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关注:刘结一答记者 尽是热点
中评社北京3月4日电(记者 郭至君)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新闻发布会3月3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大会新闻发言人刘结一向中外媒体介绍本次大会有关情况并回答了在场中外记者们的各种提问。今年两会全面恢复现场采访报导的模式,约有3000多名境内外记者报名参会,同时,这也是刘结一任大会新闻发言人之后的“首秀”,发布厅内可谓是人山人海。刘结一对中国经济形势、民营经济发展、就业形势、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建设、共建“一带一路”等热点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粤港澳大湾区深度融合 全国政协始终心系
今年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印发五周年,这五年来,大湾区的融合发展有目共睹,未来走向也是各界十分关注的,在今年的政协首场发布会上,刘结一就此回答了记者的提问。他表示,建设大湾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五年前的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五年来,大湾区成为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去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广东考察时提出,使粤港澳大湾区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如今,大湾区经济总量超过13万亿元,专利能力位居全球四大湾区之首,成为全球最具前景的增长极之一。
刘结一说,“全国政协始终关心香港、澳门的经济社会发展,心系大湾区,通过多种形式围绕大湾区建设协商议政。一年来,委员们就加快大湾区市场一体化、优化金融数据跨境合规体系、推进产业数字化建设、建立跨区域人才共享机制等各个方面为高水平推进大湾区深度融合、协同发展建言献策;港澳地区全国政协委员在广东多地调研,重点考察横琴、前海、南沙等粤港澳合作发展平台,促进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落实;全国政协还将围绕“发挥港澳在我国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中的作用”等议题进行深入调研,推进粤港澳基础设施‘硬联通’、规则制度‘软衔接’、民生互惠‘心相融’。”
中国经济前景光明 全国政协助力发展
经济议题向来备受媒体关注,同时也是政协协商议政的重点。刘结一在回答有关政协如何助力中国经济发展的问题时表示,委员们一致认为,过去的一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经济总体回升向好,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出坚实步伐。展望未来,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良好基础和有利条件,经济长期向好态势将持续巩固和增强,前景光明。
刘结一也说,全国政协聚焦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就一系列宏观经济和重要经济议题协商议政,在助力经济发展方面开展扎实有效工作,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密切跟踪研究经济形势,为科学民主决策提供参考。二是围绕“国之大者”、民之关切协商议政,助力高质量发展。三是围绕突出问题调查研究,为解决经济发展中的难点堵点痛点献计献策。
“一带一路”前景广阔全国政协助力世界瞭解中国
距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已满十周年,十年的实践充分说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顺应了人类发展进步潮流,符合各国人民共同利益,为处于十字路口的世界指明了前进方向,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同。对于外媒记者在新闻发布会上提出的有关问题,刘结一表示,十年来,中国政府与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24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形成一大批合作项目,搭建起世界上范围最广、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前景广阔。越来越多不同国家的人民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进程中收获了政策沟通、设施联通的成效,分享了贸易畅通、资金融通的实惠,也感受了“民心相通”的温暖,体会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仅是理念,更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践成果。
刘结一也说,“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凝聚共识,是全国政协对外工作的重要着力点……2024年,全国政协将继续坚持稳中求进、守正创新,广泛深入开展对外交流活动,广交朋友、深交朋友,多交朋友,让世界更多地瞭解中国、瞭解中国政协,助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据公开简历显示,刘结一出生于1957年12月,北京市人,长期在外交系统工作,曾任外交部军控司司长、国际司司长、美大司司长,外交部部长助理,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特命全权大使。2018年3月,刘结一任中共中央台办、国台办主任,2022年12月卸任,后出任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此前,郭卫民担任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新闻发言人。
中评社北京3月4日电(记者 郭至君)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新闻发布会3月3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大会新闻发言人刘结一向中外媒体介绍本次大会有关情况并回答了在场中外记者们的各种提问。今年两会全面恢复现场采访报导的模式,约有3000多名境内外记者报名参会,同时,这也是刘结一任大会新闻发言人之后的“首秀”,发布厅内可谓是人山人海。刘结一对中国经济形势、民营经济发展、就业形势、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建设、共建“一带一路”等热点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粤港澳大湾区深度融合 全国政协始终心系
今年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印发五周年,这五年来,大湾区的融合发展有目共睹,未来走向也是各界十分关注的,在今年的政协首场发布会上,刘结一就此回答了记者的提问。他表示,建设大湾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五年前的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五年来,大湾区成为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去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广东考察时提出,使粤港澳大湾区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如今,大湾区经济总量超过13万亿元,专利能力位居全球四大湾区之首,成为全球最具前景的增长极之一。
刘结一说,“全国政协始终关心香港、澳门的经济社会发展,心系大湾区,通过多种形式围绕大湾区建设协商议政。一年来,委员们就加快大湾区市场一体化、优化金融数据跨境合规体系、推进产业数字化建设、建立跨区域人才共享机制等各个方面为高水平推进大湾区深度融合、协同发展建言献策;港澳地区全国政协委员在广东多地调研,重点考察横琴、前海、南沙等粤港澳合作发展平台,促进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落实;全国政协还将围绕“发挥港澳在我国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中的作用”等议题进行深入调研,推进粤港澳基础设施‘硬联通’、规则制度‘软衔接’、民生互惠‘心相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