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聚焦:全球安全倡议 破解人类安全困境
中评社香港3月29日电(记者 郭至君)2022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在今年的博鳌年会上,专门有一节分论坛来讨论了全球安全倡议作出的贡献、它的价值以及未来将起到的作用和价值。
中国外交部副部长陈晓东首先发言,他介绍了全球安全倡议背后的理念,并且分享了中国在此取得的实际进展以及促进世界和平方面所做出的贡献。陈晓东表示,面对持续动荡的世界,中国将同各方全面深入践行全球安全倡议,共同开辟迈向持续和平普遍安全的阳光大道。为此中方建议加强理念融通,深化维护共同安全的国际共识,中方将继续推动高层交往、对口部门交流等渠道,同各方加强安全理念和政策沟通,支持国际社会用好博鳌亚洲论坛、北京香山论坛、全球公共安全合作论坛,以及慕尼黑安全会议等一系列平台,围绕全球安全倡议的内涵、价值和实践开展深入的交流。
陈晓东说,中方将成立全球安全倡议研究中心,愿为深化倡议理论政策研究搭建平台,欢迎各方有识之士积极建言献策。坚持劝和磋商,中方将继续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热点问题解决之道,坚持不干涉内政,坚持政治解决,坚持客观公正,坚持标本兼治。在乌克兰危机中,中方将继续同各方深入沟通,为止战凝聚共识,为和谈铺路搭桥。中方支持适时召开俄乌双方认可、各方平等参与,为所有的和平方案进行公平讨论的国际和会。在巴以问题上,中方推动尽快停火止战,倡议召开更大规模、更有权威、更有实效的国际和会。在红海局势上中方将继续为推动局势降温发挥作用,我们还将继续支持阿富汗包容执政、温和施政,防止恐怖主义再次滋生蔓延。强化行动导向,推进更多有利于促进国际安全的务实合作,中方将和各方沿着二十个方面开展更多的务实行动,同时不断丰富合作领域,拓展合作方式,力争取得更大的成效,我们将进一步发挥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的作用,为有利于世界和平发展、世界多边安全合作提供更大更多的支持。
陈晓东指出,中国和亚洲身处同一个洲同一片海洋,谁也离不开谁,中方愿同亚洲国家携起手来统筹治理地区安全事务,合理打击恐怖主义和跨国犯罪,加强核设施、网络、外空、公共卫生、粮食、能源等领域的安全合作,不断提升地区国家安全治理能力。中方将坚持公平公正积极撮合劝谈,为热点问题作出自己的不懈努力。中方将积极推动上海合作组织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会议等多边机制合作,并在东亚合作机制、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下加强协作,深化区域和次区域的安全,共同走出共建共商共赢的亚洲安全之道。
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秘书长海拉特·萨雷拜表示,当前地缘政治有新的变化,多边化和普遍发展才是我们能够维持和平与稳定的唯一出路。亚信国家在若干方面有共同点,首先我们强调区域对话合作来应对安全挑战,作为一个多边论坛,它关注本地区的和平稳定和安全,我们关注信任措施和对话,在联合国宪章的基础上增进信任。第二,我们不是排他性,我们欢迎利益攸关方参与,包括会员国、观察国、国际组织,促进多种多样行动者之间的交流。第三,多边主义和对国际法的尊重,和平解决冲突和对话是重要的工具,可以解决地区的安全挑战,建立信任措施和平解决成员间的冲突。
萨雷拜表示,亚信绝大多数成员国包括中国,呼吁立即在加沙地带停火并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建立两国方案作为往前走的基础。在全球的环境下,中国成功的调解伊朗和沙特之间的矛盾,这样的努力有助于稳定阿富汗、缅甸等地的局势。此外,作为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会中国致力于参与联合国的维和行动,也是维和部队人数最多的国家。我们生活的时代全球安全风险不断变化,亚洲人口占全世界的60%,我们是这个过程中面临挑战最大的大陆,可以看到很多问题和挑战,但是我们别无选择,只能集体通过多边机制去解决问题,包括传统的亚洲价值观,包括谨慎、温和、容忍,只有真正实施多边主义,充分应对这个时代的挑战,确保从竞争向合作转变。他相信,亚信的努力和全球安全倡议之间的协同作用可以促进世界更和平、更繁荣、更相互关联。
