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疯狂炒楼 贵过买真楼
中评社香港12月17日电/大公报报道,编者按:元宇宙概念成为今年最热的互联网话题,目前炒楼热潮也开始从现实走入了这一虚拟世界。11月22日至28日,仅仅一周时间,主要元宇宙平台上虚拟土地销售额收入突破一亿美元。面对炒得如火如荼的元宇宙楼市,不少专家警告,元宇宙作为新兴事物,其相关投资具有高风险性和不确定性,更不乏打着区块链技术的幌子进行营销甚至诈骗行为,必须谨慎投资。大公报推出专题报道,从国际和中国内地的相关案例,向读者介绍有关元宇宙虚拟土地的交易发展状况,以及可能碰到的雷区。
在美国科企Facebook于10月底“改名”为Meta,强调未来将优先发展元宇宙(metaverse)之后,元宇宙相关概念投资掀起热潮。在过去的一个多月,越来越多投资公司开始在The Sandbox和Decentraland等虚拟世界中“抢购”土地。
多数平台上,虚拟土地的地块由构成元宇宙世界地图的X和Y坐标表示。每个地块都变成非同质化代币(NFT),由平台直接出售给消费者,或在二级市场出售,其中最受欢迎的二级平台是OpenSea。一旦利用NFT购买地块,销售会记录在平台的区块链上,购买者也会成为元宇宙里该地块唯一所有者。
如果元宇宙受欢迎程度继续走高,平台上地产价格可能上涨。但如果在某平台互动的人数减少,或者某种加密货币价格下降,地产价格也可能下降。在The Sandbox和Decentraland两家最大的元宇宙平台上,虚拟土地数量有限,两家公司都表示,永远不会增加土地面积。
加密数据网站DappRadar数据显示,The Sandbox、Decentraland等主要元宇宙平台11月虚拟土地交易额突破2.2亿美元,比10月激增688%。
呎价高过曼哈顿楼价
11月23日,加密货币和区块链投资公司Tokens的子公司Metaverse以相当于243万美元(约1895万港币)的价格,在Decentraland平台上买虚拟土地,用于支持其向数码时尚产业的扩张。据悉,Decentraland平台上的土地面积通常每块相当于52.5平方呎左右,Tokens总共购买了6090平方呎,即每平方呎约400美元。这一价格已经高于现实中纽约曼哈顿平均单套房价。
该块土地位于Decentraland的“时尚街”,Tokens表示他们将在该位置,举办数码时尚活动,并出售虚拟服装。Decentraland基金会内容主管汉密尔顿表示,时尚是下一个元宇宙急速增长领域。目前,包括Gucci、Burberry和LV在内的多家奢侈品公司,都在与元宇宙进行接触。
虚拟“楼市”恐有泡沫
仅仅一周后,11月30日,The Sandbox以相当于430万美元的价格卖出另一片虚拟土地。买家是投资和开发虚拟房地产的Republic Realm公司,该公司目前在19个不同的元宇宙平台上拥有大约2500片虚拟土地。
除了各大公司,也有不少个人下场试水。新加坡著名歌手林俊杰已经在Decentraland购买了三处虚拟土地,共花费相当于12.3万美元。这一动作让外界纷纷猜测,林俊杰是否会效仿Justin Bieber等明星,推出元宇宙虚拟演唱会。
砸下数以百万美元购买不存在的土地,以前听起来可能荒唐可笑,但现在实实在在地发生了。然而,实际中的房地产具有居住的使用价值,但虚拟房产是一种观念,其价值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人们的共识,即“人们认为它有价值它就有价值。如果没有人玩,它就没有价值了。”专家警告,国际上虚拟楼市的火爆与加密货币的炒作关系密切,但这种情况在中国内地不具有可复制性。
首尔打造元宇宙第一城 民众不买账
元宇宙生态系统将分三个阶段进行,分别是引入(2022)、扩张(2023-2024)和完成(2025-2026);预计总投资额为39亿韩圜(约2569万港元),旨在使首尔成为“一个共存的城市、全球领导者、安全的城市和未来的情感城市”。作为“元宇宙首尔”的启动项目,2022年元旦首尔市将在元宇宙平台中举行虚拟普信阁敲钟仪式。
首尔市政府相关人士表示,“元宇宙首尔”平台基于最尖端的数码科技,在提供公共服务时可轻松克服时间、空间制约和语言障碍等困难,并可扩展至行政服务全领域,将极大提升公务员的工作效率。市长吴世勋称,如果这个项目成为现实,首尔市民很快就可以戴上他们的VR设备,与官员进行虚拟会面。
然而,有韩国市民认为这就是个“画饼充饥”的计划,“39亿韩圜,目前仅相当于首尔江南地区一套千呎公寓价格而已,把这当长期投资计划,多少听上去像个笑话。”
中评社香港12月17日电/大公报报道,编者按:元宇宙概念成为今年最热的互联网话题,目前炒楼热潮也开始从现实走入了这一虚拟世界。11月22日至28日,仅仅一周时间,主要元宇宙平台上虚拟土地销售额收入突破一亿美元。面对炒得如火如荼的元宇宙楼市,不少专家警告,元宇宙作为新兴事物,其相关投资具有高风险性和不确定性,更不乏打着区块链技术的幌子进行营销甚至诈骗行为,必须谨慎投资。大公报推出专题报道,从国际和中国内地的相关案例,向读者介绍有关元宇宙虚拟土地的交易发展状况,以及可能碰到的雷区。
在美国科企Facebook于10月底“改名”为Meta,强调未来将优先发展元宇宙(metaverse)之后,元宇宙相关概念投资掀起热潮。在过去的一个多月,越来越多投资公司开始在The Sandbox和Decentraland等虚拟世界中“抢购”土地。
多数平台上,虚拟土地的地块由构成元宇宙世界地图的X和Y坐标表示。每个地块都变成非同质化代币(NFT),由平台直接出售给消费者,或在二级市场出售,其中最受欢迎的二级平台是OpenSea。一旦利用NFT购买地块,销售会记录在平台的区块链上,购买者也会成为元宇宙里该地块唯一所有者。
如果元宇宙受欢迎程度继续走高,平台上地产价格可能上涨。但如果在某平台互动的人数减少,或者某种加密货币价格下降,地产价格也可能下降。在The Sandbox和Decentraland两家最大的元宇宙平台上,虚拟土地数量有限,两家公司都表示,永远不会增加土地面积。
加密数据网站DappRadar数据显示,The Sandbox、Decentraland等主要元宇宙平台11月虚拟土地交易额突破2.2亿美元,比10月激增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