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专论:两岸对撞看似已在路上了

赖清德、萧美琴15日在民进党会见美国特使团。(照:民进党提供)

  中评社台北1月16日电(评论员 林淑玲)赖清德当选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南太平洋岛国诺鲁宣布与台“断交”,这是蔡英文上任8年被“断交”的第10个“邦交国”,目前仅剩12国,几乎被灭掉一半。赖清德的选后“主权”论述强硬依旧,民进党政府应对两岸ECFA可能中止危机也只有政治语言,接下来两岸对撞看似已“在路上”了。

  赖清德与萧美琴“双独”组合执政升高选后台海风险,纵使将来没有“正名制宪”等法制过程,赖清德彻底否定一中,打压两岸交流等作为,已俨然推进台湾走向实质独立,挑战大陆底线。

  赖清德选前大谈“中华民国宪法”是灾难,炸裂两岸关系,遭到在野阵营狂轰。赖最后只获4成选票当选,成为脆弱的少数执政,“立院”又三党不过半,他13日当选后的国际记者会还是只提到“中华民国”宪政体制,连“宪法”都不说。赖15日在民进党中央会晤美国特使团,根据民进党发布的新闻稿,在这么指标性的场合,赖全场只讲台湾,连一次“中华民国”都没提。换言之,赖在全台湾、全世界都盯着看他如何化解台海可能的战争风险时,迄今还看不到他态度软化。   美国为了怕“双独”组合当选台海可能出事,美国总统拜登在第一时间冒出一句“我们不支持‘台湾独立’”,随后马上让美国前国家安全顾问哈德利、前副国务卿史坦伯格及美国在台协会(AIT)主席罗森伯格等组成的特使团拎包上飞机,投票日隔天就抵达台北进行沟通。昔日民进党陈水扁、蔡英文选前为争取选票讨好深绿,选后都会为稳定政局调整言论。如今美中共管“台独”已成现在进行式,赖清德还这么强硬就显得不寻常。

  赖清德当选,大陆强硬应对,选后马上有军事演习、诺鲁“断交”等制裁“台独”的动作,氛氛对台湾相当不妙。加上大陆商务部选前就宣布第二波ECFA制裁,从原本取消12项石化产品关税减让,可能扩大到包括农渔、机械、汽车零配件、纺织等产品,台工商团体、学界无不忧心忡忡。有台学者提出警讯,对台湾最糟糕状态并非大陆全面终止ECFA优惠关税,而是大陆启动对台贸易战,台官方应该好好思考。尤其如果两岸到了死鱼网破阶段,台湾想要加入CPTPP或是RCEP等区域经贸组织根本是不可能的事。

  选后包括台湾工业总会、商业总会、工商协进会等重量级工商团体都公开呼吁赖清德应谨记选民托付、倾听多元声音。工商协进会理事长、台新金控董事长吴东亮更忧心提醒新政府,大陆是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不少台商在当地投资,如何妥适的处理两岸关系与ECFA等经贸争端是重要议题。   然而,在此气氛下,不止是赖清德没有一点点的软化,民进党政府对ECFA可能面临变动也只有政治操作。台官方只是一再用政治语言称两岸应到WTO架构下协商,而不愿就贸易论贸易解决问题。大陆会出手中止ECFA部份项目关税减让,症结是台湾禁止进口2509项大陆产品,形成不公平贸易。要解决贸易壁垒问题不难,台湾若能分阶段开放进口部份大陆产品,回归贸易正常化,ECFA或可保住。乃至于尽早开放让台湾旅行社可以组团赴陆旅游等等,多做一些有益两岸交流的事,为台海降温。民进党不肯解决贸易壁垒问题,难道是真的铁心不甩企业界的吶喊,不要ECFA了?

  最近蔡政府、赖清德的两岸路线,看来是没有最硬,只有更硬,光是用《反渗透法》侦办基层赴陆旅游已有就有100多案、被告近300人。民进党、赖清德如果要与美中共管“台独”的大势对着干,两岸的尖锐对撞应是随时都会上演。蔡英文与赖萧选前拍了一支宣传片《在路上》颇红,现在几乎弄到两岸对撞也是在路上了。

赖清德、萧美琴15日在民进党会见美国特使团。(照:民进党提供)

  中评社台北1月16日电(评论员 林淑玲)赖清德当选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南太平洋岛国诺鲁宣布与台“断交”,这是蔡英文上任8年被“断交”的第10个“邦交国”,目前仅剩12国,几乎被灭掉一半。赖清德的选后“主权”论述强硬依旧,民进党政府应对两岸ECFA可能中止危机也只有政治语言,接下来两岸对撞看似已“在路上”了。

  赖清德与萧美琴“双独”组合执政升高选后台海风险,纵使将来没有“正名制宪”等法制过程,赖清德彻底否定一中,打压两岸交流等作为,已俨然推进台湾走向实质独立,挑战大陆底线。

  赖清德选前大谈“中华民国宪法”是灾难,炸裂两岸关系,遭到在野阵营狂轰。赖最后只获4成选票当选,成为脆弱的少数执政,“立院”又三党不过半,他13日当选后的国际记者会还是只提到“中华民国”宪政体制,连“宪法”都不说。赖15日在民进党中央会晤美国特使团,根据民进党发布的新闻稿,在这么指标性的场合,赖全场只讲台湾,连一次“中华民国”都没提。换言之,赖在全台湾、全世界都盯着看他如何化解台海可能的战争风险时,迄今还看不到他态度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