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张明介绍,经过二十多年的实践创新和发展,上合组织已经成为具有自身特色和重要影响力的新型区域性架构,我们的成员国以上海精神为引领,坚决维护平等、共同、不可分割、综合合作、可持续安全,坚持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原则,主张在平等、尊重、照顾彼此利益和关切、合作共赢、不干涉内政等等原则基础之上发展国家之间的关系。我们坚持在联合国框架下通过政治途径和平解决国家间争端,强调以合作促安全,以对话解决争端,为确保本地区的长治久安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应对当今挑战和威胁的一个典范。
张明说,全球安全倡议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着眼应对全球挑战,促进全球安危与共的一项重要倡议,为弥补人类和平赤字提供了中国智慧,为世界各国应对国际安全挑战共同发展进步提供了中国方案,也为推动国际社会通过谈判消弭冲突,通过协商化解争端指明了方向,体现了中国的大国责任和担当。全球安全倡议所倡导的理念与上海合作组织长期来所秉持的上海精神高度吻合,与上合组织发展安全的基本精神和原则完全一致,为上合组织坚持不懈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促进政治解决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注入了新的强力推动力。上海合作组织愿与各方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一道本着安全倡议的精神协力促进各项传统非传统安全挑战,为维护世界和本地区和平与安全,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造福各国以及各国人民而携手前行。
印度尼西亚前外长马尔迪表示,在冷战之后,我们拥抱所有东南亚国家,无论我们之间的政治体系、外交立场有什么不同,我们也想要有共同的发展,我们有共同的东盟家园。我们在过去几年非常努力,要积极地影响更广阔地区,用我们的经验做出正向的贡献。我们和对话伙伴,包括东亚峰会、东盟合作论坛等等,大家都相互学习,我们可以扩展和平稳定和共同安全。东盟在我们的区域做出了贡献,我们也不自负和骄傲,我们深刻理解到有很多挑战,但是我们已经作出应有的努力。比如在东南亚和东北亚,这两个区域是非常相似的,曾经一度有紧张情绪影响,由于东盟的建立,东南亚国家已经转型了,而且越来越好。现在我也希望并且有相信在倡议之下有共同的努力并形成合力,在其他地方也是如此,这样的话,我们不会从零开始,我们可以基于各自已有的同盟进行进一步的努力。
中国应急管理部副部长王道席说,安全问题是关乎世界前途命运和人类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当前世界各国正面临实所罕见的多种风险挑战,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激增,习近平主席提出全球安全倡议,要求坚持统筹维护传统领域和非传统领域的安全,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问题,构建人类安全共同体,为人类携手应对全球安全挑战指明了方向。当前中国已踏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我们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持续加强应急力量建设,全力防控重大安全风险,以高水平安全服务高质量发展。在做好国内应急管理工作的同时,中国积极开展国际合作,致力于同各国携手应对灾害风险挑战,共同提升安全发展的能力。人类历史告诉我们越是面临风险挑战,我们越是要坚定信心,同心聚力,携手同行,中方诚挚邀请各方加入“一带一路”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国际合作机制,共同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切实推动全球安全倡议行稳致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人类普遍安全贡献我们的智慧和力量。
