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威全:大陆正在重新塑造两岸关系的新常态
中评社台中2月24日电(记者 方敬为)针对金门渔船事件的两岸关系效应,曾任陆委会主委办公室主任、《菱传媒》董事长施威全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由于当前两岸互信基础薄弱,导致海上执法意外升级为政治角力。大陆正在重新塑造两岸关系的新常态。
施威全指出,陆方在事件后公开否认金厦“禁、限制水域”,并派出海警船常态巡航,登上金门观光游艇查检,甚至大陆海监船进到“禁、限制水域”范围内,就如同美国众议院前议长佩洛西访台,陆方就宣布“海峡中线”不存在一样,大陆正在重新塑造两岸关系的新常态。
施威全,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所硕士、伦敦大学伯贝克法律学校博士,在赖幸媛担任陆委会主委时间担任简任秘书,曾任“行政院”中部联合服务中心副执行长、新北市经济发展局长等职,现职为网路媒体菱传媒董事长。
台湾海巡艇2月14日在金门海域追逐大陆渔船,4名陆籍船员落水,其中2人因此身亡。台湾“海巡署”原先对外称一切合乎程序,否认执法过当,但一方面又提不出影像证据佐证,而在金门地检署介入调查后,才发现海巡艇有与渔船碰撞的事实,加上2名生还的渔民返陆后指证被撞,事件上升至两岸政治角力。
他举例,大陆方面虽然在事件发生后,公开否认金厦有“禁、限制水域”,大陆海警并随即展开常态性巡查,并拦截金门观光游艇实施登检,但相关举措是在金门的“禁止水域”范围之外,也就是说,海警船仍没有进到“禁、限制范围”。另外,虽然有大陆海监船进到“禁、限制水域”,但毕竟性质与海警船不同,是隶属自然资源部,并不是人民武装警察部门,非武装船舰,且在台湾海巡警告之后,就退出界外。
施威全表示,上述情况显示出,陆方的作为是非常仔细考量之下的行动;台湾方面也目前其实是重申法律立场,也没有往前进一步,“海洋委员会”、“海巡署”都强调执法面,将焦点锁定在执法意外,没打算上纲到政治事件,陆委会也退居二线,台湾官方在相关事件上面无意去突出两岸政治定位争议。
施威全认为,此事件最大的变化在于,陆方否认金厦之间存有“禁、限制水域”,尽管大陆在相关海上的行动仍然克制,却有很多筹码可以用。像是可以用非武装船只进到“禁、限制水域”,这对台湾的立场而言就有“入侵”行为,万一形势升高,陆方也可以改采用武装船只,甚至是采取更具武力冲突可能性船舰,这对台湾方面必然形成莫大压力。
他说,金厦水域本来就是具有高度两岸政治性,其实,所谓“禁、限制范围”的划设,台湾方面在金门水域的法律字面上都没称作“领海”。“行政院”在2009年公告“领海”基线时,涵盖区域包括台湾本岛、附属岛屿与东沙、中沙、南沙群岛,并未包含金门、马祖,因此金门、连江两县大小各岛是“中华民国”治权所及的领土,但是周边水域却没画在“领海”范围。同样的,大陆划设领海时,尽管把金门、马祖划入其领海基线,但没把台湾划入领海。等于台、陆双方各自默认对方实际统治的范围。
施威全指出,佩洛西造成的基本事实就是“海峡中线”消失,所以金门渔船事件的发生,中国大陆会创造一个新的常态,可以说大陆正在步步进逼,可看成是因应形势变化,正在全方面的对两岸关系重新部署。
中评社台中2月24日电(记者 方敬为)针对金门渔船事件的两岸关系效应,曾任陆委会主委办公室主任、《菱传媒》董事长施威全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由于当前两岸互信基础薄弱,导致海上执法意外升级为政治角力。大陆正在重新塑造两岸关系的新常态。
施威全指出,陆方在事件后公开否认金厦“禁、限制水域”,并派出海警船常态巡航,登上金门观光游艇查检,甚至大陆海监船进到“禁、限制水域”范围内,就如同美国众议院前议长佩洛西访台,陆方就宣布“海峡中线”不存在一样,大陆正在重新塑造两岸关系的新常态。
施威全,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所硕士、伦敦大学伯贝克法律学校博士,在赖幸媛担任陆委会主委时间担任简任秘书,曾任“行政院”中部联合服务中心副执行长、新北市经济发展局长等职,现职为网路媒体菱传媒董事长。
台湾海巡艇2月14日在金门海域追逐大陆渔船,4名陆籍船员落水,其中2人因此身亡。台湾“海巡署”原先对外称一切合乎程序,否认执法过当,但一方面又提不出影像证据佐证,而在金门地检署介入调查后,才发现海巡艇有与渔船碰撞的事实,加上2名生还的渔民返陆后指证被撞,事件上升至两岸政治角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