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海军拟组建第一舰队对付中国 三大制约
中评社北京11月29日电/美国是当今国际体系中的霸权国家,其霸权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对全球海洋的有效控制基础上的。而美国对全球海洋进行有效控制的最有效工具无疑是美国海军。因此美国海军这支全球最庞大也是最先进的海上武装力量的一举一动都备受瞩目。
最近,一则关于美国海军的新闻又一次引起了全球关注。近日,美国海军部长肯尼思·布雷思韦特在参加研讨会时声称,美国将在印度洋和太平洋交界处重新建立第一舰队。他指出,该舰队的部署地拟定在新加坡。
对于美海军高官建立新舰队的言论。中国国防部26日回应称,这是美方一些人的老套路,先是制造“敌人”、炒作“威胁”,然后对内要钱要物、对外争霸称霸,把戏虽旧,其心险恶,完全是冷战思维和零和博弈的典型表现,完全违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我们对此坚决反对。我们希望美方睁眼看世界,理性看中国,顺应时代潮流,多做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事情。
第一舰队剑指何方
这位海军部长所指的第一舰队,确实存在于美国历史上。它存在于上世纪四十到七十年代之间,专门负责西太平洋海域部分地区的战争行动。但在1973年后,就被美海军第三舰队取代。
此次美国海军成立第一舰队是基于两个大的背景。首先是大国关系。特朗普在其上台后发布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明确声称,中国与俄罗斯的“野心”、伊朗和朝鲜的“流氓政权”,以及企图对美国发动攻击的国际恐怖组织是美国面临的三个主要挑战。拜登更是把俄罗斯称为头号敌人,并认为中国是首要竞争对手,在这样的认知下,美国针对中俄两国的军事动作自然有增无减。
在上述两个大前提下,美国开始谋划建立第一舰队。
美国的算盘
美国在这样的背景下鼓吹成立第一舰队,其目标主要有几个方面。首先是推进“印太战略”的落地。如前所述,“印太战略”是美国近年来继“亚太再平衡”之后推出的一个宏大地缘政治战略。该战略主要涵盖印度洋和太平洋以及亚洲大陆地区,其主要针对的对象是美国认为的战略竞争对手。这是一个军事色彩浓厚、针对性强手段多元且注重多边合作的地缘政治战略。成立第一舰队,可以在印度洋和太平洋的结合处强化军事存在,并对至关重要的海上通道形成巨大威慑,而这些恰恰正是“印太战略”的目标。一旦这些目标得以实现,“印太战略”的推进就向前进了一大步。
其次是加强在印度洋的军事存在。学者张文木认为,浩瀚的印度洋在面积位居世界第三,是一个交通四通八达的大洋。具体而言,印度洋东连马六甲海峡的西北口,西接曼德海峡的东口,南通南非好望角和莫桑比克海峡,北望霍尔木兹海峡。作为全球海上交通要塞相对密集的区域,印度洋遍布海上航线,这些航线是国际大宗能源、粮食以及矿产资源运输的物流通道,由此印度洋成为世界地缘政治在海上的中心,与此同时,它也成为世界制海权和海权的中心地带。然而,当今世界的海洋霸权国家美国在印度洋的军事存在却与其野心显得并不相称,且近年来印度的海上扩张步伐加快,美国更是感到隐忧。在靠近印度洋的新加坡设立第一舰队,不仅可以与印度洋的迪戈加西亚基地相呼应,还能就近牵制、监视甚至是遏制印度海军,防止印度洋成为“印度的洋”。
不是想建就能建成
然而,第一舰队的组建受很多因素的制约,其前景不会一帆风顺。在这些因素中,新加坡的态度非常关键。新加坡尽管是小国,但地理位置险要,扼守马六甲海峡,且拥有可以停泊航空母舰的樟宜海军基地。樟宜海军基地是新加坡最重要的海军基地,位于新加坡东南部,扼马六甲海峡东口,战略地位极其重要。该基地占地0.86平方千米,停泊区长6.2千米,停播海域面积1.28平方千米。作为深水良港,基地可供包括航空母舰、巡洋舰在内的大型舰艇编队进泊,并且配有功能先进的自动储存仓库和自动监视系统。另外,基地还建有自动化地下弹药库,能够储藏包括“鱼叉”导弹在内的各种弹药。
