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抓住稳定中美关系的“窗口机会”!

拜登在白宫会见王毅,标志着双方正在为旧金山“习拜会”做努力 网络图

  中评社华盛顿10月29日电(评论员余东晖)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刚结束对美国的访问。此行王毅的重要使命是延续中美关系止跌企稳的势头,为争取11月中旬在旧金山举行中美元首峰会铺路。这个使命应当说顺利完成了。

  中美双方在会谈后发表的声明都同意,“为实现两国元首旧金山会晤而共同努力”。王毅告诉拜登,他此行就是要“在重返巴厘岛基础上,面向旧金山,推动中美关系止跌企稳,尽快回到健康稳定发展轨道”。美方高官在会后也说,这是双方朝着那个目标共同努力的方向,中方何时宣布要由中方判断,但美方要为此做好准备。

  虽然我们不能说木已成舟,水落石出,但至少意味着到目前为止,双方都有强烈的意愿和动因,在11月中旬的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会议期间举行中美元首峰会。因为只有这样,刚刚止跌企稳的中美关系才能够抓住中美关系企稳向好的“窗口机会”,为中美关系安装更多的“稳定器”,避免在大选年到来时,再度急转直下。

  中美双方之所以都有意举行元首峰会,首先是因为中美关系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自上而下的部署和努力,是推动中美关系发展的最有力的稳定器和驱动器。过去五十年中美高层接触的历史经验证明,领导人之间的关系对两国关系的影响重大。中美领导人通过经常性的对话和沟通,建立更密切的工作关系和更好的理解信任,为指明中美关系发展的大方向定调,就能够让两国工作层面落实稳定和发展两国关系的举措更迅速、更有效。

  既然在中美关系最困难的时候,两国都能通过去年11月的巴厘岛峰会,达成两国竞争不应滑向冲突的共识,从而为美中关系止跌奠定基础,那么在中美关系已经止跌企稳的今天,没有理由不通过再次举行元首峰会,强化两国关系的底限,并推动两国关系继续回升。

  其次,两国当前都有强烈的动因,通过举行峰会,让这个最具后果的大国关系稳定下来,从而为更好地专注于各自的内部事务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对于美国而言,这种动因更加强烈。因为第一,世界局势动荡不安,俄乌战争延宕,以巴冲突再起,作为“世界警察”的美国已经焦头烂额、顾此失彼,绝对不希望再在东方爆发新的冲突。第二,美国大选临近,两党恶斗不止,经济形势对拜登选情影响至关重要。经过数年斗争,美方发现与中国难以“脱钩断链”,消费品和原材料的对华依赖有增无减。稳定与中国正常的经贸关系,有助于美国消费市场稳定,降低通胀水平,从而为拜登连任创造更好的经济环境。

  对于中国而言,稳定中美关系,也有助于形塑中国继续改革开放的大环境,有利于扩大出口、吸引外资,有利于科技发展、人文交流,从而为处理经济问题,克服当前困难创造更好的条件。毕竟与美国打交道的底气,终究来源于自己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自我壮大自身的实力。

  当前中美关系确实迎来了继续企稳回升的“窗口机会”,但这个“窗口机会”不会很长,估计不会超过半年时间。因为首先,随着台湾大选来临,美国目前表现相对克制,但如果是赖清德胜选,两岸关系只会更糟糕。届时习惯于打“台湾牌”的美国又会出什么招数,难以逆料。其次,随着美国选战开打,中国势必成为两党候选人争相鞭打的对象,成为两党候选人互相追究国内问题的方便的“替罪羊”。届时拜登政府在强大的国内政治压力之下,不会有任何动因做任何有助于改善美中关系的事情。

  抓住这可能稍纵即逝的“窗口机会”,中美双方应当加紧重建尽可能多的对话与合作机制,并通过对话部署落实可行的合作举措,通过及时沟通和务实合作培育基本的互信;加强经贸往来和人文交流,重拾中美关系的“压舱石”,遏制两国民意敌对势头抬升。这些工作过去几个月已经在做,且初见成效,但远远不够。

  通过王毅此访,双方将于近日分别举行中美海洋事务磋商、中美军控和防扩散磋商、中美外交政策磋商、中美残疾人事务协调会并探讨签署残疾人合作谅解备忘录。双方同意进一步增加客运直航航班,从11月份起,中美之间每周直航航班有望增加到70班。这些都是好事。

  抓住这可能稍纵即逝的“窗口机会”,中美旧金山峰会若能成功举行,有助于增进两国最高层一定程度的相互理解和信任,就稳定关系、避免冲突达成新的共识,推动两国之间更多的互利合作,从而在美中关系进入新的动荡期时不至于重回过去五年的直线下跌轨迹。

  当然,中美旧金山峰会目前并没有尘埃落定。今后半个多月时间,双方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包括业已重建的磋商机制要达成一些在峰会之时能推出的成果。更重要的是,不要有重大意外事件发生。因为在美国当前的政治气候下,不希望美中关系改善的大有人在,他们不会放过任何兴风作浪的机会。今年2月的“气球事件”打断了美中重建对话的进程,事后又证明无关“间谍侦察”,纯属政治炒作,这就是一次教训。

王毅在结束访美之际对美国战略学界说,“通往旧金山”不会是一马平川,不能靠“自动驾驶”。为此,双方要切实“重回巴厘岛”,把两国元首的共识真正落到实处,排除干扰,克服障碍,增进共识,积累成果。

  在美国对华长期战略竞争成为美国主导思维的今天,难以想象,一次领导人峰会能让中美关系轨迹发生根本性转变或出现重大改善,但是领导人峰会至少能为今后一段时间中美关系的稳定来定下基调,并部署措施和机制加以保证。由此,我们没有理由过度悲观,而是对中美旧金山峰会的成功举行殷切期待,乐观其成。

拜登在白宫会见王毅,标志着双方正在为旧金山“习拜会”做努力 网络图

  中评社华盛顿10月29日电(评论员余东晖)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刚结束对美国的访问。此行王毅的重要使命是延续中美关系止跌企稳的势头,为争取11月中旬在旧金山举行中美元首峰会铺路。这个使命应当说顺利完成了。

  中美双方在会谈后发表的声明都同意,“为实现两国元首旧金山会晤而共同努力”。王毅告诉拜登,他此行就是要“在重返巴厘岛基础上,面向旧金山,推动中美关系止跌企稳,尽快回到健康稳定发展轨道”。美方高官在会后也说,这是双方朝着那个目标共同努力的方向,中方何时宣布要由中方判断,但美方要为此做好准备。

  虽然我们不能说木已成舟,水落石出,但至少意味着到目前为止,双方都有强烈的意愿和动因,在11月中旬的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会议期间举行中美元首峰会。因为只有这样,刚刚止跌企稳的中美关系才能够抓住中美关系企稳向好的“窗口机会”,为中美关系安装更多的“稳定器”,避免在大选年到来时,再度急转直下。

  中美双方之所以都有意举行元首峰会,首先是因为中美关系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自上而下的部署和努力,是推动中美关系发展的最有力的稳定器和驱动器。过去五十年中美高层接触的历史经验证明,领导人之间的关系对两国关系的影响重大。中美领导人通过经常性的对话和沟通,建立更密切的工作关系和更好的理解信任,为指明中美关系发展的大方向定调,就能够让两国工作层面落实稳定和发展两国关系的举措更迅速、更有效。

粮食市场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