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北约固守冷战思维的“五宗罪”
一是奉行强权政治,破坏世界和平。
美国的历史就是一部霸权史。北美13个殖民地宣布独立时的面积仅80万平方公里;此后,经过对英战争、签订对法条约以及美西战争、美墨战争,美国领土面积扩张到937万平方公里。二战后,美国更是凭借超强军事力量,在全球建立了成百上千的军事基地。美对外战略奉行基于实力的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以“世界警察”自居,排斥打压异己,企图维护自己的世界军事、政治和经济霸权。美国还频繁将国内法凌驾于国际法之上,对其他国家实施“长臂管辖”,造成相关国家经济面临严重困难。
美国于2001年打着“反恐”旗号对阿富汗发动军事打击,20年阿富汗战争的结果是耗资数万亿美元、超过24万人死亡、1000多万人流离失所。2021年8月,美从阿仓皇撤离,留下千疮百孔的烂摊子,“喀布尔时刻”比肩“西贡时刻”。2003年,美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以一小瓶白色粉末作为化学武器“证据”,对伊拉克发动战争,同样以失败收场。美在阿、伊的战略性失败表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世界和平的最大破坏性力量,一个国家无论多么强大,都无法靠霸权左右别国,更不能主宰世界。
二是推动北约东扩,挑起集团对抗。
冷战结束后,北约非但没有像华约一样解体,反而沦为美国谋求建立单极世界、组建对抗性军事集团的工具。美国为达到维护霸权的目的,需要利用北约这个军事工具遏制俄罗斯,并以“安全”为由继续掌控欧洲。自1999年进行冷战结束后第一次东扩以来,北约在21年时间里连续5轮东扩,成员国从16个增加到30个,将东部边界向莫斯科方向推进了上千公里。北约无视俄安全关切,将大量进攻性战略武器部署到东欧,对俄进行战略挤压,不断蚕食其安全空间,迫使俄不得不做出反击。美国及北约热衷于加剧局势紧张,挑起集团对抗。美国总统拜登今年3月访欧时在波兰发表演讲,宣扬西方在冷战中的“胜利”,极力渲染意识形态对抗。美国防长奥斯汀日前访乌后声称,美将继续竭尽所能为乌提供武器,以帮助乌打赢对俄战争。截至目前,美已承诺为乌提供约37亿美元的安全援助。4月28日,拜登又要求美国国会批准总额为330亿美元的“2022财年紧急补充资金”,其中用于“向乌克兰提供军事和安全援助、支持美和北约盟友等合作,以加强欧洲安全”的资金高达204亿美元。美国这种递刀拱火、趁火打劫的行为,是乌克兰危机愈演愈烈的首要原因。
三是打着“民主”旗号,干涉别国内政。
美国为掩盖霸权主义本质,常常以“民主”“人权”等名义,肆意干涉别国内政。1999年,北约以保护“人权”为由,对南联盟进行78天持续轰炸,造成8000多平民死伤、近100万人流离失所。美还以“民主改造”为由,出兵伊拉克和叙利亚,在这些国家践踏人权,滥杀无辜,酿成血淋淋的悲剧。据不完全统计,仅2001年后北约发动和参与的战争就夺去90万人的生命,造成数以千万计民众流离失所。美还在世界各地策动“颜色革命”,以达到乱中渔利的目的。事实证明,美国是一个战争成瘾的国家。美“战争历史网”指出,自建国以来,美有约93%的时间处于战争状态。美《史密森学会杂志》统计,美2001年以来发动的战争和开展的军事行动覆盖了全球约40%的国家。
美国的所作所为使世人清醒地看到,美国的“民主”并非真民主,而是假借民主的名义,行恢复一超独霸地位之实;是打着“民主”的幌子,行干涉别国内政之实;是以“民主”作伪装,行搞“小圈子”“小集团”之实;是滥用“民主”的价值,行谋取地缘政治私利之实。
四是炮制“印太战略”,搅乱亚太局势。
美国“印太战略”概念于2010年提出,此后几经修改。今年2月,拜登政府发布新版“印太战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赴印太地区大肆活动。这表明,即使在俄乌冲突背景下,美仍未放弃推高印太紧张、搅乱亚太局势的图谋。“印太战略”的实质,是美纠集其在印太的“盟友”“伙伴”,共同应对所谓的“中国威胁”。但是,无论美用什么样的话语包装,其背后隐藏的战略野心、冷战思维和霸权逻辑都可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美还打着促进地区合作的旗号,在亚太地区玩弄地缘博弈把戏,搞封闭排他的“俱乐部”,包括强化“五眼联盟”、兜售“四边机制”、拼凑“三边安全伙伴关系”、收紧双边军事同盟等,对地区和平稳定带来严重威胁。
五是重拾冷战遗孽,撕裂国际社会。
随着国际力量对比消长变化,特别是由于新兴大国崛起,美再也无法独力掌控国际事务。美本应顺应人类历史潮流和世界发展大势,积极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但美仍然沉溺于“霸主”迷梦,企图复活其主导的七国集团等小团体,以恢复在盟友中的领导权、重塑“自由世界领袖”形象。去年6月,七国集团在英国举行峰会,其中一项主要的内容就是商讨如何联手对抗中国,而此前的七国集团外长会更是将涉台、涉疆、涉港等议题充塞其中,渲染中国“经济胁迫”,抛出所谓“民主对抗专制”话题,将矛头对准中、俄。国际媒体评论称,七国集团会议除了营造小圈子、制造概念外,并未取得实质成果,其“造势”“作秀”阻挡不了七国集团走向衰落的历史趋势。去年12月,美国还打着“民主”旗号举办所谓“民主峰会”,将世界近一半国家排除在外,在世界上公然制造分裂,进一步暴露美在国际上“筑墙”“造院”的本性。
