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爱珍语中评:国民党应有扛起和平重担决心
中评社台北6月6日电(记者 张嘉文)中国国民党中评委、台湾女企业家协会创会理事长马爱珍接受中评社访问指出,当前两岸情势紧张对立已至临界点,赖清德一方面抛“两国论”,又谈“并购说”,又将大陆定性为“境外敌对势力”,更进一步压缩两岸民间交流空间,将赴陆交流人士视为“间谍”潜在对象,使台湾社会形成寒蝉效应。
马爱珍强调,国民党作为最大在野党,过往曾为两岸和平交流创造历史,有志参选下届主席者更应有勇气正面回应,展现扛起和平重担的决心,向民众证明国民党和民进党的不同,而不是陷于绿营陷阱,甚至对“九二共识”避而不谈。
马爱珍1941年生,河南省南阳市人,曾任“国民大会”代表、“国民大会”主席团主席、工商建研会第八届理事长、台湾女企业家协会理事长。现任国民党中评委、中华妇女参政协会理事长。
马爱珍从事两岸交流逾20年,1999年率台湾女企业家赴大陆,2000年创立台湾女企业家协会,今年已满25周年,日前刚举办庆祝活动。即便年事渐高,但马爱珍对两岸交流仍有许多期待,希望继续与协会的女企业家们,为企业的再造创新,公益的无私奉献,及两岸和平交流发展付出最大贡献。
马爱珍接受中评社访问,谈到当前两岸极度紧张状况下,国民党能扮演什么角色,她说,近年国民党因选举考量而渐趋保守,不敢提中华民族、九二共识,甚至“我是中国人”也成禁语。
她直言,当前的国民党领导阶层,包括党主席朱立伦与台中市长卢秀燕,多以选票为念,过于关注民意变动,结果是“看民意走”,却忽略了这些所谓民意,其实往往是经由绿营长年透过媒体与教育体制形塑出来的“独派民意”,所以现在的国民党不是在引导民意,而是在被民意牵着走。
马爱珍担忧,尤其国民党内部对“九二共识”的表述日趋模糊,实质上已呈现“搁置状态”,连基本的中心思想都难以坚守,在这种情况下,即使选出新的党主席,也难以改变国民党方向日益迷失的困境。
对于即将在九月举行的党主席改选,马爱珍强调,这是国民党重整两岸路线的重要机会。她指出,国民党不该惧怕被绿营扣红帽子、标签化,应该明确告诉社会大众,“我们敢于承担和平重任,有能力重新建立两岸稳定互动机制。”
对于现今的两岸交流被严重限缩,马爱珍认为,两岸交流并非仅止于官方层次,民间互动才是最稳固的基础。她回忆自己自1999年起推动两岸妇女交流,深知彼此文化与家庭价值观的共鸣可以拉近心理距离,但如果连这样的民间交流空间都被抹黑为统战,那真正撕裂台湾社会的不是大陆,而是台湾自己的政府。
面对民进党政府将对岸定性为“境外敌对势力”,甚至进一步污名化两岸交流,马爱珍说,这种作法已严重破坏双边互信,对台湾社会内部也是一种伤害。民进党一边高喊和平,一边却处处设限,这种矛盾作为让人无所适从,也让台湾民众的选择空间不断收窄。
马爱珍最后强调,国民党若想重拾民众信任,不应陷于短期选举操作,而是要有更长远的战略思维,若再不坚定两岸立场,不但持续失去传统支持者,也将错失扮演两岸和平桥梁的最后机会。
中评社台北6月6日电(记者 张嘉文)中国国民党中评委、台湾女企业家协会创会理事长马爱珍接受中评社访问指出,当前两岸情势紧张对立已至临界点,赖清德一方面抛“两国论”,又谈“并购说”,又将大陆定性为“境外敌对势力”,更进一步压缩两岸民间交流空间,将赴陆交流人士视为“间谍”潜在对象,使台湾社会形成寒蝉效应。
马爱珍强调,国民党作为最大在野党,过往曾为两岸和平交流创造历史,有志参选下届主席者更应有勇气正面回应,展现扛起和平重担的决心,向民众证明国民党和民进党的不同,而不是陷于绿营陷阱,甚至对“九二共识”避而不谈。
马爱珍1941年生,河南省南阳市人,曾任“国民大会”代表、“国民大会”主席团主席、工商建研会第八届理事长、台湾女企业家协会理事长。现任国民党中评委、中华妇女参政协会理事长。
马爱珍从事两岸交流逾20年,1999年率台湾女企业家赴大陆,2000年创立台湾女企业家协会,今年已满25周年,日前刚举办庆祝活动。即便年事渐高,但马爱珍对两岸交流仍有许多期待,希望继续与协会的女企业家们,为企业的再造创新,公益的无私奉献,及两岸和平交流发展付出最大贡献。
马爱珍接受中评社访问,谈到当前两岸极度紧张状况下,国民党能扮演什么角色,她说,近年国民党因选举考量而渐趋保守,不敢提中华民族、九二共识,甚至“我是中国人”也成禁语。
她直言,当前的国民党领导阶层,包括党主席朱立伦与台中市长卢秀燕,多以选票为念,过于关注民意变动,结果是“看民意走”,却忽略了这些所谓民意,其实往往是经由绿营长年透过媒体与教育体制形塑出来的“独派民意”,所以现在的国民党不是在引导民意,而是在被民意牵着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