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编译:阿拉伯与伊朗和解符合地缘现实

  中评社香港11月17日电(记者 乐国平编译)前印度外交官M.K. Bhadrakumar于11月10日在欧亚评论网上撰文,注意到随着巴以问题加剧,阿拉伯国家与伊朗的关系继续升温,中国推动的沙特伊朗和解举措发挥成效,他认为阿拉伯与伊朗和解是地缘政治的现实,而美国、以色列、印度等对此的破坏是徒劳的。以下是原文编译:

  伊朗总统莱希将于11月13日首次访问沙特阿拉伯,这标志着3月份在中国斡旋下两国和解的一个里程碑。在巴以冲突的背景下,两国关系正在迅速达到新的团结水平。

  这标志着地区政治板块的转变,该地区政治长期以来一直由美国主导,但现在不再如此。周一,中国与阿联酋推动加沙停火的最新倡议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以一场非同寻常的外交盛宴结束,两国特使共同向媒体宣读了一份联合声明。美国却无处可见。

  10月7日以来发生的事件非常清楚地表明,美国试图将以色列纳入其穆斯林邻国的努力只是一个白日梦,也就是说,除非以色列愿意化剑为犁。以色列对加沙人民的残酷报复带有种族主义的味道。

  对此,沙特阿拉伯必须处于一种清醒的状态,因为它被敲响了警钟,它必须首先学会在自己的地区生活。

  莱希是在权力动态发生历史性转变的背景下前往沙特阿拉伯的。萨勒曼国王邀请莱希在利雅得主办的阿拉伯国家特别峰会上就以色列和加沙问题发表讲话。这标志着沙特深刻认识到,它愿意在美国的劝说下参与《亚伯拉罕协议》,已经疏远了阿拉伯公众。

  西方关于俄中伊轴心的论述存在谬误,这是一种无意义的误解。伊朗自1979年伊斯兰革命以来奉行的一贯的三重外交政策原则是,第一,其战略自主权是神圣的;第二,该地区国家必须把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自己解决地区问题,而不涉及域外大国;第三,无论这条路看起来多么漫长和曲折,都要促进穆斯林团结。   由于环境的影响,这一原则受到严重限制,主要是美国奉行的分而治之的殖民政策所造成的条件。甚至有一些情况是故意策划的,比如两伊战争,美国怂恿地区国家与萨达姆勾结,对伊朗发动侵略,将伊朗革命扼杀在萌芽阶段。

  另一个痛苦的事件是叙利亚冲突。在那里,美国再次积极游说地区国家,推动大马士革政权更迭,最终目标是利用华盛顿在被占领的伊拉克培育的武装组织来针对伊朗。

  在叙利亚,美国成功地让地区国家相互对立,其结果在曾经是伊斯兰文明核心的废墟中显而易见。在冲突最激烈的时候,几个西方情报机构在叙利亚自由活动,协助恐怖组织肆虐这个国家。而这个国家得罪西方的原因是,像伊朗一样,它在冷战期间始终将战略自主和独立外交政策放在首位,冷战后也是如此。

  可以说,美国和以色列夸大了威胁认知,让几个海湾阿拉伯国家相信它们面临着伊朗代理人的直接威胁甚至攻击,以及据称伊朗支持异见运动,从而在分裂中东穆斯林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

  当然,美国通过出售大量武器来利用这一点,更重要的是,巧妙地利用石油美元作为西方银行体系的关键支柱。至于以色列,则直接受益于妖魔化伊朗,以转移人们对巴勒斯坦问题的关注,本来巴勒斯坦问题才是中东危机的核心问题。

  可以说,伊朗-沙特-中国协议的推出减少了近几十年来利雅得和德黑兰之间存在的敌意。两国都寻求利用北京秘密会谈成功所产生的势头,履行不干涉内政的承诺。值得注意的是,近两年来,海湾阿拉伯国家与伊朗的关系已明显改善。

  西方分析人士忽略的是,富裕的海湾国家已经厌倦了作为美国跟班的生活。他们希望优先考虑自己选择的国家生活方向,并与尊重他们的伙伴合作,避免任何零和思维。   因此,拜登政府不能接受沙特今天在OPEC+平台上与俄罗斯合作,履行额外自愿削减石油供应的承诺,同时还与美国就核技术进行谈判,并且与北京合作。