作为旧时代的产物,美国这种以意识形态画线,拉圈子、立山头、搞派别的做法早已不合时宜,反映出美国外交中抱残守缺、企图重拾冷战遗孽的一面,其对世界和平与安全带来的破坏性影响正不断显现,受到世界爱好和平、主张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坚决反对。人们日益认识到,冷战时期的那一套解决不了问题,把世界分为“我者”和“他者”也不能保证自己比别人更安全。
当前,人类正面临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发展赤字的考验,疫情肆虐、气候变化、能源短缺、恐怖主义、网络犯罪等带来的安全问题显着增多。在日益严峻的全球性挑战面前,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世界呼唤合作共赢。美国及其盟友必须摒弃冷战思维和单边主义,放弃集团政治和阵营对抗。国际社会要加强团结,推进落实习近平主席在今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议,共同维护世界和平安宁。
坚定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确立了当代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是国际社会应该普遍遵守的规则。要警惕少数国家以所谓“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取代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的行为,坚定维护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权威地位和核心作用。
坚持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分歧。对话和沟通是化解分歧的有效之策,政治谈判是解决冲突的根本之道。国家之间要加强战略沟通,增进安全互信,妥善化解矛盾、管控分歧。要坚决反对动辄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反对没有国际法依据的单边制裁,反对滥用“长臂管辖”对别国进行恫吓或打压。
坚持通过合作应对安全威胁。合作是通往安全的必由之路。人类正日益成为一个命运共同体,各国安全相互关联、彼此影响。任何国家都不能凭一己之力解决所有安全问题,任何国家都不能从别国动荡中收获稳定。任何“筑墙”“脱钩”的行为都不利于世界安全。要坚决反对美借“印太战略”在地区搞分裂和制造“新冷战”的图谋,坚定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大局。
(来源:光明日报;作者:徐步、陈文兵,分别系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习近平外交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一是奉行强权政治,破坏世界和平。
美国的历史就是一部霸权史。北美13个殖民地宣布独立时的面积仅80万平方公里;此后,经过对英战争、签订对法条约以及美西战争、美墨战争,美国领土面积扩张到937万平方公里。二战后,美国更是凭借超强军事力量,在全球建立了成百上千的军事基地。美对外战略奉行基于实力的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以“世界警察”自居,排斥打压异己,企图维护自己的世界军事、政治和经济霸权。美国还频繁将国内法凌驾于国际法之上,对其他国家实施“长臂管辖”,造成相关国家经济面临严重困难。
美国于2001年打着“反恐”旗号对阿富汗发动军事打击,20年阿富汗战争的结果是耗资数万亿美元、超过24万人死亡、1000多万人流离失所。2021年8月,美从阿仓皇撤离,留下千疮百孔的烂摊子,“喀布尔时刻”比肩“西贡时刻”。2003年,美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以一小瓶白色粉末作为化学武器“证据”,对伊拉克发动战争,同样以失败收场。美在阿、伊的战略性失败表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世界和平的最大破坏性力量,一个国家无论多么强大,都无法靠霸权左右别国,更不能主宰世界。
二是推动北约东扩,挑起集团对抗。
冷战结束后,北约非但没有像华约一样解体,反而沦为美国谋求建立单极世界、组建对抗性军事集团的工具。美国为达到维护霸权的目的,需要利用北约这个军事工具遏制俄罗斯,并以“安全”为由继续掌控欧洲。自1999年进行冷战结束后第一次东扩以来,北约在21年时间里连续5轮东扩,成员国从16个增加到30个,将东部边界向莫斯科方向推进了上千公里。北约无视俄安全关切,将大量进攻性战略武器部署到东欧,对俄进行战略挤压,不断蚕食其安全空间,迫使俄不得不做出反击。美国及北约热衷于加剧局势紧张,挑起集团对抗。美国总统拜登今年3月访欧时在波兰发表演讲,宣扬西方在冷战中的“胜利”,极力渲染意识形态对抗。美国防长奥斯汀日前访乌后声称,美将继续竭尽所能为乌提供武器,以帮助乌打赢对俄战争。截至目前,美已承诺为乌提供约37亿美元的安全援助。4月28日,拜登又要求美国国会批准总额为330亿美元的“2022财年紧急补充资金”,其中用于“向乌克兰提供军事和安全援助、支持美和北约盟友等合作,以加强欧洲安全”的资金高达204亿美元。美国这种递刀拱火、趁火打劫的行为,是乌克兰危机愈演愈烈的首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