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军启动下一代驱逐舰项目
中评社北京3月18日电/3月上旬,英国国防采购和工业技术国务大臣玛丽亚·伊格尔表示,英国已正式启动下一代主力防空反导战舰——83型驱逐舰项目,目前已完成相关市场调研,正处于需求标准制订阶段,为下一步正式招标做准备。
83型驱逐舰项目是英国未来空中优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型舰预计将在本世纪30年代末形成初始作战能力,并逐步替代现役6艘45型驱逐舰。目前,该型舰具体性能指标暂未明确。有报导称,英国军方倾向打造的新战舰,将具备排水量更大、功能更齐全、载弹量更多且能够防御高超音速导弹等特征。
对于这款新舰,不少英国军工界人士曾提出与传统思路不同的构想,即转变乃至放弃大型战舰设计,建造一种与法国罗纳克海军上将级中型防空战舰类似的“一等护卫舰”,吨位控制在4000至5000吨,需40至50名船员操作,主要执行防空作战任务。这种扮演特定角色的舰艇,职能和规格得到简化,建造和维护成本随之降低,部署灵活性得以提高。不过,这一方案受到英国造船行业和军方决策层的冷遇,前者更在乎建造吨位较大战舰的丰厚利润,后者更注重舰队的远洋续航能力。
目前,英国军方和军工界基本达成共识,将采取相对保守的建造方案,充分利用现有成熟设计。舰体方面,将在被称为“全球战斗舰”的26型护卫舰基础上进行扩大。26型护卫舰采用比45型驱逐舰更好的隐身设计,长150米,宽20米,满载排水量约8000吨,稍加修改即可放大到万吨级别。动力系统方面,将使用45型驱逐舰的电力系统和可靠性较高的发动机。
防空导弹系统方面,该型舰将放弃现役“席尔瓦”垂发系统和“紫菀”导弹组合,转而采用综合性能更好的美制“标准”系列导弹,载弹量预计与美国正逐步退役的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载弹122枚)大致相当。该型舰配备的主雷达,有进口和自研两种选择。有报导称,英国军方可能不会采用45型驱逐舰搭载的“桑普森”雷达,而是自行研制,以在该领域保持自主创新和前沿水准。英国还可能与澳大利亚合作,在澳海军新一代猎人级护卫舰(首舰2023年已开工建造,预计2031年服役)搭载的CEAFAR2有源相控阵雷达基础上进行改良。
现代主战舰艇发展走过的弯路,导致英国在新一代驱逐舰项目上反复犹疑,最终采取偏保守的建造策略。外媒称,以英国海军26型护卫舰为基础建造、预计2030年代中期完成的澳大利亚亨特级护卫舰和加拿大河流级护卫舰项目,将为英国提供技术积累和验证。不过,其能否帮助83型驱逐舰少走弯路,仍待进一步观察。
来源:中国国防报
中评社北京3月18日电/3月上旬,英国国防采购和工业技术国务大臣玛丽亚·伊格尔表示,英国已正式启动下一代主力防空反导战舰——83型驱逐舰项目,目前已完成相关市场调研,正处于需求标准制订阶段,为下一步正式招标做准备。
83型驱逐舰项目是英国未来空中优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型舰预计将在本世纪30年代末形成初始作战能力,并逐步替代现役6艘45型驱逐舰。目前,该型舰具体性能指标暂未明确。有报导称,英国军方倾向打造的新战舰,将具备排水量更大、功能更齐全、载弹量更多且能够防御高超音速导弹等特征。
对于这款新舰,不少英国军工界人士曾提出与传统思路不同的构想,即转变乃至放弃大型战舰设计,建造一种与法国罗纳克海军上将级中型防空战舰类似的“一等护卫舰”,吨位控制在4000至5000吨,需40至50名船员操作,主要执行防空作战任务。这种扮演特定角色的舰艇,职能和规格得到简化,建造和维护成本随之降低,部署灵活性得以提高。不过,这一方案受到英国造船行业和军方决策层的冷遇,前者更在乎建造吨位较大战舰的丰厚利润,后者更注重舰队的远洋续航能力。
目前,英国军方和军工界基本达成共识,将采取相对保守的建造方案,充分利用现有成熟设计。舰体方面,将在被称为“全球战斗舰”的26型护卫舰基础上进行扩大。26型护卫舰采用比45型驱逐舰更好的隐身设计,长150米,宽20米,满载排水量约8000吨,稍加修改即可放大到万吨级别。动力系统方面,将使用45型驱逐舰的电力系统和可靠性较高的发动机。
防空导弹系统方面,该型舰将放弃现役“席尔瓦”垂发系统和“紫菀”导弹组合,转而采用综合性能更好的美制“标准”系列导弹,载弹量预计与美国正逐步退役的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载弹122枚)大致相当。该型舰配备的主雷达,有进口和自研两种选择。有报导称,英国军方可能不会采用45型驱逐舰搭载的“桑普森”雷达,而是自行研制,以在该领域保持自主创新和前沿水准。英国还可能与澳大利亚合作,在澳海军新一代猎人级护卫舰(首舰2023年已开工建造,预计2031年服役)搭载的CEAFAR2有源相控阵雷达基础上进行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