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关注:柯喊比民调、输的退选 四大策略

柯文哲1日启程二度访美,抛出蓝白合比民调话题,让蓝营接不接招都头痛。(台湾民众党提供)

  中评社台北10月2日电(记者 郑羿菲)台湾民众党主席、2024参选人柯文哲10月1日二度访美前夕,强硬喊话“蓝白合”“比民调,输的退选”,蓝营态度却模棱两可,接不接招都很头痛。柯文哲这一步棋,步步进逼中国国民党。这个议题也会随着柯访美,拉高声量与能见度。

  柯文哲并未排斥“蓝白合”,但在2024选战逐渐白热化后,面对蓝营持续“情绪勒索式”放话蓝白合、“侯柯配”后,开始有强硬态度;柯此举也意在巩固基本盘,否则支持者将会越来越散。柯文哲从9月27日至29日藉着蓝白合一事开始下狠棋,甚至在二度访美前亲自证实、加强语气,以争取民众党支持者、泛蓝支持者、中间选民更多的认同。

  柯文哲在9月27日晚间传出,在内部会议表明若蓝营坚持“不比民调、要当正的”就“去死吧”。柯文哲用如此强烈的话语炒出热度,表现出来的是“蓝营欺负柯文哲”,柯是要把自己的支持者“拴紧”。根据网路温度计大数据统计,柯文哲当天声量直接飙高到35932则,9月28日更是攀升到40889则,柯已擂战鼓要与国民党直球对决。

柯文哲1日启程二度访美,抛出蓝白合比民调话题,让蓝营接不接招都头痛。(台湾民众党提供)

  接着,柯文哲在9月28日参加退役将领、深蓝军系背景的中华战略学会“庆祝教师节暨缅怀故理事长王文燮上将纪念会”,当场喊出“你们放心好了,最后一定会合的”,现场泛蓝民众拍手叫好,这是柯文哲面对泛蓝阵营埋下种子,以在适当时机能争取蓝营支持者的认同。

  当柯文哲竞办发言人陈智菡9月29日抛出“我们主张用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民调,推出在野推出最强人选,输的退选”,蓝白之间在蓝白合议题上正式较量,但国民党主席朱立伦、侯友宜并未正面回应,反倒态度模棱两可,让柯文哲站稳战略高度。

  柯文哲抛出“比民调”,或许是自己掌握到了一定消息,认定蓝营不会比民调,而此举对柯来说至少有四点受益:一、持续创造声量,也凸显自己引领话题的能力给支持者看。二、蓝营近期鼓吹的侯友宜民调爬升居二,但却不愿比民调,在民众眼中极不合理,公信力自然降低,也稳住柯文哲民调第二的说法。

  三、蓝营在侯友宜访美返台后持续鼓吹蓝白合,围绕在柯文哲身边的话题也是如此,而柯文哲10月1日启程二度访美,抛出比民调的说法,也是在一定程度上清理舆论战场,避免自己的访美话题失焦、被冲淡。

  四、蓝营长期论述“6成民意希望下架民进党”,当侯友宜访美返台声势看涨后,在野阵营合作的压力全在柯文哲身上,现在蓝营不接招,等于压力全回到蓝营上,在民众眼中,等于是长期喊话蓝白合作是在打假球,真实的意思就如柯文哲所说的“并吞、并购”,那就是与6成民意对着干,若国民党应对不好,恐怕后续声量、舆论都会对蓝营非常不利,当蓝营内部军心动摇,就是柯文哲拔桩的时候了。

  不过,若蓝营接招愿意比民调,对柯文哲来说也并非没有好处,一来是将甫诞生4年的民众党的高度拉到百年政党的高度,二来柯文哲主张“输的退选”,没有所谓的担任副手一说,也巧妙避开过去“国亲合”被国民党并吞的说法,且在接下来柯文哲全台跑透透争取政党票时,更能垫高自己“顾全大局”的高度,塑造“悲剧英雄”的角色,呼吁非绿民众政党票投给民众党。

  无论蓝营接不接招、怎么接招,在接下来到11月24日大选候选人登记前,势必是在野阵营能否合作的关键时期,各阵营的运筹帷幄、角力折冲,势必成一场好戏,值得观察。

柯文哲1日启程二度访美,抛出蓝白合比民调话题,让蓝营接不接招都头痛。(台湾民众党提供)

  中评社台北10月2日电(记者 郑羿菲)台湾民众党主席、2024参选人柯文哲10月1日二度访美前夕,强硬喊话“蓝白合”“比民调,输的退选”,蓝营态度却模棱两可,接不接招都很头痛。柯文哲这一步棋,步步进逼中国国民党。这个议题也会随着柯访美,拉高声量与能见度。

  柯文哲并未排斥“蓝白合”,但在2024选战逐渐白热化后,面对蓝营持续“情绪勒索式”放话蓝白合、“侯柯配”后,开始有强硬态度;柯此举也意在巩固基本盘,否则支持者将会越来越散。柯文哲从9月27日至29日藉着蓝白合一事开始下狠棋,甚至在二度访美前亲自证实、加强语气,以争取民众党支持者、泛蓝支持者、中间选民更多的认同。

  柯文哲在9月27日晚间传出,在内部会议表明若蓝营坚持“不比民调、要当正的”就“去死吧”。柯文哲用如此强烈的话语炒出热度,表现出来的是“蓝营欺负柯文哲”,柯是要把自己的支持者“拴紧”。根据网路温度计大数据统计,柯文哲当天声量直接飙高到35932则,9月28日更是攀升到40889则,柯已擂战鼓要与国民党直球对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