国家禁毒委副主任曾伟雄表示,安全涉及到每一个人,它是全球安全治理不可缺少的一环,它也与全球经济相互交织,最终生态信息安全、自然安全等等,简而言之,它影响到世界上每一个人的安康。今天全世界面临着和平赤字,全球公共安全的领域也面临很多风险和挑战,其中包括涉及到互联网安全、数据安全、生物安全、环境安全,产业链和供应链安全,以及关键基础设施安全。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这些挑战更加相互交织,他们有着全球性的影响,对所有国家都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威胁,全球安全倡议可以对这个问题提供有效的答案。本着全球安全倡议的这种精神来促进公共安全的合作,其中各国政府和政府外的行动者进行协作,相互帮助,共同获益,我们相信这有助于提升全球安全治理的水平,使全世界各国都能够享受到安全和发展齐头并进的好处。
海南省委副书记沈丹阳先生最后说,全球安全倡议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安全领域的生动实践,传承发扬了各美其美、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统回答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等世界之问和时代之问,包含了极为丰富的理论和实践内涵,希望通过交流大家深入理解全球安全倡议,进一步深化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共赢而非联合的共识。希望我们以此次论坛为契机共谋良策,当今世界并不安宁,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各种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交织叠加,人类社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希望各位嘉宾在论坛之后围绕当前世界国际社会面临的安全难题和风险挑战,围绕解决当前各类安全问题继续出谋划策,为推动全球安全治理体系改革破解人类安全困境贡献智慧和力量。最后希望以此次论坛为契机,大家携手共进。
中评社香港3月29日电(记者 郭至君)2022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在今年的博鳌年会上,专门有一节分论坛来讨论了全球安全倡议作出的贡献、它的价值以及未来将起到的作用和价值。
中国外交部副部长陈晓东首先发言,他介绍了全球安全倡议背后的理念,并且分享了中国在此取得的实际进展以及促进世界和平方面所做出的贡献。陈晓东表示,面对持续动荡的世界,中国将同各方全面深入践行全球安全倡议,共同开辟迈向持续和平普遍安全的阳光大道。为此中方建议加强理念融通,深化维护共同安全的国际共识,中方将继续推动高层交往、对口部门交流等渠道,同各方加强安全理念和政策沟通,支持国际社会用好博鳌亚洲论坛、北京香山论坛、全球公共安全合作论坛,以及慕尼黑安全会议等一系列平台,围绕全球安全倡议的内涵、价值和实践开展深入的交流。
陈晓东说,中方将成立全球安全倡议研究中心,愿为深化倡议理论政策研究搭建平台,欢迎各方有识之士积极建言献策。坚持劝和磋商,中方将继续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热点问题解决之道,坚持不干涉内政,坚持政治解决,坚持客观公正,坚持标本兼治。在乌克兰危机中,中方将继续同各方深入沟通,为止战凝聚共识,为和谈铺路搭桥。中方支持适时召开俄乌双方认可、各方平等参与,为所有的和平方案进行公平讨论的国际和会。在巴以问题上,中方推动尽快停火止战,倡议召开更大规模、更有权威、更有实效的国际和会。在红海局势上中方将继续为推动局势降温发挥作用,我们还将继续支持阿富汗包容执政、温和施政,防止恐怖主义再次滋生蔓延。强化行动导向,推进更多有利于促进国际安全的务实合作,中方将和各方沿着二十个方面开展更多的务实行动,同时不断丰富合作领域,拓展合作方式,力争取得更大的成效,我们将进一步发挥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的作用,为有利于世界和平发展、世界多边安全合作提供更大更多的支持。
陈晓东指出,中国和亚洲身处同一个洲同一片海洋,谁也离不开谁,中方愿同亚洲国家携起手来统筹治理地区安全事务,合理打击恐怖主义和跨国犯罪,加强核设施、网络、外空、公共卫生、粮食、能源等领域的安全合作,不断提升地区国家安全治理能力。中方将坚持公平公正积极撮合劝谈,为热点问题作出自己的不懈努力。中方将积极推动上海合作组织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会议等多边机制合作,并在东亚合作机制、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下加强协作,深化区域和次区域的安全,共同走出共建共商共赢的亚洲安全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