  显然,沙特人不再对美伊对抗的前景感到高兴。另一方面,沙特和伊朗有一个共同的担忧,即如果没有地区稳定和安全,他们以发展为首要的新思维就会消失。

  因此,华盛顿将真主党、哈马斯和伊朗归为一个集团,并将其与该地区其他国家并列,这纯粹是天真的做法。这种天真凸显了美国、以色列、印度的荒唐冒险,或者最近在G20峰会期间在新德里酝酿的不切实际的阴谋,目的是让沙特加入印度-中东欧走廊项目,并且纳入以色列,孤立伊朗和土耳其,抹黑俄罗斯主导的国际南北走廊,抗衡北京的“一带一路”。然而,这些经不起现实考验。

  考虑到所有因素,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对以色列的地区之行以及上周末在安曼与一些阿拉伯国家举行的峰会成为加沙危机的决定性时刻。阿拉伯各国外交部长断然拒绝接受布林肯提出的任何令人反感的建议,其目的是保护犹太人的利益——仅仅是“人道主义暂停”而不是停火;加沙战后安排的轮廓,将由巴勒斯坦权力机构处理废墟,由海湾国家资助重建工作,而以色列继续在最重要的安全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当真主党和哈马斯被放入以色列和美国制造的绞肉机中时,阻止伊朗去救援他们。

  这是极其虚伪的行为。阿拉伯国家外长们异口同声地提出了他们对布林肯的反建议:立即停火。拜登总统似乎最终看到了不祥之兆,而他的动机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在2024年大选临近之际他自己的政治生存危机更近了。

  无论如何,国际社会坚持阻止以色列种族隔离国家的发展现在很可能只是时间问题。因为,当伊斯兰国家联合起来时,他们就在新兴的多极世界秩序中发号施令。他们要求解决巴勒斯坦问题不能再拖延,这一要求引起了包括许多美国人在内的共鸣。   中评社香港11月17日电(记者 乐国平编译)前印度外交官M.K. Bhadrakumar于11月10日在欧亚评论网上撰文,注意到随着巴以问题加剧,阿拉伯国家与伊朗的关系继续升温,中国推动的沙特伊朗和解举措发挥成效,他认为阿拉伯与伊朗和解是地缘政治的现实,而美国、以色列、印度等对此的破坏是徒劳的。以下是原文编译:

  伊朗总统莱希将于11月13日首次访问沙特阿拉伯,这标志着3月份在中国斡旋下两国和解的一个里程碑。在巴以冲突的背景下,两国关系正在迅速达到新的团结水平。

  这标志着地区政治板块的转变,该地区政治长期以来一直由美国主导,但现在不再如此。周一,中国与阿联酋推动加沙停火的最新倡议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以一场非同寻常的外交盛宴结束,两国特使共同向媒体宣读了一份联合声明。美国却无处可见。

  10月7日以来发生的事件非常清楚地表明,美国试图将以色列纳入其穆斯林邻国的努力只是一个白日梦,也就是说,除非以色列愿意化剑为犁。以色列对加沙人民的残酷报复带有种族主义的味道。

  对此,沙特阿拉伯必须处于一种清醒的状态,因为它被敲响了警钟,它必须首先学会在自己的地区生活。

  莱希是在权力动态发生历史性转变的背景下前往沙特阿拉伯的。萨勒曼国王邀请莱希在利雅得主办的阿拉伯国家特别峰会上就以色列和加沙问题发表讲话。这标志着沙特深刻认识到,它愿意在美国的劝说下参与《亚伯拉罕协议》,已经疏远了阿拉伯公众。

  西方关于俄中伊轴心的论述存在谬误,这是一种无意义的误解。伊朗自1979年伊斯兰革命以来奉行的一贯的三重外交政策原则是,第一,其战略自主权是神圣的;第二,该地区国家必须把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自己解决地区问题,而不涉及域外大国;第三,无论这条路看起来多么漫长和曲折,都要促进穆斯林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