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唱好香港楼价 明后两年涨11%
信报财经新闻报导,随着资金流入,金管局承接美元沽盘,按联汇机制卖出港元向市场注入1294亿元,高盛指出,香港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1个月HIBOR本月以来累挫约2.8厘,至本周一已跌穿1.2厘,预测1个月HIBOR在2025年至2027年平均处于3.25厘、2.85厘及2.71厘,相信较低的HIBOR有利住宅价格及发展商借贷成本。
至于实际按揭利率,拆息按揭(H按)应会重置到较P按封顶息3.5厘低约0.5厘至1厘,为2022年第三季以来首见。按照历史走势,当实际按息按年下跌超过0.5厘、1厘,楼价会相应上升6.8%、8.9%,同期家庭入息增约4.9%、5.4%。
住宅供应偏多仍局限楼价走势,高盛表示,今年以来一手楼成交约6400宗,较2022年至2023年多40%至50%,但与2019年至今的年均水平相若;目前私人市场已落成未售出单位约2.8万伙,据今年以来销情,需20个月才能清空,估计消化至周期中期的库存水平需要约10个月,料今年楼价维持不变。
高盛3月才把今年至2027年楼价预测由原本上升5%、4%及4%,下调至持平、升3%及4%,以反应首季楼价跌约2%与库存过剩,是次重新上调2026年及2027预测,为这轮HIBOR下跌首间调升楼价预测的大行。
长实(1113.HK)执行董事赵国雄日前受访时称,楼市正处转角位,料今年楼价升5%至7%,不会急于平卖新盘,但坦言最大顾虑是新盘库存太多令楼价难有较大升幅,认为库存回落至一万余伙,才会对楼价有较大支持。
金管局总裁余伟文则提醒,目前低利率环境未必持续,市民在置业、投资或借贷时,需充分考虑港元可能回软、港息可能回升等,并管理好相关风险。
该行维持新地及长实“买入”评级,因业务组合多元化及能提供经常性自由现金流收益率7%至9%;新世界(0017.HK)及恒地评级“卖出”,因杠杆和资本支出负担或对派息前景构成压力,经常性自由现金流收益率约7%。
撇除新世界,行业平均投资组合每股收益率及股息率约6.7厘,较美国十年期国债孳息率高出2.6个百分点。
股价表现方面,昨天新地及新世界分别涨1.4%及1.3%,长实升0.5%,恒地及嘉里建设均升0.2%,信置则跌近1%。
信报财经新闻报导,随着资金流入,金管局承接美元沽盘,按联汇机制卖出港元向市场注入1294亿元,高盛指出,香港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1个月HIBOR本月以来累挫约2.8厘,至本周一已跌穿1.2厘,预测1个月HIBOR在2025年至2027年平均处于3.25厘、2.85厘及2.71厘,相信较低的HIBOR有利住宅价格及发展商借贷成本。
至于实际按揭利率,拆息按揭(H按)应会重置到较P按封顶息3.5厘低约0.5厘至1厘,为2022年第三季以来首见。按照历史走势,当实际按息按年下跌超过0.5厘、1厘,楼价会相应上升6.8%、8.9%,同期家庭入息增约4.9%、5.4%。
住宅供应偏多仍局限楼价走势,高盛表示,今年以来一手楼成交约6400宗,较2022年至2023年多40%至50%,但与2019年至今的年均水平相若;目前私人市场已落成未售出单位约2.8万伙,据今年以来销情,需20个月才能清空,估计消化至周期中期的库存水平需要约10个月,料今年楼价维持不变。
高盛3月才把今年至2027年楼价预测由原本上升5%、4%及4%,下调至持平、升3%及4%,以反应首季楼价跌约2%与库存过剩,是次重新上调2026年及2027预测,为这轮HIBOR下跌首间调升楼价预测的大行。
长实(1113.HK)执行董事赵国雄日前受访时称,楼市正处转角位,料今年楼价升5%至7%,不会急于平卖新盘,但坦言最大顾虑是新盘库存太多令楼价难有较大升幅,认为库存回落至一万余伙,才会对楼价有较大支持。
金管局总裁余伟文则提醒,目前低利率环境未必持续,市民在置业、投资或借贷时,需充分考虑港元可能回软、港息可能回升等,并管理好相关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