发挥不可取代的作用。香港作为湾区的核心引擎,金融、科研、航运等方面的优势不可取代,特别是金融业和内地的制造业可形成有机组合,而且过去一年,香港和内地在“硬联通”和“软联通”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面向世界“抢人才”也收获颇丰。接下来,我们继续发挥在“一国两制”下拥有的“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独特优势,以更高的主动性与粤港澳大湾区、与国家的重大发展战略相对接,促进人员、货物、资金双向流动,香港必将成为新阶段国家发展的亮眼名片。
中评社北京3月7日电(记者 郭至君 林艶)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于3月5日在京开幕,总理李强做了政府工作报告。对此,多位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在两会期间对中评社记者谈了他们听完报告之后的感受。港区的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都认为政府工作报告鼓舞人心,传递出了稳健和自信的信号,他们均对香港未来继续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充满了信心。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沪港联合控股有限公司主席姚祖辉说,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在这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上,总理的工作报告为我们指明了未来发展方向,让我们更加坚定了信心和决心为祖国实现高品质发展而努力。香港很有机会成为国家的高等教育枢纽。香港在教育领域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香港的高校在全球范围内享有盛誉,拥有一流的教学和研究设施,以及来自世界顶尖的教授,这些优势为香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成为国际高等教育枢纽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高等教育是香港新的高质量服务行业,是朝阳行业,完全有机会成为香港第九大中心,提升我们国家在全球教育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
姚祖辉也谈到,香港还可以与中央政府政策相配合,实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产学研相结合,实现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发展格局。特区政府可以加强向海外推广香港教育、制定国际化的发展规划,加强专资院校教师培养培训,促进教育多元化发展。此外,通过政策和财政的支持,放宽来港就读入境限制,增加高校住宿,提供奖学金和助学金等,吸引内地及海外,特别一带一路优秀人才来港发展。同时鼓励企业,社会各界为高校提供科研资源和支援,为人才提供实践平台和就业机会。
“我们还要坚持和平外交政策,讲好香港故事。香港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城市,我们应该通过和平外交政策,展示香港的独特魅力和优势,增强国际社会对香港的认知和瞭解,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姚祖辉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