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全链条保护知识产权?国家知识产权局答问

发布会现场(中评社 陆文煜摄)

  中评社北京11月9日电(记者 陆文煜)国新办于11月8日下午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加快推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有效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有关情况。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表示,要从知识产权保护全链条、全过程、全要素出发,强化整体设计,完善大保护工作格局,进一步织牢织密知识产权保护网,助力营造更好的创新环境和营商环境。

  记者提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权保护,特别是知识产权保护是塑造良好营商环境的重要方面,强调要强化知识产权的全链条保护。请问这些方面我们开展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申长雨表示,知识产权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覆盖领域广、涉及方面多,需要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社会治理等多种手段,从审查授权、行政执法、司法保护、仲裁调解、行业自律、公民诚信等环节完善保护体系。国家知识产权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不断强化系统思维,加强协调联动,推动全链条发力,提升知识产权整体保护效能。

  一是持续加强立法修法,强化法治保障。及时修订完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填补知识产权立法空白,细化各项制度规定。特别是加快建立面向新领域新业态的知识产权保护规则,为开辟产业发展新赛道奠定坚实制度基础。

  二是提升审查质量效率,加强源头保护。提升知识产权授权的及时性和权利的稳定性,夯实知识产权保护的源头基础。目前,我们已经形成一支2万多人的审查员队伍,建成了国际先进的智能审查和检索系统,构建了多种审查模式,专利商标审查周期达到相同审查制度下的国际先进水平,审查质量稳步提升。

发布会现场(中评社 陆文煜摄)

  三是促进工作衔接配合,加强协同保护。加强行政保护与司法保护的衔接,促进行政执法标准和司法裁判标准执行一致,完善诉调对接机制,既发挥好行政保护便捷、高效、低成本的优势,又发挥好司法保护权威性、终局性作用。目前国家知识产权局与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公安部等均建立了协同保护机制,形成了工作合力。

  四是压实各方保护责任,强化社会共治。引导行业和企业认真履行知识产权保护社会责任,推动知识产权领域诚信体系建设,加强对严重违法失信行为的联合惩戒。开展形式多样的知识产权普法宣传,增强全社会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

  五是适应侵权新的特点,加强技术支撑。加强知识产权信息化、智能化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在知识产权审查和保护领域的应用,推动知识产权保护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一体推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合作,推动国内国外同等保护。

  申长雨介绍,目前,围绕加强全链条保护,国家知识产权局还在会同相关部门加快制定《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工程实施方案》,从知识产权保护全链条、全过程、全要素出发,强化整体设计,完善大保护工作格局,进一步织牢织密知识产权保护网,助力营造更好的创新环境和营商环境。

发布会现场(中评社 陆文煜摄)

  中评社北京11月9日电(记者 陆文煜)国新办于11月8日下午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加快推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有效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有关情况。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表示,要从知识产权保护全链条、全过程、全要素出发,强化整体设计,完善大保护工作格局,进一步织牢织密知识产权保护网,助力营造更好的创新环境和营商环境。

  记者提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权保护,特别是知识产权保护是塑造良好营商环境的重要方面,强调要强化知识产权的全链条保护。请问这些方面我们开展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申长雨表示,知识产权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覆盖领域广、涉及方面多,需要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社会治理等多种手段,从审查授权、行政执法、司法保护、仲裁调解、行业自律、公民诚信等环节完善保护体系。国家知识产权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不断强化系统思维,加强协调联动,推动全链条发力,提升知识产权整体保护效能。

  一是持续加强立法修法,强化法治保障。及时修订完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填补知识产权立法空白,细化各项制度规定。特别是加快建立面向新领域新业态的知识产权保护规则,为开辟产业发展新赛道奠定坚实制度基础。

  二是提升审查质量效率,加强源头保护。提升知识产权授权的及时性和权利的稳定性,夯实知识产权保护的源头基础。目前,我们已经形成一支2万多人的审查员队伍,建成了国际先进的智能审查和检索系统,构建了多种审查模式,专利商标审查周期达到相同审查制度下的国际先进水平,审查质量稳步提升。

女性服饰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