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修昔底德陷阱》发布会 战争能否避免
中评社北京3月26日电(实习记者 赵人婵)3月22日,“如何避免修昔底德陷阱、发展稳定的大国关系”图书发布研讨会在京举行,研讨会由全球化智库(CCG)、中信出版集团和Palgrave Macmillan出版社共同举办。现场发布了由全球化智库理事长王辉耀编着的《EscapingThucydides’s Trap:Dialogue with Graham Allison on China-US Relations》,与其中译版本《跨越修昔底德陷阱:王辉耀对话格雷厄姆·艾利森 论中国与世界》。
活动现场特邀格雷厄姆·艾利森教授(Graham Allison),围绕中美关系现状与出路展开对话。格雷厄姆·艾利森教授是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创始院长,“修昔底德陷阱”理论的提出者,曾担任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院长、贝尔弗科学与国际事务中心主任、克林顿总统助理国防部长等职务。作为本书的对话嘉宾,艾利森教授指出,习近平主席是最早在世界格局中发现“修昔底德陷阱”的国家领导人,他关于新型大国关系的理解与修昔底德陷阱理论不谋而合。“修昔底德陷阱”指快速崛起的大国威胁到守成大国时的一种危险状态。而中美关系是世界关系的核心,奇迹般高速发展、兴起的中国与已建立长期世界秩序,稳定守成的美国间也自然出现了修昔底德式的竞争。艾利森同样表示,“修昔底德陷阱”并不意味着注定的战争。回顾世界过去五百年的历史,崛起大国与守成大国间的战争并非无法避免。但如果双方在政治、外交上放任不管,悲剧性的历史很可能重演,甚至为全球带来灾难性的战争。因此,跨越“修昔底德陷阱”需要中美双方一同努力,找到共存的途径。艾利森教授请大家一起思考,分析并罗列出何为中美两国进行合作与竞争的要点。艾利森教授强调,为了跨越“修昔底德陷阱”我们可以借鉴中国历史智慧,打造“竞争性伙伴”关系。希望双方领导层能在理智与冷静下解决中美竞合的微妙关系,打造稳定坚实的沟通基础,消融所谓的对抗关系。
会上,CCG联合创始人、秘书长苗绿、中信出版社董事长陈炜与Palgrave Macmillan出版社高级编辑Jacob Dreye进行开场致辞。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创始院长,格雷厄姆·艾利森教授与新书编着者、 CCG理事长王辉耀作主旨发言并就新书内容与中美关系展开深入对话。
全球化智库(CCG)联合创始人、秘书长苗绿在开场致辞中表示,“修昔底德陷阱”已成为当今讨论中美关系时的常用概念。而《跨越修昔底德陷阱:王辉耀对话格雷厄姆·艾利森 论中国与世界》一书将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为读者解答何为修昔底德陷阱与如何避免修昔底德陷阱,并在消除中美误解、促进中美合作中发挥它的重大意义。
中信出版集团董事长陈炜在致辞中表示,随着中美竞合关系的不断变化、全球地缘政治动荡与不确定事件的频繁发生,中美关系已成为世界格局的关键议题。“修昔底德陷阱”理论作为中美关系广泛引用的框架,在当今全球秩序的发展与重构中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艾利森教授作为该理论最重要的研究者和推广者,在书中给出了对于中美跨越“修昔底德陷阱”的方法与建议,为新时代中美和平发展路线的研究与探索作出了重大贡献。陈炜表示,希望这本书能让读者们瞭解中美关系在未来的多样性,让必然竞争下的合作共赢成为可能,进一步搭建中美两国与人们之间沟通对话的桥梁。
施普林格·自然集团高级编辑Jacob Dreyer在致辞中表示,“修昔底德陷阱”这一概念的提出恰逢其时,自2017年特朗普上台开始,中美关系逐渐失去控制。中美两国是双方重要的贸易伙伴,有着大量的文化交流,但中美两国近几年的合作并不乐观。面对气候变化、人工智能等全球性挑战,中美的对话与合作至关重要。中美关系中可能存在着一些不理性与误解,希望《跨越修昔底德陷阱:王辉耀对话格雷厄姆·艾利森 论中国与世界》一书能改变现状,推动中美之间的沟通、理解与合作。
全球化智库CCG理事长、王辉耀理事长在新书发布会现场介绍了《跨越修昔底德陷阱:王辉耀对话格雷厄姆·艾利森 论中国与世界》一书。他表示,这是在中美充满很多变数和不确定性的年代,甚至充满了危机的时代出版的一本书,指出了如何避免,跨越修昔底德陷阱的一本书。书中的对话非常坦诚、直率和具有建设性,以问答的方式就中美关系和中美地缘政治的竞争,全球地缘政治等问题,未来在科技、经济、金融、科技、军事、外交等多维度如何来避免战争的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中评社北京3月26日电(实习记者 赵人婵)3月22日,“如何避免修昔底德陷阱、发展稳定的大国关系”图书发布研讨会在京举行,研讨会由全球化智库(CCG)、中信出版集团和Palgrave Macmillan出版社共同举办。现场发布了由全球化智库理事长王辉耀编着的《EscapingThucydides’s Trap:Dialogue with Graham Allison on China-US Relations》,与其中译版本《跨越修昔底德陷阱:王辉耀对话格雷厄姆·艾利森 论中国与世界》。
活动现场特邀格雷厄姆·艾利森教授(Graham Allison),围绕中美关系现状与出路展开对话。格雷厄姆·艾利森教授是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创始院长,“修昔底德陷阱”理论的提出者,曾担任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院长、贝尔弗科学与国际事务中心主任、克林顿总统助理国防部长等职务。作为本书的对话嘉宾,艾利森教授指出,习近平主席是最早在世界格局中发现“修昔底德陷阱”的国家领导人,他关于新型大国关系的理解与修昔底德陷阱理论不谋而合。“修昔底德陷阱”指快速崛起的大国威胁到守成大国时的一种危险状态。而中美关系是世界关系的核心,奇迹般高速发展、兴起的中国与已建立长期世界秩序,稳定守成的美国间也自然出现了修昔底德式的竞争。艾利森同样表示,“修昔底德陷阱”并不意味着注定的战争。回顾世界过去五百年的历史,崛起大国与守成大国间的战争并非无法避免。但如果双方在政治、外交上放任不管,悲剧性的历史很可能重演,甚至为全球带来灾难性的战争。因此,跨越“修昔底德陷阱”需要中美双方一同努力,找到共存的途径。艾利森教授请大家一起思考,分析并罗列出何为中美两国进行合作与竞争的要点。艾利森教授强调,为了跨越“修昔底德陷阱”我们可以借鉴中国历史智慧,打造“竞争性伙伴”关系。希望双方领导层能在理智与冷静下解决中美竞合的微妙关系,打造稳定坚实的沟通基础,消融所谓的对抗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