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卫健委:多场景多途径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中评社北京11月8日电(记者 李子宁)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11月7日下午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全国医疗机构信息互通共享三年攻坚行动有关情况,并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及其他相关负责人回答记者提问。
浙江卫健委副主任林杰表示,浙江的目标是让全省的居民人人拥有一份全生命周期的电子健康档案。经过这些年来的努力,我们已经实现实时归集居民在不同医疗卫生机构、不同时间段的门诊、住院、检查检验、体检、慢病管理、妇幼保健等全量的医疗健康数据,在确保网络数据安全和保护个人隐私的情况下,我们对这些数据进行了有效的应用。
首先是辅助居民自我健康管理。我们创新开发上线“浙里健康e生”应用场景,不断丰富完善居民个人的电子健康档案,并在手机端向居民开放,提供健康信息查询、健康指数评估、健康监测等服务,帮助居民更加全面地掌握自己的健康数据,更好地开展自我的健康管理。
二是用于辅助医生诊疗服务。我们把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嵌入到医生的工作站,医生可在患者授权下调阅查看电子健康档案,这样做既减少了患者整理检查报告、携带纸质病历的麻烦,又让医生更加全面地瞭解患者病情病史以及健康状况,来提升诊疗的质量。
三是用于辅助卫生管理决策。我们通过实时汇聚海量的医疗健康数据,可以精准地分析个人、机构、区域的医疗资源供给、利用和居民的健康状况,为制定卫生规划、完善服务体系、加强医疗管理等提供决策支持。同时,我们还开发上线了“浙里护理”“浙里急救”“数字家医”等数字化应用。
林杰表示,下一步会基于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群众提供多场景的线上线下医疗健康服务。
另外,在患者隐私保护方面,林杰说,浙江这些年来坚持统筹发展与安全,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数据安全防护体系。首先在“人”防上,各级卫生健康部门和医疗卫生机构都设立了首席网络安全官,建立了一支由首席网络安全官、网络安全管理员、联络员组成的专业化的队伍。同时,常态化地开展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相关制度和标准的宣贯,促进网络安全意识和能力提升。二是在“物”防上,建设全省健康云、健康数据高铁、健康数据中心和覆盖全网的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平台,来推动各类信息基础设施集约化的建设和管理,实现网络安全风险的实时感知和高效处置,提高安全防护能力。三是在“技”防上,采用了数据加密、人脸识别、双因子认证等技术手段和防护措施,确保数据的安全流转。在应用建设中,坚持“患者知情、授权调阅”的原则。比如我们在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的应用中,患者有自主开放和关闭共享调阅的权限,医生在调阅患者医疗数据时,采用医务人员身份认证和患者手机端动态授权码双重认证,“一次就医、一次授权”确保安全。
中评社北京11月8日电(记者 李子宁)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11月7日下午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全国医疗机构信息互通共享三年攻坚行动有关情况,并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及其他相关负责人回答记者提问。
浙江卫健委副主任林杰表示,浙江的目标是让全省的居民人人拥有一份全生命周期的电子健康档案。经过这些年来的努力,我们已经实现实时归集居民在不同医疗卫生机构、不同时间段的门诊、住院、检查检验、体检、慢病管理、妇幼保健等全量的医疗健康数据,在确保网络数据安全和保护个人隐私的情况下,我们对这些数据进行了有效的应用。
首先是辅助居民自我健康管理。我们创新开发上线“浙里健康e生”应用场景,不断丰富完善居民个人的电子健康档案,并在手机端向居民开放,提供健康信息查询、健康指数评估、健康监测等服务,帮助居民更加全面地掌握自己的健康数据,更好地开展自我的健康管理。
二是用于辅助医生诊疗服务。我们把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嵌入到医生的工作站,医生可在患者授权下调阅查看电子健康档案,这样做既减少了患者整理检查报告、携带纸质病历的麻烦,又让医生更加全面地瞭解患者病情病史以及健康状况,来提升诊疗的质量。
三是用于辅助卫生管理决策。我们通过实时汇聚海量的医疗健康数据,可以精准地分析个人、机构、区域的医疗资源供给、利用和居民的健康状况,为制定卫生规划、完善服务体系、加强医疗管理等提供决策支持。同时,我们还开发上线了“浙里护理”“浙里急救”“数字家医”等数字化应用。
林杰表示,下一步会基于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群众提供多场景的线上线下医疗健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