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报道鲑鱼之乱 网友:改名的人“吃自己”

  中评社香港3月19日电/台湾一家回转寿司店推出谐音哏活动,让许多人改名“鲑鱼”,这种有趣现象让英国媒体也争相报道,登上英国广播公司(BBC)和卫报、电讯报版面,不少网友在脸书按赞留言。

  日本回转寿司店“寿司郎”推出谐音哏活动,17至18日只要姓名中有“鲑鱼”同音同字者,可享免费,每桌上限6人。6个“直辖市”吸引近百人改名“鲑鱼”。BBC和“卫报”都配上美味的寿司画面报道这则趣闻。

  “卫报”表示,台湾媒体称这场改名风潮为“鲑鱼之乱”(salmon chaos),有人为了得到吃到饱优惠,耗费一生中只有3次的改名额度。

  不过,官员却不觉得这有什么有趣。“内政部”政务次长陈宗彦表示,改名耗费时程也造成不必要行政作业,呼吁民众不要再为了餐厅优惠而改名,理性面对。

  英媒在文中也引述台湾媒体报道高雄一名马姓大学生改名“爆震鲑鱼”,到寿司店吃了新台币7000多元全部免费。

  中央社援引报道,有人改名成“鲑鱼王子”、“鲑鱼炒饭”等,还有人改名为36个字,打破最长名字纪录,名字里充斥鲍鱼、松叶蟹和龙虾等海鲜。但事实上,新北市有1名男子更改后的姓名长达50个字,达到身分证姓名登记的极限。   “卫报”在脸书(Facebook)粉丝页张贴这则趣闻,吸引超过1700人按赞,超过500人留言。留言中不乏台湾网友,惊讶这则新闻竟然登上英国媒体、红到国外,简直是另类台湾之光。

  不少外国网友则觉得这则新闻十分有趣。有网友留言:“这是卫报今年至今最棒的新闻。”

  有网友留言一句英文谚语“你吃什么,就会像什么”(You are what you eat.),这句话原意是身体健康与饮食密不可分,但在“鲑鱼之乱”事件中,改名网友确实是“自己吃自己”。

  也有网友举例多位名字里原本就有“鱼”的名人,表示他们一定爱死这则新闻。像是苏格兰首席大臣施特金(Nicola Sturgeon),她的姓氏原意就是“鲟鱼”。前苏格兰首席大臣萨孟德(Alex Salmond)的姓氏里也隐含“鲑鱼”。   中评社香港3月19日电/台湾一家回转寿司店推出谐音哏活动,让许多人改名“鲑鱼”,这种有趣现象让英国媒体也争相报道,登上英国广播公司(BBC)和卫报、电讯报版面,不少网友在脸书按赞留言。

  日本回转寿司店“寿司郎”推出谐音哏活动,17至18日只要姓名中有“鲑鱼”同音同字者,可享免费,每桌上限6人。6个“直辖市”吸引近百人改名“鲑鱼”。BBC和“卫报”都配上美味的寿司画面报道这则趣闻。

  “卫报”表示,台湾媒体称这场改名风潮为“鲑鱼之乱”(salmon chaos),有人为了得到吃到饱优惠,耗费一生中只有3次的改名额度。

  不过,官员却不觉得这有什么有趣。“内政部”政务次长陈宗彦表示,改名耗费时程也造成不必要行政作业,呼吁民众不要再为了餐厅优惠而改名,理性面对。

  英媒在文中也引述台湾媒体报道高雄一名马姓大学生改名“爆震鲑鱼”,到寿司店吃了新台币7000多元全部免费。

  中央社援引报道,有人改名成“鲑鱼王子”、“鲑鱼炒饭”等,还有人改名为36个字,打破最长名字纪录,名字里充斥鲍鱼、松叶蟹和龙虾等海鲜。但事实上,新北市有1名男子更改后的姓名长达50个字,达到身分证姓名登记的极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