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文章:美军在阿富汗赢了战役输了战争
2001年,美国的进攻部队只用了两个月时间就推翻了阿富汗的塔利班政权,消灭这样一个为“9·11”事件主谋本·拉登提供庇护的政府,看似取得了极大的成功。20年后,美国正在撤军——胜利的幻梦早就不复存在,而势力扶摇直上的塔利班想必也快要恢复他们的统治了。
阿富汗战争被证明是一个教训,说明了美国军事力量的局限性。
它证明了一个看似矛盾的观点,即打赢了战役但输掉了战争是有可能的。或者它至少还证明了,一支在技术上占优势的部队虽然能够比敌人更有效地杀人,却可能无法取得胜利的结果。
它表明,到了21世纪,要把推翻一个政府(哪怕是像塔利班这样不堪一击的政府)转化为一场持久的胜利,需要的可不仅仅是一支征服部队,哪怕是装备与美军一样精良的部队。它表明,至少需要了解当地的政治、历史和文化,而美国明白这一点太迟了。
美国低估了作为占领军出现的驻阿美军在多大程度上激发了塔利班作战的决心,并且制约了喀布尔政府团结民众的能力。尽管本·拉登最终被击毙,他的“基地”组织网络作为国际威胁的能力也遭到削弱,但阿富汗人仍然深陷于暴力的循环之中,看不到尽头。
曾为美国驻阿部队和华盛顿的高级军事领导人提供咨询的卡特·马尔卡西安在他的《美国在阿富汗的战争》一书中说,美国一事无成的部分原因是宗教的影响和反抗外国占领的斗争。他说,美国人并没有很好地理解这两个因素。
他写道:“美国在阿富汗驻军本身践踏了阿富汗人的尊严。它促使阿富汗的男男女女去捍卫他们的荣誉、宗教和家园。它激发年轻人去战斗。它使塔利班死灰复燃。它削弱了阿富汗士兵和警察的意志。”
在推翻塔利班后的最初几年里,美军可能错失了使阿富汗稳定下来的机会。但更大的问题是,在取得初步成功后,军方是否错误地承担了领导作用,没能把阿富汗从“乱”带到“治”。
这场战争是在“9·11”事件后构想出来的,从把塔利班赶下台的胜利时刻转向了叛军从2005年开始死灰复燃的浩劫。
2011年本·拉登被击毙似乎是一个逐步结束战争的契机,结果是战争久拖不决。
对于美国未能阻止塔利班卷土重来的核心原因,专家们意见不一,但一个原因是小布什总统2003年入侵伊拉克的决定。几年后,那场战争消耗巨大,以至于阿富汗战争被正式降格为次要重点。在阿富汗既与军队高层又与外交部门打过交道的退役陆军中将卡尔·艾肯伯里说:“把它变成一个串场节目是一个要命的选择。”
在本·拉登被击毙整整10年后,美国总统拜登决定,继续这场战争没有意义,最后一批军人将于8月31日前离开。拜登认为,发动战争的核心目的——粉碎“基地”组织,防止阿富汗再次成为对美国发动袭击的温床——已经达成,没有理由让美军面临更大的风险了。目前仍然存在的风险是阿富汗政府垮台,极端主义威胁卷土重来。
2001年10月7日,也就是美军发动这场战争的那一天,时任美国防长拉姆斯菲尔德表示这场战争没有设定限期,但没有人预料到它会演变成美国历史上历时最长的战争。
尽管有关反恐战争的说法逐渐消失,但阿富汗战争依然存在,胜利早已遥不可及。
来源:参考消息网
2001年,美国的进攻部队只用了两个月时间就推翻了阿富汗的塔利班政权,消灭这样一个为“9·11”事件主谋本·拉登提供庇护的政府,看似取得了极大的成功。20年后,美国正在撤军——胜利的幻梦早就不复存在,而势力扶摇直上的塔利班想必也快要恢复他们的统治了。
阿富汗战争被证明是一个教训,说明了美国军事力量的局限性。
它证明了一个看似矛盾的观点,即打赢了战役但输掉了战争是有可能的。或者它至少还证明了,一支在技术上占优势的部队虽然能够比敌人更有效地杀人,却可能无法取得胜利的结果。
它表明,到了21世纪,要把推翻一个政府(哪怕是像塔利班这样不堪一击的政府)转化为一场持久的胜利,需要的可不仅仅是一支征服部队,哪怕是装备与美军一样精良的部队。它表明,至少需要了解当地的政治、历史和文化,而美国明白这一点太迟了。
美国低估了作为占领军出现的驻阿美军在多大程度上激发了塔利班作战的决心,并且制约了喀布尔政府团结民众的能力。尽管本·拉登最终被击毙,他的“基地”组织网络作为国际威胁的能力也遭到削弱,但阿富汗人仍然深陷于暴力的循环之中,看不到尽头。
曾为美国驻阿部队和华盛顿的高级军事领导人提供咨询的卡特·马尔卡西安在他的《美国在阿富汗的战争》一书中说,美国一事无成的部分原因是宗教的影响和反抗外国占领的斗争。他说,美国人并没有很好地理解这两个因素。
他写道:“美国在阿富汗驻军本身践踏了阿富汗人的尊严。它促使阿富汗的男男女女去捍卫他们的荣誉、宗教和家园。它激发年轻人去战斗。它使塔利班死灰复燃。它削弱了阿富汗士兵和警察的意志。”
在推翻塔利班后的最初几年里,美军可能错失了使阿富汗稳定下来的机会。但更大的问题是,在取得初步成功后,军方是否错误地承担了领导作用,没能把阿富汗从“乱”带到“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