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共建人文湾区促人心相通
作者:张浩(中山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执行院长、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驶入快车道,人文湾区建设的价值与意义越发引人关注。粤港澳大湾区三地文化同根同源、一脉相承,三地正以文化为纽带,促进人文交流合作,唤醒共同的文化记忆。
近日,深圳重点打造的精品舞剧《咏春》,有着深厚的岭南文化底蕴,在香港大量圈粉,引发强烈文化共鸣。粤港澳三地应充分利用大湾区人群共享同一种地域文化的宝贵资源,深入推进人文湾区建设,用文化融合促进人心相通,更深入地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发展。
充分认识共建人文湾区的重要价值
共建人文湾区,将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为一个文化创造力兴盛活跃、文化产业体系完善、文化交流国际水平极高、文化消费动力充足的优质生活圈,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粤港澳大湾区既包含经济概念,也涵盖文化概念。如果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经济是血肉,制度是筋骨,那么,文化就是魂魄。湾区建设既要血肉相连,也要强筋健骨,更要心灵相依、魂魄相通。加强人文湾区建设,推进文化交流融合,有助于促进湾区人心相通,形成湾区共同的精神家园,建立共同的身份认同,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协同发展。
港澳一直以来都是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在中华文化对外传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共建人文湾区,推动湾区多元文化进一步交流融合,使湾区成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之高地,不仅能有效展示湾区文化软实力,塑造湾区良好国际形象,还能促进中华文化与世界其他国家不同文化的交流合作,让世界更好瞭解中国。
全面把握共建人文湾区的独特优势
粤港澳大湾区历史悠久,人文资源丰富,文化多元并存,三地居民具有共同的历史文化基础且相互交流合作频繁,共建人文湾区拥有独特优势。
粤港澳三地文化同脉,语言同宗,具有深厚的地缘、族缘、史缘和商缘关系,具有共同的历史基因、相似的文化禀赋。岭南文化是三地共同的历史文化基因。粤剧、粤语歌曲、岭南画派等文艺领域,都承载着浓厚而丰富的湾区共同人文记忆,使得各地间更易于形成积极的文化认同和精神凝聚。
近年来,粤港澳三地持续在教育、文化、艺术等诸多领域开展交流合作。从高等学校学科的互认、图书馆资源的联通、历史古迹的保护、文博机构的联动、文化设施的共享,到影视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共同制作以及艺术展演的联通,粤港澳在不同层面、不同渠道的文化交流合作空间巨大,都有助于夯实大湾区的人文基础,丰富大湾区的人文精神内涵。同时,粤港澳大湾区也具有东西方文明交流频繁的优势,可以充分利用粤语、英语和葡语三大地域语言纽带,推进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
精心谋划共建人文湾区的思路举措
舞剧《咏春》在港巡演受热捧,增进了香港市民对大湾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是共建人文湾区的一次有益尝试。面向未来,粤港澳三地可总结借鉴成功经验,精心谋划思路举措,共同推进人文湾区建设。
一方面,要进一步深化湾区文化交流合作。舞剧《咏春》为深港双城的火热互动填了一把“柴”,成为粤港澳文化交流合作的一个成功样板。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国两制”下的人文湾区建设,既要保护文化的多样性,又要深化文化交流,促进文化融合,增进文化认同。共建人文湾区,可充分利用粤港澳三地语言、文化基因和文化资源以及文化传统相通的区域优势,强化粤港澳“文化共生”和“文化融合”,推动粤港澳三地间文化交流合作常态化,寻求湾区文化价值上的最大公约数,进一步拉近大湾区居民情感联系和文化血脉联系,增强归属感和认同感。
舞剧《咏春》不仅受到国内热捧,而且扬帆出海,实现了跨国、跨文化的海外传播,彰显了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共建人文湾区,也要在守住岭南文化之根的基础上,善于用现代手法把优秀的大湾区文化传播到全世界。要充分发挥港澳在中外文化沟通方面的独特优势和作用,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进一步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张浩(中山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执行院长、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驶入快车道,人文湾区建设的价值与意义越发引人关注。粤港澳大湾区三地文化同根同源、一脉相承,三地正以文化为纽带,促进人文交流合作,唤醒共同的文化记忆。
近日,深圳重点打造的精品舞剧《咏春》,有着深厚的岭南文化底蕴,在香港大量圈粉,引发强烈文化共鸣。粤港澳三地应充分利用大湾区人群共享同一种地域文化的宝贵资源,深入推进人文湾区建设,用文化融合促进人心相通,更深入地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发展。
充分认识共建人文湾区的重要价值
共建人文湾区,将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为一个文化创造力兴盛活跃、文化产业体系完善、文化交流国际水平极高、文化消费动力充足的优质生活圈,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粤港澳大湾区既包含经济概念,也涵盖文化概念。如果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经济是血肉,制度是筋骨,那么,文化就是魂魄。湾区建设既要血肉相连,也要强筋健骨,更要心灵相依、魂魄相通。加强人文湾区建设,推进文化交流融合,有助于促进湾区人心相通,形成湾区共同的精神家园,建立共同的身份认同,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