2000年4月20日,美国和新加坡两国海军签署了一项协议。根据协议,樟宜海军基地为美军第七舰队及其他过往船只(包括航空母舰等大型船只)提供后勤补给和维护服务。由此,樟宜海军基地也成为美国海军自撤出苏比克湾以来在东南亚开辟的第一处航空母舰驻泊基地。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新加坡就愿意在美国和中国的海权矛盾中选边站,这对新加坡来说是不可承受的战略压力。新加坡国防部于当地时间11月18日晚,通过官方网站发布了一则简短的声明。声明表示,按照2012年达成的协议,新加坡同意美国在本国轮换部署最多四艘濒海战斗舰。这份协议至今有效。美国国防部没有提出在新加坡增加部署舰艇的要求,新加坡也没有同美方进行相关讨论。
印度的态度也非常重要。如前所述,美国成立第一舰队的目标之一就是增强在印度洋的存在。这无疑会遭受印度的反对。印度一直想把印度洋变成印度的洋,因此推行着一种可称之为“围栏”战略的海洋安全战略,这个“围栏”由以印度次大陆为中心向外延伸的三个同心半圆形战略区组成,并沿孟买-亭可马里-科科岛轴心分为东部、西部两个部分:第一是完全控制区——海岸向外延伸500公里内的海域;其次是中等控制区——500至1000公里范围内的海域;第三是软控制区——包括印度洋剩余的所有部分。印度最关注的地区自然就是离得最近的完全控制区,其中最重要的是从海岸向外延伸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
自身资源的制约也是影响因素。美国海军如果重建第一舰队,不但要增加亚太的航母、两栖攻击舰、核潜艇等兵力配备,还要新增海外基地。这就需要在驻扎地兴建大批的配套设施,如码头、机场、油库、弹药库、干船坞等等,这将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这些系统工程都需要投入大量资源。然而,美国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日益高涨的霸权护持成本与与日俱减的资源之间的矛盾变得越来越尖锐,这也是特朗普频频退群并敲诈军事盟友的直接原因。
综上所述,美国海军第一舰队的重建是经过多重考虑的一个计划,然而,该计划尽管极尽谋取海上霸权之能事,但是其实施面临很多变数,最终能否成功,现在断言为时过早。
(来源:澎湃新闻;作者:杨震——系上海政法学院东北亚研究中心副主任)
中评社北京11月29日电/美国是当今国际体系中的霸权国家,其霸权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对全球海洋的有效控制基础上的。而美国对全球海洋进行有效控制的最有效工具无疑是美国海军。因此美国海军这支全球最庞大也是最先进的海上武装力量的一举一动都备受瞩目。
最近,一则关于美国海军的新闻又一次引起了全球关注。近日,美国海军部长肯尼思·布雷思韦特在参加研讨会时声称,美国将在印度洋和太平洋交界处重新建立第一舰队。他指出,该舰队的部署地拟定在新加坡。
对于美海军高官建立新舰队的言论。中国国防部26日回应称,这是美方一些人的老套路,先是制造“敌人”、炒作“威胁”,然后对内要钱要物、对外争霸称霸,把戏虽旧,其心险恶,完全是冷战思维和零和博弈的典型表现,完全违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我们对此坚决反对。我们希望美方睁眼看世界,理性看中国,顺应时代潮流,多做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事情。
第一舰队剑指何方
这位海军部长所指的第一舰队,确实存在于美国历史上。它存在于上世纪四十到七十年代之间,专门负责西太平洋海域部分地区的战争行动。但在1973年后,就被美海军第三舰队取代。
此次美国海军成立第一舰队是基于两个大的背景。首先是大国关系。特朗普在其上台后发布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明确声称,中国与俄罗斯的“野心”、伊朗和朝鲜的“流氓政权”,以及企图对美国发动攻击的国际恐怖组织是美国面临的三个主要挑战。拜登更是把俄罗斯称为头号敌人,并认为中国是首要竞争对手,在这样的认知下,美国针对中俄两国的军事动作自然有增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