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汉豪:北都区是港发展新引擎 三新区正施工
中评社香港12月7日电(记者卢哲)香港特区政府发展局局长宁汉豪6日在立法会表示,北部都会区是香港未来发展的新引擎,以“产业带动、基建先行”为主轴,区内三个新发展区正在施工,其他主要发展区域正处于规划研究阶段。宁汉豪强调,北部都会区发展对香港的长远和持续发展是重要投资,透过基建释放土地价值和带动产业发展,可以带来庞大的经济效益和财政收入,提升香港竞争力和改善市民生活质素。她说,政府一直强调北部都会区的发展由政府主导规划和落实方向,过程中政府亦欢迎市场积极参与。
宁汉豪在回覆议员关于发展北部都会区的提问时说,北部都会区是香港未来发展的新引擎,其规划是以“产业带动,基建先行”为主轴。政府在今年十月三十日公布《北部都会区行动纲领》,明确勾划北部都会区的发展蓝图,包括区内四大区域的发展主题、产业定位、主要设施、产业导向规划及发展时间表等。
宁汉豪表示,北部都会区内三个新发展区正在施工,分别为古洞北及粉岭北、洪水桥及厦村,以及元朗南,其他主要发展区域现时则在规划研究阶段。当中新田科技城今年较早时候,政府提出了土地规划方案,而余下主要发展区域,即流浮山、尖鼻咀和白泥一带、新界北新市镇、牛潭尾和马草垄四个区域的土地规划方案将于明年内陆续出台。届时经征询公众意见后,政府会尽快因应经确立的土地规划布局进行详细工程设计和制订分期施工安排,并就开支作出估算。政府制订工程时间表及分期安排时,将充分考虑各项目的缓急优次、融资安排、公共财政影响、市场人力资源的承受能力等因素。
另一方面,政府和建造业议会会继续定期向业界发放未来十年建造业预计整体工程量的资讯,并与业界持份者就人手供求情况保持紧密联系。政府会继续采取多管齐下措施,包括善用今年七月推出的建造业输入劳工计划、加强人力培训及就业支援,以及采用先进科技和创新建造技术,以便提升建造业的生产力和承载力。
宁汉豪表示,北部都会区发展对香港的长远和持续发展是重要投资,透过基建释放土地价值和带动产业发展,可以带来庞大的经济效益和财政收入,提升香港竞争力和改善市民生活质素。
她说,政府一直强调北部都会区的发展由政府主导规划和落实方向,过程中政府亦欢迎市场积极参与。为了作出整全部署,今年《施政报告》宣布成立由财政司司长带领的“大型发展项目融资委员会”(委员会),并设立“大型发展项目融资办公室”,审视包括北部都会区、交椅洲人工岛等大型发展项目的融资方案,评估引入私人投资参与项目的可行性,以及评估大型发展项目对政府的财政影响,以确保政府财政的持续性。委员会已在上星期召开首次会议。
宁汉豪说,要落实产业发展,除了制定合适的土地规划布局,还需要产业政策和配套措施以至招商引资的配合。因此,推动北部都会区发展是一项跨局跨部门的工作。由行政长官带领的“北部都会区督导委员会”,为发展北部都会区作高层政策指导及监督。各政策局就相关产业发展积极参与,大家紧密协调。发展局辖下北部都会区统筹办事处则负责整体统筹工作。以新田科技城为例,发展局早前公布了有关新创科用地的规划分布,创新科技及工业局随即为这些用地进行顾问研究,包括为不同地块建议发展创科产业链中特定的创科用途、所需的配套设施和土地批拨及营运模式等。
此外,政府亦设有专责部门负责招商引资工作,主要包括引进重点企业办公室(引进办)和投资推广署。引进办于二○二二年十二月成立后,积极接触策略产业中具高潜力、代表性的重点企业,至今已接触了超过200家企业,其中30间涉及不同创新科技领域的企业已经或准备落户香港或扩展其在港的规模。同时,投资推广署为所有其他有意来港开设或扩展业务的内地和海外企业提供一站式支援服务。这两个部门的首长级架构均已经或计划向外招聘,招揽业界人才,团队内其他人员的招聘和调配,也按照工作需求,要求人选具备相关工作经验。北部都会区统筹办事处会继续就推动区内的产业发展与相关政策局和部门紧密对接。
中评社香港12月7日电(记者卢哲)香港特区政府发展局局长宁汉豪6日在立法会表示,北部都会区是香港未来发展的新引擎,以“产业带动、基建先行”为主轴,区内三个新发展区正在施工,其他主要发展区域正处于规划研究阶段。宁汉豪强调,北部都会区发展对香港的长远和持续发展是重要投资,透过基建释放土地价值和带动产业发展,可以带来庞大的经济效益和财政收入,提升香港竞争力和改善市民生活质素。她说,政府一直强调北部都会区的发展由政府主导规划和落实方向,过程中政府亦欢迎市场积极参与。
宁汉豪在回覆议员关于发展北部都会区的提问时说,北部都会区是香港未来发展的新引擎,其规划是以“产业带动,基建先行”为主轴。政府在今年十月三十日公布《北部都会区行动纲领》,明确勾划北部都会区的发展蓝图,包括区内四大区域的发展主题、产业定位、主要设施、产业导向规划及发展时间表等。
宁汉豪表示,北部都会区内三个新发展区正在施工,分别为古洞北及粉岭北、洪水桥及厦村,以及元朗南,其他主要发展区域现时则在规划研究阶段。当中新田科技城今年较早时候,政府提出了土地规划方案,而余下主要发展区域,即流浮山、尖鼻咀和白泥一带、新界北新市镇、牛潭尾和马草垄四个区域的土地规划方案将于明年内陆续出台。届时经征询公众意见后,政府会尽快因应经确立的土地规划布局进行详细工程设计和制订分期施工安排,并就开支作出估算。政府制订工程时间表及分期安排时,将充分考虑各项目的缓急优次、融资安排、公共财政影响、市场人力资源的承受能力等因素。
另一方面,政府和建造业议会会继续定期向业界发放未来十年建造业预计整体工程量的资讯,并与业界持份者就人手供求情况保持紧密联系。政府会继续采取多管齐下措施,包括善用今年七月推出的建造业输入劳工计划、加强人力培训及就业支援,以及采用先进科技和创新建造技术,以便提升建造业的生产力和承载力。
宁汉豪表示,北部都会区发展对香港的长远和持续发展是重要投资,透过基建释放土地价值和带动产业发展,可以带来庞大的经济效益和财政收入,提升香港竞争力和改善市民生活质素。
她说,政府一直强调北部都会区的发展由政府主导规划和落实方向,过程中政府亦欢迎市场积极参与。为了作出整全部署,今年《施政报告》宣布成立由财政司司长带领的“大型发展项目融资委员会”(委员会),并设立“大型发展项目融资办公室”,审视包括北部都会区、交椅洲人工岛等大型发展项目的融资方案,评估引入私人投资参与项目的可行性,以及评估大型发展项目对政府的财政影响,以确保政府财政的持续性。委员会已在上星期召开首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