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关注:美学者谈美伊囚犯交换问题

资料图:CSIS中东项目主任乔恩·阿尔特曼

  中评社香港10月18日电(记者 乐国平)上月,拜登政府批准授权豁免对此前被冻结的60亿美元伊朗资产的交易制裁,并释放5名被美国关押的伊朗公民,以换取释放5名在伊朗关押的美国公民。该豁免将保证60亿美元的资金可以从韩国的银行汇往卡塔尔中央银行而免遭美国制裁,以用于伊朗购买国际人道主义物资。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近日访谈了该智库中东项目主任乔恩·阿尔特曼(Jon Alterman),谈此次美伊换囚事件的背景及意义。

  阿尔特曼认为,拜登政府此举对伊朗释放善意,显示美国向着重返伊核协议更进一步。他坦言,自莱希成为伊朗新总统后,美伊双方在重返伊核协议的进展方面成效不大,伊朗抱怨遵守该协议并没有带回实惠。如今,拜登政府此举虽然不见得在短期内就能重新达成伊核协议,但有助于保持双方克制,化解紧张关系。

  阿尔特曼解释道,此次的60亿美元本就是伊朗向韩国出售石油时赚取的收入,但迫于美国压力,韩国一直不敢将钱汇给伊朗,而是冻结在韩国的银行中。如今,钱已经流入卡塔尔中央银行,伊朗可以使用这笔钱,但必须用于民生保障,对此,美国和卡塔尔方面会严格监督与审批伊朗的使用情况。

  他直言道,美国对伊朗的长期制裁与敌视恐怕无法让伊朗屈服。经济制裁令伊朗民众多灾多难,但伊朗当局中的利益集团利用这点煽动民粹仇恨美国,导致双方民意对抗更加严重,伊朗权贵中甚至还有利用制裁建立黑市者,这些人反倒因此大发横财。所以,美国必须缓和同伊朗的关系,让伊朗多数民众因此受益,才是问题的解决之道。   阿尔特曼表示,很多美国人对伊朗有错误的认知,他们以为伊朗非常强大,是美国的劲敌,会对美国造成巨大威胁,因此支持对伊朗进行更加严厉的制裁。但实际上,伊朗经济状况糟糕,该国经济总量甚至不及美国的马里兰州,伊朗政权也不稳定,经常受到该国民众反对。因此,伊朗并非美国巨大的威胁,美国也无必要不断收紧对伊朗的制裁。

  他认为,美国应该在一些民生事务上对伊朗提供帮助,比如伊朗民众缺乏医药保证,伊朗民用航空表现糟糕,以及伊朗严重的乾旱问题,这些都值得美国伸出援手,化解双方民间的敌意。

  他还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1990年代时任伊朗总统的拉夫桑贾尼,其家族是开心果商人,因此他在当时积极推动了伊朗开心果出口西方,这就是在西方对伊制裁之外,美伊展开合作共赢的范例。总之,这些合作可以让伊朗人民感受到,他们并没有被外界孤立,他们还是可以参与国际合作的,只有伊朗民众产生了这种感受,伊朗和西方之间的敌意才有消融的可能。

  最后,阿尔特曼谈到了美伊关系中的以色列因素,因为伊朗对以色列充满敌意,但以色列是美国非常亲密的盟友,因此这也成为很多美国人反感伊朗的原因。阿尔特曼承认伊朗对以色列的敌意是非常深刻的,难以在短时间内改变,但他认为以色列也可以参与到一些有关伊朗的国际合作之中,比如伊核问题,以色列也可以像欧盟那样发挥一定作用,从而让以伊两国产生合作互动契机。

  可惜的是,巴以冲突的突然升级,让伊朗和以色列及美国的关系再次蒙上阴影,美国已经和卡塔尔方面接洽,试图冻结目前存在卡塔尔中央银行的这60亿美元。中东局势能否再次柳暗花明,伊朗与美以的矛盾能否再迎来转机,还有待观察。

资料图:CSIS中东项目主任乔恩·阿尔特曼

  中评社香港10月18日电(记者 乐国平)上月,拜登政府批准授权豁免对此前被冻结的60亿美元伊朗资产的交易制裁,并释放5名被美国关押的伊朗公民,以换取释放5名在伊朗关押的美国公民。该豁免将保证60亿美元的资金可以从韩国的银行汇往卡塔尔中央银行而免遭美国制裁,以用于伊朗购买国际人道主义物资。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近日访谈了该智库中东项目主任乔恩·阿尔特曼(Jon Alterman),谈此次美伊换囚事件的背景及意义。

  阿尔特曼认为,拜登政府此举对伊朗释放善意,显示美国向着重返伊核协议更进一步。他坦言,自莱希成为伊朗新总统后,美伊双方在重返伊核协议的进展方面成效不大,伊朗抱怨遵守该协议并没有带回实惠。如今,拜登政府此举虽然不见得在短期内就能重新达成伊核协议,但有助于保持双方克制,化解紧张关系。

  阿尔特曼解释道,此次的60亿美元本就是伊朗向韩国出售石油时赚取的收入,但迫于美国压力,韩国一直不敢将钱汇给伊朗,而是冻结在韩国的银行中。如今,钱已经流入卡塔尔中央银行,伊朗可以使用这笔钱,但必须用于民生保障,对此,美国和卡塔尔方面会严格监督与审批伊朗的使用情况。

  他直言道,美国对伊朗的长期制裁与敌视恐怕无法让伊朗屈服。经济制裁令伊朗民众多灾多难,但伊朗当局中的利益集团利用这点煽动民粹仇恨美国,导致双方民意对抗更加严重,伊朗权贵中甚至还有利用制裁建立黑市者,这些人反倒因此大发横财。所以,美国必须缓和同伊朗的关系,让伊朗多数民众因此受益,才是问题的解决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