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重启在即 楼价或已见底

分析预计,现阶段本港市场需求未见明显回落,楼价持续调整的机会不大。

  中评社香港3月23日电/大公报报道,据Q房网香港董事总经理陈坤兴的分析认为,上星期提到近月无论一、二手市场均保持“微温状态”,即每月一手新盘成交维持1000宗以上的水平,而二手交投则处于4000宗以上的水平。至于后市楼价走向,有人认为因应失业率上升,加上本港人口负增长,后市势必回落,但同时亦有测量师行指出,随着疫后经济重启,今年整体经济势必回复正增长,楼价或许已经见底。

  陈坤兴的分析说,无论如何,无人可以拥有楼市水晶球,楼价升跌无人可以完全掌握。近日疫情稍稍反弹,后市前景仍具不明朗因素,未来一、两个月失业率或许仍有轻微上升的可能,但现阶段来看,相信疫情已进入尾声,加上随着疫苗接种的推进,期望可尽快产生群体免疫的效果,相信疫情终会过去。

  即使现阶段疫情仍未过去,但整体楼市成交量仍相当畅旺。按土地注册处的数字,上月楼市整体注册量达至7635宗,是属于自去年1月底疫情展开以来的第二高,仅次于去年6月的8254宗,当中二手注册量更按月上升15%至约4700宗。

  再者,随着成交增加,而短期内整体放盘量又未有明显增加,楼价自然企稳甚或有所微升,相信大家亦意识到近期个别屋苑的楼价确实有轻微上升,从这个情况来看,即使在目前疫情反覆情况下,整体楼市仍维持一定的“微温状态”。换言之,如果疫情过后,经济完全重启,失业率回落,整体楼市交投势必进步回升,当楼市回复畅旺的时候,预期楼价自然会进一步回升。

  新楼供应持续减少

  事实上,大家亦明白在目前疫下的环境下,内地生来港入境有一定限制,加上近年入伙的新盘亦有所增加,缺少内地生来港租楼,整体租金自然有一定的压力,但随着疫情已进入尾声,预期内地生亦会于暑假回归本地租务市场,到时亦可望带动整体租金回升。

  后市如何确实没有人能够准确预测,但楼价分析的金科玉律永远是供应和需求,供应增加而需求减少,楼价自然下跌,而供应减少而需求增加,楼价就可望回升。

  去年因应疫情,新楼动工量大减,换言之预期未来两、三年供应会有所减少,而现阶段可看市场需求又未有明显回落,楼价持续调整的机会不大,因此或许楼价已经见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