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业立析蓝白合四形式 但他抱持悲观态度

台湾大学政治系教授王业立。(中评社 杨腾凯摄)

  中评社台北9月13日电(记者 杨腾凯)台湾大学政治学系教授王业立向中评社分析,他对大选蓝白合抱持悲观态度,原因很简单,就是谁当正谁当副的?若要合作或有四种形式,包括正副手搭配、“内阁”人事安排合作分配、重大公共政策合作、“立法委员”席位分配的协调。台湾没有组联合政府的经验,政党高层有必要赶紧研究,以防被批是政治分赃。

  王业立指出,若要组联合“内阁”、联合政府,照“国外”经验必须要经过正式谈判并签订白纸黑字的文书。不过他对大选“蓝白合”抱持悲观态度,原因很简单,就是谁当正谁当副的问题,台湾民众党柯文哲很难屈居副手,反之国民党、国民党2024参选侯友宜也是,因为这不是一个人的问题,是整个政党的问题。

  王业立为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校区政治学博士,研究专长包括选举制度、投票理论、地方政治、比较政治,是台湾选举研究权威。曾任东海大学政治学系主任、台湾大学政治学系主任。

  朱立伦上周在中常会提出政党合作,未来政府体制可让台湾先走向“双首长制”,再走向“责任内阁制”,似乎呼应柯文哲方面提出过的“联合政府”。

  王业立表示,从政治学的角度而言来说,我们目前是偏向“总统制”的“半总统制”,朱立伦希望实施责任“内阁制”,在目前“总统”民选的情况下,不大可能出现类似欧洲英国、德国那样的责任内阁制度,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总统”是虚位“元首”,不具有太多的实权。台湾民选这么多届,如果我们现在选出的是虚位“总统”,主要权力是在“立院”多数党或多数党联盟的的手上,这样的方式能不能落实?当然有很大的观察空间。假设柯文哲在蓝白合作下当选“总统”,那他宁愿担任虚位“元首”,“行政院长”交给国民党担任,并“组阁”实施责任“内阁”,实际上虽然要看蓝白双方怎么谈,但难度是相当大的。

台大校园一景。(中评社 杨腾凯摄)

  王业立指出,从柯文哲的角度而言,他们一定会抛出联合“内阁”,因为从目前整个“立法院”提名来说,因为台湾民众党提名人数有限,所以无论选到多好都不可能过半,现在“立院”113席,过半要57席,柯文哲就算拿下过半的不分区“立委”席次,那也才17席而已,在区域方面民众党有只有零星提名几人参选,而且目前看来当选机率也不高。就算柯文哲当选“总统”,在“立法院”势必要结盟寻求过半,那么在“行政院”的组织上也必须结盟,从这个角度来看,柯文哲、民众党抛出联合“内阁”不让人意外。

  王业立表示,不过联合“内阁”这件事情,依照“国外”经验必须要经过正式的谈判并签订白纸黑字的文书,包括现在德国的联合内阁都是如此,很多国家都必须要经过这些讨论过程,不是几个党内巨头关起门来密室协商就能宣布内阁组成并分配人事。欧洲国家大部分都是联合内阁,例如德国从二战结束以来,从来没有一个政党能够单独过半组阁,他们在联合内阁上有多经验,值得我们参考。

  王业立指出,当然在台湾的未来,我们不排除出现联合“内阁”的可能性,毕竟在民进党陈水扁8年任内也历经过“立院”是少数党的政府,当时的对立经验并不是太好,虽然后来马英九和蔡英文执政16年都是多数党政府,不过未来少数政府的出现,或是联合政府的出现,在台湾来讲也并非不可能,但只要在“总统”民选的情况下要回到责任“内阁制”,第一点当然要看好不容易当选者愿不愿意当虚位“元首”,第二点是民意愿不愿意同意一票票选出来的“总统”竟然是虚位的,所以未来的发展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台湾大学政治系。(中评社 杨腾凯摄)

