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伟峯语中评:今年两岸多变数 不同过去
中评社台北2月23日电(记者 郑羿菲)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曾伟峯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2024的两岸关系是“变中求稳”,因为变因实在太多。从M503航线取消偏置、否认金厦“禁止、限制水域”,都可见中国大陆政策在改变,不再像过去。民进党政府则采取强硬立场回应,导致两岸情势陷入困境。
曾伟峯说,两岸紧张局势的螺旋持续上升,ECFA的贸易限制、空飘气球与无人机等灰色地带冲突的手段,恐怕在520之前都会越来越升级,至于520后会否改变,不知道,赖清德的520谈话将非常重要。大陆很可能心中已有底,但对民进党政府来说,有很大机率无法达成,如谈“九二共识”。
曾伟峯认为,赖清德的个性就是“强硬派”,在两岸关系、国际关系上会设定目标,也会去逐步推动,一定会引起大陆反弹,但赖清德不会让步。
曾伟峯是美国北德州大学政治学博士,专长为东亚政治与经济发展、国际关系,曾任淡江大学中国大陆研究所助理教授、“国防安全研究院”量化分析与决策推演中心助理研究员,现为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曾伟峯说,包括过去M503航线向西偏置是尊重台湾对航线的需求,因此大陆限制自己的航线需求,而在2024大选后,大陆就进一步硬起来。台湾会觉得大陆在搞事,但大陆认为并不是,是因为台湾没有表态出符合大陆想要的两岸关系态度,无论是九二共识也好,或赖清德本身的态度等。
曾伟峯指出,而在大选后,台湾、民进党政府也是采取强硬的态度回应,大陆取消M503偏置,台湾就有“6月禁团令”,也不再强调谈判沟通、协调交流等,因此两岸情势很大程度就像“囚徒困境的赛局”,双方都希望在互动过程中取得最大利益、最高优势点,但最后可能导致最差的结果,这是两岸关系的现在进行式。
曾伟峯认为,在蔡英文看守的阶段,民进党政府仍对两岸关系采取强硬的态度,有四种可能性,一是赖清德没有参与相关决策,虽然不合理,但也有可能,若如此,后续衍生的问题更大,除了台湾政坛内的问题外,赖后续要解决问题恐怕更不容易;二是赖清德有参与相关决策,这代表未来4年两岸可能大小冲突不断;三是想让赖清德在520就职演说上,更有底气向对岸喊话,若对岸要冲突,赖不会让;四是蔡英文先扮黑脸制造很多冲突,可以让赖清德扮白脸,在520演说中提出更温和的说法与路线。究竟是哪一种?恐怕有待观察赖的520演说。
曾伟峯也提到,将台湾海峡“内海化”一直是大陆在统一上的规划进程之一,2022年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访台只是一个导火线,让大陆有借口去营造冲突进行内海化,并推进战略前线,若佩洛西没有访台,大陆要将台海“内海化”还没那么容易,金厦之间的“禁止、限制水域”也是同样的道理,也是“内海化”的前续动作。
曾伟峯指出,2024两岸关系是“变中求稳”,因为今年存在很多变数,包括赖清德520就职演说会谈什么、赖清德上台后,陆委会有关两岸政策会端出什么、两岸民间交流如何、ECFA还会怎么变化、11月又有美国总统大选等,陆陆续续都有很多不一样的不确定因子。今年的“变”,相对前几年来说会更不一样。
中评社台北2月23日电(记者 郑羿菲)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曾伟峯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2024的两岸关系是“变中求稳”,因为变因实在太多。从M503航线取消偏置、否认金厦“禁止、限制水域”,都可见中国大陆政策在改变,不再像过去。民进党政府则采取强硬立场回应,导致两岸情势陷入困境。
曾伟峯说,两岸紧张局势的螺旋持续上升,ECFA的贸易限制、空飘气球与无人机等灰色地带冲突的手段,恐怕在520之前都会越来越升级,至于520后会否改变,不知道,赖清德的520谈话将非常重要。大陆很可能心中已有底,但对民进党政府来说,有很大机率无法达成,如谈“九二共识”。
曾伟峯认为,赖清德的个性就是“强硬派”,在两岸关系、国际关系上会设定目标,也会去逐步推动,一定会引起大陆反弹,但赖清德不会让步。
曾伟峯是美国北德州大学政治学博士,专长为东亚政治与经济发展、国际关系,曾任淡江大学中国大陆研究所助理教授、“国防安全研究院”量化分析与决策推演中心助理研究员,现为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