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强化“硬安全”战略理念
在此份战略文件中,德国政策转向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强调综合安全概念。《战略》提出“强劲、韧性和可持续性”,认为德国国家安全既包括军事防务领域的传统安全,也包括经济安全以及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朔尔茨表示,德国安全政策出现重大转变,将“从单一军事策略迈向整体的安全概念”。
二是军事安全得到前所未有的强调。《战略》在德国防务安全方面的目标和路径,很大程度上是近几年相关政策讨论和倡议的集合。《战略》提出,提升防务能力是核心内容,强调德国应建立新的战略文化,从2024年开始实现军费开支占GDP2%的目标,并以“威慑”代替“裁军”。在北约军费目标方面,虽然德国曾表示适当增加军费,但对“达标”持谨慎态度。《战略》提出,未来德国在这一问题上的立场将出现重大转变。德国军队在地区安全事务中的作用和定位,将从强调自我防卫转变为具备快速反应能力并迅速采取行动的武装力量。
三是强调德国防务安全依托北约和欧盟。《战略》提出,德国将履行北约集体防卫第5条款、欧盟条约互助条款和德法互助承诺,通过巩固德国与北约及欧盟国家之间防务责任和义务强化安全。同时,德国将依托“核共享”持续推进北约核威慑可靠性,包括提供可搭载核武器的飞机。
尽管《战略》从多个维度提出实现安全目标的具体措施,但德国实现“硬安全”领域的愿景面临一定掣肘。
其次,德国军费开支达标面临财政约束。从今年慕尼黑安全会议造势至今,《战略》才姗姗来迟,很大程度上表明德国执政党在安全政策方面达成最大公约数之不易,其中最大争议点之一就是花多少钱办多少事。据统计,2022年德国国防开支为578亿美元,以世界银行2022年公布的德国GDP计算,达到北约防务开支标准需852亿美元。受通胀等因素影响,德国增加的财政开支用于防务领域的资金十分有限。德国财政部长林德纳承认,《战略》给出的国防支出承诺需要新的融资,但无法给出成本预测。
最重要的是,《战略》的出台,标志着德国国家安全将不再主要依托对话协商等和平方式,而是更加依赖武力威慑、军事同盟。这种做法能否真正获得安全保障,仍是未知数。
来源:中国国防报
在此份战略文件中,德国政策转向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强调综合安全概念。《战略》提出“强劲、韧性和可持续性”,认为德国国家安全既包括军事防务领域的传统安全,也包括经济安全以及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朔尔茨表示,德国安全政策出现重大转变,将“从单一军事策略迈向整体的安全概念”。
二是军事安全得到前所未有的强调。《战略》在德国防务安全方面的目标和路径,很大程度上是近几年相关政策讨论和倡议的集合。《战略》提出,提升防务能力是核心内容,强调德国应建立新的战略文化,从2024年开始实现军费开支占GDP2%的目标,并以“威慑”代替“裁军”。在北约军费目标方面,虽然德国曾表示适当增加军费,但对“达标”持谨慎态度。《战略》提出,未来德国在这一问题上的立场将出现重大转变。德国军队在地区安全事务中的作用和定位,将从强调自我防卫转变为具备快速反应能力并迅速采取行动的武装力量。
三是强调德国防务安全依托北约和欧盟。《战略》提出,德国将履行北约集体防卫第5条款、欧盟条约互助条款和德法互助承诺,通过巩固德国与北约及欧盟国家之间防务责任和义务强化安全。同时,德国将依托“核共享”持续推进北约核威慑可靠性,包括提供可搭载核武器的飞机。
尽管《战略》从多个维度提出实现安全目标的具体措施,但德国实现“硬安全”领域的愿景面临一定掣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