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忧内耗 港PMI跌至10年新低
本季经济料收缩4.5%
香港文汇报报道,IHS Markit首席经济师 Bernard Aw表示,最新PMI资料显示,本港经济于第三季度陷入衰退,业务量因示威活动相关的运作瘫痪而转差。PMI调查结果大致显示,按年经济收缩约4.0至4.5%左右。
港府日前公布纾困措施,旨在为经济注入增长动力;但若经济进一步走弱,则意味决策者有可能考虑加码提振。
8月份产出量、新订单量与出口销售额的跌幅急剧扩大;回顾PMI调查过去二十多年的历史,8月份的恶化程度仅次于2003年非典疫情以及2008-2009年环球金融危机时期。
调查结果显示,企业8月份新接的业务量锐减。调查数据显示,出口中国的订单量迭创新低,导致整体新订单量呈2009年2月以来的最大跌幅。近半数受访业者提及中国订单减少,并指个中原因包括美中贸易争端持续、人民币大幅贬值,以及大规模示威活动等。
企业生产的业务量因销情迅速下滑,而出现2008年底以来最急剧的收缩。此外,产出预期指数亦跌破该项调查自2012年4月以来的最低水平,由此显示企业的悲观情绪有所升温。综观8月份数据,预计未来12个月将会减产的业者比例从7月份的四分之一,增至8月份的三分之一。
鉴于产出量大幅萎缩、前景不确定因素增加,企业对库存管理显得更加谨慎。
采购活动逾20年最差
8月份采购活动量跌破该项调查自1998年7月以来的最大跌幅,而投入品库存的消耗率也因此刷新了纪录。调查资料透露,企业的库存水平主要因销情下滑、对经营前景悲观而大幅下降。
回顾供应商近期6个月的供货表现,8月份首度呈现倒退。业者汇报,供货时间延长与安检及围绕示威活动的冲击有关。
另一方面,通缩压力于第三季度中段持续。企业8月份的整体成本负担已连续两月减轻,惟幅度轻微,但对企业调低产出售价仍然有利,而相关跌幅亦是自2016年初以来最大。
受访业者表示,减价措施反映企业在经营环境恶化时,仍悉力清理库存,以及提高销售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