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台北客家新原乡 物思人展型塑当代内涵

台北市客家文化主题公园22日举办“物思人:以物件与原乡记忆阅读当代台北客家”开幕式,台北市政府客委会主委、台北市客家文化基金会执行长徐世勲欢迎民众参与。(中评社)

  中评社台北9月22日电/台北市客家文化主题公园22日举办“物思人:以物件与原乡记忆阅读当代台北客家”开幕式,展览以“物质”作为核心,思考台北如何作为客家新原乡进行历史叙事,更企图考掘客家人的美学意识与迁徙间的关系,同时将于9至11月间的周末,举办19场教育推广活动,让观众对展览有更丰富且深刻的体验与认识。

  今天开幕表演活动由舞蹈艺术家张猷琛带来的-“行路”登场,接着由台北市政府“客委会主委”、台北市客家文化基金会执行长徐世勲致词。徐世勲表示,台北作为多元移民组合的城市,客家人约占五分之一的人口数,在这里面二次移民到台北的客家人不在少数,而随着时代变迁都会客家人对于客家文化的认识及认同流失更显严重,希望透过这场展览,帮助大家重新思考台北做为客家新原乡所型塑出的当代都会客家内涵,也是本展览的关键核心。

  接续活动由本展艺术家罗懿君策画的“糖蜜、酒精、健身工坊”表演,紧接着由本次参展的艺术家以及与会者一同上台进行开幕仪式将活动灯箱点亮,展览也在此时正式地揭开了序幕。

台北市客家文化主题公园22日举办“物思人:以物件与原乡记忆阅读当代台北客家”开幕式,台北市政府客委会主委、台北市客家文化基金会执行长徐世勲欢迎民众参与。(中评社)

  本次展览邀请跨世代的艺术家带出自己的客家经验与客家关怀,在展览中为不同年龄层的观众带来对话空间,支持他们分享彼此的客家经验,进而产生当代台北客家的认识与认同,展览中可以看见已故导演李行的经典客家电影《原乡人》以及邱子晏艺术家藉由补拍形式以回应李行导演的《小城故事》,还有资深客家纪录片导演彭启源与艺术家儿子致颖进行的跨世代合作《山诵》,透过艺术家的作品对话,让台北都会客家展现缤纷且充满活力的共融概念。艺术家罗懿君藉由其作品回应客家产业变迁、艺术家康雅筑从客家的织染文化转译全新创作、吴梓安导演《此岸:一个家庭故事》和港籍艺术家罗玉梅《客途秋恨》展现了离散与团圆过程的羁绊、舞蹈艺术家张猷琛为展现台北客家人的返乡过程的精神状态,结合金属工艺进行作品《行路》演出,展览现场结合香水品牌《迷香人Pure way》香氛,让客家人产业-樟木、烟草等香味环绕于展览中。

  台北市客家文化主题公园位于台北市中正区汀州路三段2号,邻近捷运台电大楼站。

台北市客家文化主题公园22日举办“物思人:以物件与原乡记忆阅读当代台北客家”开幕式,台北市客家文化基金会执行长徐世勲欢迎民众参与。(中评社)

台北市客家文化主题公园22日举办“物思人:以物件与原乡记忆阅读当代台北客家”开幕式,台北市政府客委会主委、台北市客家文化基金会执行长徐世勲观看展览。(中评社)

台北市客家文化主题公园22日举办“物思人:以物件与原乡记忆阅读当代台北客家”开幕式,台北市政府客委会主委、台北市客家文化基金会执行长徐世勲欢迎民众参与。(中评社)

  中评社台北9月22日电/台北市客家文化主题公园22日举办“物思人:以物件与原乡记忆阅读当代台北客家”开幕式,展览以“物质”作为核心,思考台北如何作为客家新原乡进行历史叙事,更企图考掘客家人的美学意识与迁徙间的关系,同时将于9至11月间的周末,举办19场教育推广活动,让观众对展览有更丰富且深刻的体验与认识。

  今天开幕表演活动由舞蹈艺术家张猷琛带来的-“行路”登场,接着由台北市政府“客委会主委”、台北市客家文化基金会执行长徐世勲致词。徐世勲表示,台北作为多元移民组合的城市,客家人约占五分之一的人口数,在这里面二次移民到台北的客家人不在少数,而随着时代变迁都会客家人对于客家文化的认识及认同流失更显严重,希望透过这场展览,帮助大家重新思考台北做为客家新原乡所型塑出的当代都会客家内涵,也是本展览的关键核心。

  接续活动由本展艺术家罗懿君策画的“糖蜜、酒精、健身工坊”表演,紧接着由本次参展的艺术家以及与会者一同上台进行开幕仪式将活动灯箱点亮,展览也在此时正式地揭开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