  王业立指出,就制度面的问题来说,现在台湾制度规定“总统”提名“行政院长”,而且不需要“立法院”同意,可是所有“内阁”“阁员”则是规定“行政院长”提请“总统”任命,没有说“总统”可以决定所有“内阁”人事,只是过去我们这些年来的惯例是,“行政院长”提名“内阁”也会尊重“总统”的意思。尤其“国防”、外交、两岸似乎就是“总统”职权,虽然《“宪法”》并没有直接这样规定,只是李登辉曾经在演讲中提过“国防”外交两岸这样的“国家”大政方针归“总统”管,后来也就这样做了。

  王业立表示,台湾这20年来,“行政院长”的权力越来越退缩,几乎现在都是由“总统”主导整个“内阁”人事,甚至连公营事业等人事都是如此,当然在这个情况下,未来台湾整个“内阁”是不是都是“阁揆”的僚属,而非“总统”僚属,甚至“蓝白执政”的话是不是真能够如此,这都还有很多考验。

  王业立说,假设2024是侯友宜当选,柯文哲当“行政院长”,那侯友宜是否愿意将人事权全部释出?就算侯友宜愿意,国民党也不见得愿意,怎么好不容易执政,结果很多部长职务职位反由柯文哲决定?

  王业立表示,自己不认为台湾真的会回到责任“内阁制”,“总统”当选后所有行政部会决定权完全交由“阁揆”,这情况在台湾虽然合乎《“宪法”》规定,但是实际运作上还是有很大的困难。

  蓝白合除了“总统”由蓝白其中一方担任,另一方担任“阁揆”并主导所有行政部会人事决定权,除了这种架构外,蓝白合还可能有其他架构吗?

  王业立表示,现在蓝白合第一个要观察的是,是不是两个人还要继续竞选下去?现在看来谁也不愿意当副的,尤其国民党还是最大在野党,如果要屈居副手,那还要怎么谈下去?再加上现在各种民调都出现侯友宜领先柯文哲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姑且不论侯友宜本身的立场,国民党方面当副手的意愿应该不会很高。

  王业立指出,反过来说要柯文哲屈居副手,看起来机会也不是很大,不过这当然要看蓝白怎么谈,我们不会百分之百把话说死,或是说柯文哲当“副总统”兼任“行政院长”,1996年连战曾经有过这种情况,但是大法官认为不适合,那这种情况未来会不会出现?我们都还不敢说。另外在“立法委员”席次分配上,大家要妥协的空间也不大。   王业立表示,“内阁”人事分配也很难选前就有所决定,虽然欧洲有过这种情况,会事先协商人事,不过欧洲国家的联合内阁很重要的一点是政策立场,对重大政策要有共同立场,所以对台湾来说,我们不能只是沦为分赃政治,不过蓝白在重大政策上的歧见应该没有这么大,所以蓝白应该要先在政大政策上向民众说清楚共同立场,其次才是人事问题。

  王业立分析,所以蓝白合有几种合的模式,第一种就是正副手搭配,但这种合作的困难度真的很高。第二种是“内阁”人事安排的合作分配。第三个是重大公共政策的合作。第四个是“立法委员”席位分配的协调。

  王业立指出,大家最关心的应该是第一种,共同推出一组人马,当然以目前情况来说,虽然蓝白共同推出一组人马2024也未必能够赢,但是后面几种的合作难度都还好,唯有第一项的难度最大,除非接下来侯友宜民调继续上升,柯文哲继续下降,双方差距越来越大,柯文哲认为很难挽回了,才可能居于副手。如果侯柯的民调还是像过去一两个月纠缠的话,那要谁当副手对方可能都不太愿意。

  目前“立法院”113席中,民进党64席,国民党38席,台湾民众党5席,时代力量3席,无党籍2席(前蓝委林奕华出任台北市副市长,该缺额未补选),下一届“立法院”会出现蓝绿白三党不过半吗?

