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下滑 香港楼价进入调整期
中评社香港12月11日电/大公报报道,在全球放水与刚性需求支撑之下,港楼价格一直表现出顽强的抗跌力,但恐怕最终难抵经济寒冬打击,今年全年可能录得轻微跌幅,延续11年的长命升市面临告终。
第四波疫情爆发打乱香港经济反弹步伐,近期二手楼市场减价盘又再涌现,反映不少业主面对经济衰退较预期为长的现实,相信未来数周住宅楼价走势维持反覆偏软的格局,意味今年全年整体住宅楼价将录得轻微跌幅,为2008年以来首次下跌,从2009年至2019年连升11年将会断缆。
连升11年终断缆
中原地产编制的二手楼价指数,今年累计微跌约1%,估计未来数周市况难以逆转。
其实,面对黑暴与疫情双重冲击,香港经济经历前所未见的深度衰退,当局预期全年收缩6.1%,尤其是爆发第四波疫情,又再收紧防控疫情措施,零售、餐饮、旅游酒店等行业苦日子不知何时完结,有个别商铺业主要将租售价格大劈七至八成,才能觅得租客与买家承接,惨情比2003年沙士时期有过之而无不及。
全球放水短期缓冲跌势
尽管商业物业价格因经济滑坡而大调整,但住宅楼价在全球放水与刚性需求支撑之下,呈现顽强的抗跌力,即使香港经济已出现五个季度衰退与家庭收入中位数下跌而令置业负担比率创新高,但整体住宅楼价从历史高位仅回调7%至8%而已。
价格终反映实体经济
不过,明年住宅楼价考验将会更大,楼市不可能长期与实体经济脱节,恐怕最终难敌经济寒冬而步上商业物业大调整的后尘。近期二手楼市出现劈价风,一定程度反映就业市场恶化,当局表明未必会推出新一轮保就业计划,加上收紧限聚措施,零售餐饮业裁员与结业潮一触即发,随时将失业率推升至7%以上,势必进一步影响置业意欲。
值得留意的是,中美经贸关系以至疫情发展等因素将持续左右香港楼市与经济表现。同时,明日大屿计划前期工程拨款通过,填海造地一千公顷有着落,将促使私人地产商加快发展手上土地资源,特别是新界大片农地,相信未来数年土地改用途申请大增,有助补充发展土地不足。
今年将是香港住宅楼市重要拐点,预期11年来首次下跌,揭开楼市中长期调整的序幕,本地地产股走势继续偏软,新世界发展(00017)昨日以37.65元收市,下跌0.3元,跌幅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