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现场:圆桌探讨全球经贸可持续发展未来

圆桌现场(中评社 游蕙瑜摄)

  中评社北京9月23日电(实习记者 游蕙瑜)9月21日下午,由全球化智库(CCG)主办的第九届中国与全球化论坛全球经贸圆桌论坛在京举行。本场全球经贸圆桌以“中国与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为主题,中国进出口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张文才、中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汇丰银行高级副总裁马晓萍、三位欧洲驻华大使以及多位经贸领域代表参与本场讨论。

  中国进出口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张文才表示,当前中欧经贸合作面临着挑战,金融机构尤其是口行要进一步合作。要坚持多边主义来改革全球治理系统,积极贯彻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倡议及三大倡议,给全世界带来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同时还要通过贸易投资和便利化、自由化来降低贸易壁垒,创造一个公开、公平和互利共赢的贸易环境,反对泛安全化和政治化。

  张文才还谈到,中国坚持改革,申请加入《数字经济伙伴协定》(DEPA)和《全面和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以增强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区域供应链韧性,未来也要进一步采取切实措施来弥合发展融资方面的缺口,各种政策银行和发展银行需要肩负责任,驱动更多私营部门的资金,增强政策协调,减少各主要经济体政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张文才强调,过去中国口行一直在持续可持续性发展,未来我们希望和各方一道努力深化合作,为实现全球可持续性发展目标和建立更有韧性的经济做出我们的贡献。

  中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表示,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在2008年以后变得突出,变成全球的突出问题。其核心是劳动生产率下降,全要素生产率下降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在出现,但由于新技术革命还没有到来,旧的技术革命正在减弱,技术进步成为核心问题,因此构成中美冲突和各种去全球的背景。

瑞士驻华大使白瑞谊(中评社 游蕙瑜摄)

  曹远征强调,中国经济持续在下行中,因此亟待有一个更大的需求来或者说更大的发动机来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人们把眼光更多投向了低碳经济。中国作为全球产业部门最全的国家,在所有的减碳技术上有着很大的前景。在清洁能源使用方面中国有很多案例,同时也影响着世界的技术路线。中国如此大的市场为全球所开放,为全球所利用,是中国在拥抱世界。希望各国投资者能够加入这一市场,为低碳经济,为人类福祉做出贡献。

  对金融领域在更高水平上加速对外开放的问题,汇丰银行高级副总裁马晓萍提出了三点,一是重视维护市场公平前提下推进与国际规则衔接和机制对接,二是进一步扩大外资机构准入和试点丰富金融产品供给,三是尽快明确金融行业数据跨境具体标准,兼顾效率与安全。

中国进出口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张文才(中评社 游蕙瑜摄)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驻华首席代表史蒂文·巴奈特(中评社 游蕙瑜摄)

中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中评社 游蕙瑜摄)

经合组织全球合作副主任卡里姆.戴豪(中评社 游蕙瑜摄)

汇丰银行高级副总裁马晓萍(主办方供图)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白雅婷(中评社 游蕙瑜摄)

世界银行中国,蒙古和韩国局首席经济学家米丽莎(中评社 游蕙瑜摄)

澳大利亚驻华大使傅关汉(中评社 游蕙瑜摄)

荷兰驻华大使昊使博(中评社 游蕙瑜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