  王业立表示,2024“立院”选举情形,目前看来民进党还是有可能单独过半,2024绿委席次应该会减少,但是会不会少到“立委”席次半数以下,目前都还很难说,只是看来民进党席次是可能减少的,这点相信民进党也很焦虑,也努力想维持过半。   王立业分析,至于民众党席次应该有继续上升的可能性,目前柯文哲支持度有2成左右,如果保持下去,那民众党不分区应该可能增加至8席或10席。至于下次时代力量是不是还能分到“立委”席次,是目前时力要努力的。

  王业立表示,只要民进党不过半就是蓝绿白三党不过半,如果蓝白加起来过半,那就会像是2000年陈水扁政府面对的情形,不过目前还很难笃定判断2024“立院”是不是三党都不过半。但假如柯文哲接受与国民党整合,不当2024母鸡,笃定会影响到民众党不分区“立委”得票,这也是柯文哲要思考的,柯如果甘愿居于副手,支持民众党的人或许会失望,进而拖累民众党的不分区“立委”形式。

  王业立表示,台湾政治的发展经验看来,第三大党一向很难长久维持,从以前的新党、台湾团结联盟、亲民党,甚至后来的时代力量都是昙花一现,第三大党要维持政治实力,除了“总统”要当选外,至少要在“立法院”内维持一定席次,所以柯文哲在思考愿不愿意担任副手时,这应该也是重要的思考之一。

  国民党毕竟累积很多的人才,要单独“组阁”绝对没有问题,反观柯文哲这方面的条件就比较缺乏,在这样的情况下,是不是能有一种理想情况是,由柯文哲担任虚位“总统”,“内阁”组成就由国民党主导,这会不会是比较稳定的结构?   王业立指出,自己对这件事态度保留,因为以柯文哲的个性要当虚位“元首”是不太可能的,就算事先大家协定好“柯正侯副”,然后行政权由国民党主导,就算现在有白纸黑字写好,可是依照现在的制度,未来“总统”要扩张权力时谁都拦不住。所以就算柯文哲现在愿意,未来的政治形势也可能改变,马英九以前也表达过要退居二线,可是后来还是要站回第一线,同时侯友宜近期民调领先,会愿意屈居副手吗?

  王业立强调,台湾对组织联合政府没有经验,到底要如何运作,可能很多政党高层自己都不太清楚,他们有必要赶快瞭解一下,在联合政府运作成熟的国家,究竟实务上是怎么运作的?如果他们有要谈这些问题的话,至少幕僚要赶紧收集资料,否则要怎么谈?如果都搞不清楚,就要当心被批评是“政治分赃”。

  王业立总结,对于大选蓝白合他抱持悲观态度,原因很简单,就是谁当正谁当副的?柯文哲很难屈居副手,国民党更是如此,因为这不是一个人的问题,是整个政党的问题。

台湾大学政治系教授王业立。(中评社 杨腾凯摄)

  中评社台北9月13日电(记者 杨腾凯)台湾大学政治学系教授王业立向中评社分析,他对大选蓝白合抱持悲观态度,原因很简单,就是谁当正谁当副的?若要合作或有四种形式,包括正副手搭配、“内阁”人事安排合作分配、重大公共政策合作、“立法委员”席位分配的协调。台湾没有组联合政府的经验,政党高层有必要赶紧研究,以防被批是政治分赃。

  王业立指出,若要组联合“内阁”、联合政府,照“国外”经验必须要经过正式谈判并签订白纸黑字的文书。不过他对大选“蓝白合”抱持悲观态度,原因很简单,就是谁当正谁当副的问题,台湾民众党柯文哲很难屈居副手,反之国民党、国民党2024参选侯友宜也是,因为这不是一个人的问题,是整个政党的问题。

  王业立为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校区政治学博士,研究专长包括选举制度、投票理论、地方政治、比较政治,是台湾选举研究权威。曾任东海大学政治学系主任、台湾大学政治学系主任。

  朱立伦上周在中常会提出政党合作,未来政府体制可让台湾先走向“双首长制”,再走向“责任内阁制”,似乎呼应柯文哲方面提出过的“联合政府”。

  王业立表示,从政治学的角度而言来说,我们目前是偏向“总统制”的“半总统制”,朱立伦希望实施责任“内阁制”,在目前“总统”民选的情况下,不大可能出现类似欧洲英国、德国那样的责任内阁制度,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总统”是虚位“元首”,不具有太多的实权。台湾民选这么多届,如果我们现在选出的是虚位“总统”,主要权力是在“立院”多数党或多数党联盟的的手上,这样的方式能不能落实?当然有很大的观察空间。假设柯文哲在蓝白合作下当选“总统”,那他宁愿担任虚位“元首”,“行政院长”交给国民党担任,并“组阁”实施责任“内阁”,实际上虽然要看蓝白双方怎么谈,但难度是相当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