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奎博语中评:挟外力自重 不利台海和平

政治大学国际事务学院外交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政大外交系教授黄奎博。(中评社 杨腾凯摄)

  中评社台北3月22日电(记者 杨腾凯)针对海基会董事长李大维表示,两岸关系已经超过“台湾地区”跟“大陆地区”的双边关系,今天台海问题不是只有台湾跟中国大陆之间的问题。政大外交系教授黄奎博向中评社表示,两区的说法其实是根据“中华民国宪法”及“两岸人民关系条例”而来,如果海基会连两岸是两区的概念都无法坚持的话,那海基会大概也没有了存在的必要。

  对于赖清德520就职演说,黄奎博指出,从赖清德选举的过程中看起来,赖暂时会以蔡英文的两岸论述与安排为主,一方面这是美国可以接受的范围。另一方面,赖这样也比较不会搅动两岸局势,因为美国11月要大选,美国无法承受在乌克兰、中东之外,台海又发生战事或武装对峙的紧张程度升高。赖必须予以配合,所以赖清德的就职演说应该不会有惊人之举,应该会诉诸稳定。

  黄奎博表示,对大陆来说,台海问题或所谓的台湾问题,一定是内政的问题。在台湾这边,国民党政府比较不会把台海问题国际化,民进党政府就相对比较希望台海问题国际化。黄奎博分析,民进党政府想的就是挟外力自重,用拳头对拳头,几乎没有想过用对话沟通去降低紧张,这对台海的和平稳定不是好事。   黄奎博为美国马利兰大学政府与政治系博士,历任“外交部”研究设计委员会主委、陆委会谘询委员、政治大学国际事务学院副院长、中国国民党副秘书长(督导大陆部、国际部),现为政治大学国际事务学院外交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政大外交系教授。

  海基会董事长李大维在20日播出的媒体专访中说,两岸关系“事实上已经超过所谓台湾地区跟大陆地区的双边的关系”,以地区称呼两岸。不过李大维提到,台海的问题,已经不是只有台湾跟大陆之间的问题,“而是一个国际间,尤其是主要的民主国家”。

  是否在214金门事件过后台海压力变大,蔡政府需要释出风向,对过去声称的“互不隶属”进行调整?

  黄奎博表示,李大维的说法其实是根据“中华民国宪法”以及“两岸人民关系条例”而来,作为海基会董事长,还有李大维过去从政的背景及其过去的意识形态,李这样说并不让人感到惊奇或意外。特别是两区的概念,如果连海基会都没办法坚持的话,那海基会大概也没了存在的必要。   黄奎博指出,至于是不是金门事件过后的影响?因为李大维是接受绿媒访问,如果李想以两区为包装,对大陆释放特定的善意,那他不太可能会到绿媒场合释放消息,因为这在新闻操作上并不太常见。换句话说,是不是金门事件导致了李大维这次的说法,他个人认为关联性比较小。李大维纯粹是从海基会的业务以及个人想法,去阐述他所认知的两岸关系本质与现状。

  黄奎博表示,金门事件的影响主要不是在两岸定位,而是过去两岸有不少的政治默契,就因此而不复存在。其中近期为人注意的,就是金门、马祖的“禁限制水域”的消失,这是过去台湾方面片面画设,但大陆方面也默认,并要求大陆船只不要进入。尤其前年环台军演,大陆画设的演习区域有些已经到“中华民国”领海范围,加上台海隐形的“中线”已经经常被中国大陆军机军舰穿越,中国大陆这些动作等于是间接否认台湾有这些水域的治理权或主张。

  黄奎博指出,两岸双方过去隔海有相对的政治安全空间,现在这些空间都不在了,这是金门事件所造成的严肃问题。不过这也不是海基会能够处理的,这一定是在陆委会、“国防部”,甚至是府方的层级才能处理,所以李大维的说法与金门事件关联是确实比较小。   黄奎博表示,很难说海基会董事长对外受访内容是否都接受过政府核准。李大维既然是海基会人员,就必须要在政府现行政策,及“国家法令”规范下去进行论述,所以李的说法是比较贴近法律层面的阐述,与民进党当权派所谓两岸“一边一国”的论调,很明显并不一致。

