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两月劳工处收千宗补充劳工申请 涉万人
中评社香港11月23日电(记者卢哲)香港特区政府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22日在立法会表示,劳工处今年九月四日推出“补充劳工优化计划”,优化“补充劳工计划”的涵盖范围及运作,当中包括暂停执行该计划下26个职位类别及非技术/低技术职位一般不得输入劳工的规定,为期两年。九月四日至十月三十一日,劳工处共收到1113宗“补充劳工优化计划”申请,涉及申请输入12745名劳工,当中7255名劳工属于过往一般不得输入劳工的26个职位类别。
为纾缓不同行业人手短缺问题,香港特区政府先后推出“院舍输入护理员特别计划”(特别计划)、“建造业输入劳工计划”、以及“运输业输入劳工计划──公共小巴/客车行业”。在香港特区立法会22日举行的大会上,有议员跟进相关输入劳工的情况。
孙玉菡表示,政府高度关注香港的人力供求情况。在保障本地劳工优先就业的前提下,政府容许适度和有规范地增加输入劳工,纾缓个别行业/工种的人手短缺问题。这属有时间性的非永久措施。政府会继续采取多管齐下的策略,包括推动培训及再培训、提供适切的就业支援,以及推广科技应用以提升生产力等,应对人力短缺的问题。
根据过往“补充劳工计划”的安排,如输入劳工获批的雇佣合约期超过12个月(最长为24个月),入境事务处(入境处)会先签发为期12个月的签证/进入许可。输入劳工须在雇佣合约期间申请延长逗留期限以涵盖余下的雇佣期。孙玉菡表示,政府已检讨上述程序。根据“院舍输入护理员特别计划”(“特别计划”)、建造业和运输业输入劳工计划(“行业计划”),以及“补充劳工优化计划”获批输入的劳工,入境处签发签证/进入许可的有效期已预设为24个月或整段雇佣合约期(以较短者为准)。雇主如欲继续聘请在职的输入劳工,可在输入劳工的雇佣合约期届满前申请新的配额/批准。相关决策局及部门会按有关计划的规定,评估有关雇主是否仍有聘用输入劳工的需要。
为应对安老及残疾院舍人手不足的问题及协助业界提升服务质素,政府在今年六月推出“特别计划”,订定输入护理员配额上限为7000个,包括“补充劳工计划”下已批出并已在港工作的4000多个护理员。“特别计划”下新增的3000个名额分批接受业界申请,至今已批出1003个配额,余下配额将陆续批出。政府会持续检视业界的人手需求,并适时检讨“特别计划”的成效。
为应对公共小巴行业及客车行业长期面对司机短缺问题,政府于今年七月推出“运输业输入劳工计划──公共小巴/客车行业”(“运输业计划”),适度容许公共小巴/客车行业申请输入司机,配额上限为1700个。在“运输业计划”下,输入劳工的工资必须不少于本地相关职位的每月工资中位数,而输入劳工的配额只占有关行业人力资源缺口约一半,目的是希望在保障本地劳工优先就业的前提下,适度容许相关行业申请输入劳工。
孙玉菡表示,运输署与相关运输业界及劳工代表早前已成立持份者谘询小组,听取有关持份者对“运输业计划”实施的意见。运输署会继续与谘询小组保持沟通,密切监察“运输业计划”的实施情况。
根据《雇员再培训条例》(第423章)(条例),获准输入低技术劳工的雇主,须分担培训及再培训本地劳工的费用。聘用输入劳工的雇主须根据条例缴付雇员再培训征款,拨入由雇员再培训局管理的雇员再培训基金,用作培训及再培训本地工人。征款金额为每名输入雇员每月400元(港币,下同)。雇主须缴付的总额按400元乘以雇佣合约所订月数计算,以不超过24个月为限。以上征款安排符合协助再培训本地工人的政策目标,政府目前未有计划为个别行业雇主调整有关安排。
孙玉菡表示,劳工处今年九月四日推出“补充劳工优化计划”,优化“补充劳工计划”的涵盖范围及运作,当中包括暂停执行该计划下26个职位类别及非技术/低技术职位一般不得输入劳工的规定,为期两年。“补充劳工优化计划”容许“特别计划”及“行业计划”以外其他行业的企业有较大弹性申请输入劳工。九月四日至十月三十一日,劳工处共收到1 113宗“补充劳工优化计划”申请,涉及申请输入12745名劳工,当中7 255名劳工属于过往一般不得输入劳工的26个职位类别。经核实雇主提交的资料后,申请所属的职位类别或会作调整。
中评社香港11月23日电(记者卢哲)香港特区政府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22日在立法会表示,劳工处今年九月四日推出“补充劳工优化计划”,优化“补充劳工计划”的涵盖范围及运作,当中包括暂停执行该计划下26个职位类别及非技术/低技术职位一般不得输入劳工的规定,为期两年。九月四日至十月三十一日,劳工处共收到1113宗“补充劳工优化计划”申请,涉及申请输入12745名劳工,当中7255名劳工属于过往一般不得输入劳工的26个职位类别。
为纾缓不同行业人手短缺问题,香港特区政府先后推出“院舍输入护理员特别计划”(特别计划)、“建造业输入劳工计划”、以及“运输业输入劳工计划──公共小巴/客车行业”。在香港特区立法会22日举行的大会上,有议员跟进相关输入劳工的情况。
孙玉菡表示,政府高度关注香港的人力供求情况。在保障本地劳工优先就业的前提下,政府容许适度和有规范地增加输入劳工,纾缓个别行业/工种的人手短缺问题。这属有时间性的非永久措施。政府会继续采取多管齐下的策略,包括推动培训及再培训、提供适切的就业支援,以及推广科技应用以提升生产力等,应对人力短缺的问题。
根据过往“补充劳工计划”的安排,如输入劳工获批的雇佣合约期超过12个月(最长为24个月),入境事务处(入境处)会先签发为期12个月的签证/进入许可。输入劳工须在雇佣合约期间申请延长逗留期限以涵盖余下的雇佣期。孙玉菡表示,政府已检讨上述程序。根据“院舍输入护理员特别计划”(“特别计划”)、建造业和运输业输入劳工计划(“行业计划”),以及“补充劳工优化计划”获批输入的劳工,入境处签发签证/进入许可的有效期已预设为24个月或整段雇佣合约期(以较短者为准)。雇主如欲继续聘请在职的输入劳工,可在输入劳工的雇佣合约期届满前申请新的配额/批准。相关决策局及部门会按有关计划的规定,评估有关雇主是否仍有聘用输入劳工的需要。
为应对安老及残疾院舍人手不足的问题及协助业界提升服务质素,政府在今年六月推出“特别计划”,订定输入护理员配额上限为7000个,包括“补充劳工计划”下已批出并已在港工作的4000多个护理员。“特别计划”下新增的3000个名额分批接受业界申请,至今已批出1003个配额,余下配额将陆续批出。政府会持续检视业界的人手需求,并适时检讨“特别计划”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