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关注:国民党选后将呈现四大话语权结构

国民党在大选后权力结构将分成四大块。(中评社 张嘉文摄)

  中评社台北1月14日电(记者 张嘉文)2024大选结果出炉,中国国民党侯康配落败屈居第二,但国民党在“立院”席次大幅增加成为52席,如果加上2席亲蓝的无党“立委”将可达到最大值的54席,距离单独过半的57席仅差3席。

  这种大选输但“立委”赢的状况,确立了党内话语权接下来将分成四大块,一是在党主席朱立伦身上,二是马英九,三是“立法院”的韩国瑜,四则为未来接班梯队的卢秀燕、蒋万安。

  国民党这次“立院”席次大跃进,是在大选落败后的唯一好消息,且在台北、桃园、台中都大赢,加上政党票维持水准,这样的基础就可稳住朱立伦的党主席一位,加上区域和不分区“立委”都是由他提名,选后他领导的党中央和“立院”合作势必不会有太大问题,主席话语权仍握在手上。

  但蓝营的权力核心并不会只集中在党中央,就以两岸关系这一块来说,外界都认为民进党赖清德上台后,两岸会陷入更对立紧张的局面。因此,选后蓝营这部分责任就很大可能仍会落在马英九身上,以他在去年顶着绿营抹红压力,勇敢赴大陆交流,以及广邀陆生来台的作为,面对愈凶险的两岸,马在蓝营的角色将更重要,成为话语权其中一块。   第三块则是“立法院”的韩国瑜,如果蓝白接下来在“立院”能合作,让韩坐上“立院”龙头宝座,由韩领军的“立法院”,加上国民党席次已可以和民进党一较高下,接下来民进党执政后要推动的法案,势必都要看蓝的脸色,不再是过去8年的绝对多数辗压情况,以韩为中心的“立院”将成为国民党第三个重要话语权结构。

  最后一块话语权结构则是未来的接班梯次,国民党台中市长卢秀燕此次大力辅选,让国民党台中“立委”席次8席抢下了6席,被视为展现了她在台中的固票实力,侯友宜这次大选落败退回新北市,已无话语权,卢将成为蓝营最大诸侯,也是放眼四年后大选的最有可能人选之一。

  另外一位则是台北市长蒋万安,蒋这次的全台辅选也非常卖力,看得出他想藉这次大选累绩更多政治能量,但他的年龄尚轻,加上可能寻求连任台北市长后,遇上2028大选又会卡到市长任期问题,因此接班排序目前看来可能排在卢秀燕后面,可是以卢、蒋两个“直辖市长”为首的话语权结构,会是蓝营内重要的一块。

国民党在大选后权力结构将分成四大块。(中评社 张嘉文摄)

  中评社台北1月14日电(记者 张嘉文)2024大选结果出炉,中国国民党侯康配落败屈居第二,但国民党在“立院”席次大幅增加成为52席,如果加上2席亲蓝的无党“立委”将可达到最大值的54席,距离单独过半的57席仅差3席。

  这种大选输但“立委”赢的状况,确立了党内话语权接下来将分成四大块,一是在党主席朱立伦身上,二是马英九,三是“立法院”的韩国瑜,四则为未来接班梯队的卢秀燕、蒋万安。

  国民党这次“立院”席次大跃进,是在大选落败后的唯一好消息,且在台北、桃园、台中都大赢,加上政党票维持水准,这样的基础就可稳住朱立伦的党主席一位,加上区域和不分区“立委”都是由他提名,选后他领导的党中央和“立院”合作势必不会有太大问题,主席话语权仍握在手上。

  但蓝营的权力核心并不会只集中在党中央,就以两岸关系这一块来说,外界都认为民进党赖清德上台后,两岸会陷入更对立紧张的局面。因此,选后蓝营这部分责任就很大可能仍会落在马英九身上,以他在去年顶着绿营抹红压力,勇敢赴大陆交流,以及广邀陆生来台的作为,面对愈凶险的两岸,马在蓝营的角色将更重要,成为话语权其中一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