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拜APEC会 李铭义:中美着眼点不同

屏东大学教育行政研究所副教授李铭义。(中评社 资料照)

  中评社台中11月16日电(记者 方敬为)针对中美元首于旧金山APEC会议中会面,屏东大学教育行政研究所副教授李铭义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美国总统拜登的着眼点不同,中方的角度看来,与拜登会面不是重点,因为必然行礼如仪,重心会放在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外交拓展;拜登会相对看重与习近平会面,因为习愿意踏上美国,对拜登而言就是加分。

  李铭义,中山大学中山学术研究所社会科学博士,学术专长包括行政法学、宪政理论、国际关系、两岸关系研究。韩国瑜主政高雄市期间,李铭义为“研考会主委”。

  美国总统拜登在11月15至17日举行的旧金山亚太经合会(APEC)峰会场边会晤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这是拜习去年11月在印尼峇里岛G20高峰会场边会面以来,睽违1年再度面对面会谈,也是习近平睽违6年后再次访美。

  针对习拜会面对美中关系的走向,李铭义认为,预判中美元首只是简单的场边会谈,基本上行礼如仪的可能性居多,且不会提出共同公报,虽然双方一定会对其国际上较为聚焦的俄乌战争、以色列与巴勒斯坦哈玛斯的冲突,甚至台海议题交换意见,但想必也只是各抒己见,重申立场。

  他说,习近平可能会希望拜登讲出“反对台独”这样的字眼,可是美国一定还是保持原来的“一中政策”立场,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法定代表,并认同两岸要对话、和平解决问题,同时不支持“台湾独立”。

  李铭义说,美国会以被动的方式表达不接受任何一方片面改变现状,但不会强烈用到“反对”字眼,以保留运用台湾牌的空间。因此判断美中关系不会因为双方元首会晤,而有重大性的转折。

  李铭义说明,因为习近平与拜登的着眼点并不相同。习出席旧金山APEC大会不是为了与拜登会面,习拜会只是APEC会议里面的小区块,APEC成员还有东南亚很多国家,有很多美国代表的西方阵营。在国际场合上,习近平的出席是一个焦点,不只是媒体焦点,也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后续的习与其他国家的双边会谈,都将动见观瞻。   李铭义指出,APEC会议的主戏场不是只有拜席会,还有习近平跟世界其他领袖之间的会谈,还有习近平与APEC“主体”东盟国家之间的友好情谊。习在一个国际级别的大型外交舞台上缺席没有特别的意义,只能说不给美国面子,或是反制美国现在所做所为对中国并不友善的态度,但那些都属于意气之争。可以看出,经过了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来回穿梭之后,美中之前很多尖锐的条件与情况已逐渐降下来。

  李铭义举例,比如说先前香港特首不能出席APEC的问题,港府后续也派了代表财政司长陈茂波出席,所以美中之间的冲突,或者美国对中国的贸易壁垒抵制,以及一些法规上对个人的制裁,都因为美方与中方积极交涉的过程中慢慢消失。

  他说,可以发现,拜登有求于习近平还是为多,有两个主要因素,第一个是在乌克兰问题的解决,第二个就是以色列与哈玛斯冲突规模扩大的迫切性问题。当然习近平还是关切台海议题,拜登也会对台海议题部分做出一贯“一中政策”立场的说法,由于立场如一,各抒己见,双方的会谈对美中关系并不会有重大影响。

  因此,李铭义判断,拜席会不会是APEC会议中的主戏,那是美国或者西方阵营的角度,习近平愿意出席美方主办的APEC大会,至少对拜登来讲的就是得分了,因为习近平睽违6年愿意踏上美国国土,这就是美方希望达到的目的,整个APEC大会拜登想要的或许是主要是拜习会;但对习近平来讲,中国与东盟、亚太区域国家之间的关系维持,以及亲自出席国际舞台上所带来的外交效益,可能才是中方的重点。

  李铭义提到,中国今年开展的外交步伐,可说是大国外交的开始,从开年的时候,包括越南、巴西、印度等大国领袖的访问,一路下来,包括金砖会议、一带一路10周年高峰论坛等,有100多国的政要到访北京,习近平很积极的国际场合上扮演角色,再加上出席旧金山APEC大会,看得出来中方对于外交事务布局的用心。

  李铭义个人定义今年是中国国际外交拓展的重要年代,因为就在疫情各国陆续解封之后,中国透过了双边的互访,还有大型的国际会议,在在创造中方在国际外交上的突破。所以中美元首之于APEC大会的着眼点各不相同。

屏东大学教育行政研究所副教授李铭义。(中评社 资料照)

  中评社台中11月16日电(记者 方敬为)针对中美元首于旧金山APEC会议中会面,屏东大学教育行政研究所副教授李铭义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美国总统拜登的着眼点不同,中方的角度看来,与拜登会面不是重点,因为必然行礼如仪,重心会放在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外交拓展;拜登会相对看重与习近平会面,因为习愿意踏上美国,对拜登而言就是加分。

  李铭义,中山大学中山学术研究所社会科学博士,学术专长包括行政法学、宪政理论、国际关系、两岸关系研究。韩国瑜主政高雄市期间,李铭义为“研考会主委”。

  美国总统拜登在11月15至17日举行的旧金山亚太经合会(APEC)峰会场边会晤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这是拜习去年11月在印尼峇里岛G20高峰会场边会面以来,睽违1年再度面对面会谈,也是习近平睽违6年后再次访美。

  针对习拜会面对美中关系的走向,李铭义认为,预判中美元首只是简单的场边会谈,基本上行礼如仪的可能性居多,且不会提出共同公报,虽然双方一定会对其国际上较为聚焦的俄乌战争、以色列与巴勒斯坦哈玛斯的冲突,甚至台海议题交换意见,但想必也只是各抒己见,重申立场。

  他说,习近平可能会希望拜登讲出“反对台独”这样的字眼,可是美国一定还是保持原来的“一中政策”立场,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法定代表,并认同两岸要对话、和平解决问题,同时不支持“台湾独立”。

  李铭义说,美国会以被动的方式表达不接受任何一方片面改变现状,但不会强烈用到“反对”字眼,以保留运用台湾牌的空间。因此判断美中关系不会因为双方元首会晤,而有重大性的转折。

  李铭义说明,因为习近平与拜登的着眼点并不相同。习出席旧金山APEC大会不是为了与拜登会面,习拜会只是APEC会议里面的小区块,APEC成员还有东南亚很多国家,有很多美国代表的西方阵营。在国际场合上,习近平的出席是一个焦点,不只是媒体焦点,也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后续的习与其他国家的双边会谈,都将动见观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