  黄奎博指出,李大维的表述有些人认为他把台海问题国际化,但是整个语义和语境并不是那么容易判断。黄认为李的意思应该是说,两岸关系牵动的不只是两岸,甚至很多周边包括印太等有共同利益的区域外国家。比较精确的说法应该是,两岸关系与周边及区域外国家的相互关联性越来越高,两岸如果动荡,不只是周边国家,甚至包括产业链相关的区域外国家都会受到影响,也就是说两岸关系牵连的对象越来越多了。

  黄奎博表示,对大陆来说,台海问题或所谓的台湾问题,一定是内政的问题。那在台湾这边,不同的政府常常有不同的做法。国民党政府比较不会把台海问题国际化,民进党政府就相对比较希望台海问题国际化。可是不管台湾历届政府怎么想,美国这个区域外的角色始终都在那边,不论大陆是否承认或台湾想不想把问题国际化,台海早就有了其他外国势力,这是不可否认的事情。   关于蔡英文是否应该登上太平岛的问题,黄奎博表示,这是“中华民国”的领土,“中华民国总统”想去本来就应该要去。但是很明显,美国方面对于“中华民国总统”登上太平岛有不同的看法,这在马英九任内都是公开的秘密,所以蔡英文的几乎百分之百对美国顺从的态度,应该是不会去的。

  黄奎博指出,美国不希望台湾在南海有动作,去让南海问题复杂化。可是美国也应该反过来想,南海问题的复杂化,难道是“中华民国”造成的吗?从来都不是。“中华民国”本来是率先提出南海和平倡议的,这些精神与原则和很多区域国家讨论的冲突管理、冲突解决方向一致,所以“总统”登上太平岛不应该是区域的麻烦,反而应该要注意的是,其他周边的区域国家或行为者做了什么事情,让南海主权纷争越来越复杂。

  黄奎博表示,柿子不能只挑软的吃,我们必须在该捍卫“主权”与相关权利的时候,必须做的就要做。不然长期以往,人家就可以很合理质疑,我们在特定的地方还有没有“主权”?

  黄奎博表示,民进党政府想的就是挟外力自重,他们想的就是用拳头对拳头,几乎没有想过用对话沟通去降低紧张的可能。这是民进党政府明知可为而不为,这对台海的和平稳定也不是好事。

政治大学国际事务学院外交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政大外交系教授黄奎博。(中评社 杨腾凯摄)

  中评社台北3月22日电(记者 杨腾凯)针对海基会董事长李大维表示,两岸关系已经超过“台湾地区”跟“大陆地区”的双边关系,今天台海问题不是只有台湾跟中国大陆之间的问题。政大外交系教授黄奎博向中评社表示,两区的说法其实是根据“中华民国宪法”及“两岸人民关系条例”而来,如果海基会连两岸是两区的概念都无法坚持的话,那海基会大概也没有了存在的必要。

  对于赖清德520就职演说,黄奎博指出,从赖清德选举的过程中看起来,赖暂时会以蔡英文的两岸论述与安排为主,一方面这是美国可以接受的范围。另一方面,赖这样也比较不会搅动两岸局势,因为美国11月要大选,美国无法承受在乌克兰、中东之外,台海又发生战事或武装对峙的紧张程度升高。赖必须予以配合,所以赖清德的就职演说应该不会有惊人之举,应该会诉诸稳定。

  黄奎博表示,对大陆来说,台海问题或所谓的台湾问题,一定是内政的问题。在台湾这边,国民党政府比较不会把台海问题国际化,民进党政府就相对比较希望台海问题国际化。黄奎博分析,民进党政府想的就是挟外力自重,用拳头对拳头,几乎没有想过用对话沟通去降低紧张,这对台海的和平稳定不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