踢爆暴徒扮“救护员”阻警执法

“救护员”头盔上印有“不良少年”。资料图片

  中评社香港9月5日电/过去3个月,香港每次出现暴力冲击,市民都只能眼睁睁看暴徒大肆破坏。但每当警察要执法,就往往有“演员”进场︰或有人以“妈妈”身份去质问警察为何要“对付手无寸铁的学生”、或有“换衫街坊”出现称自己被无辜牵连、或有“社工”突然在现场做“支援”......而近期见得最多的,是暴徒装备的所谓“救护员”,在镜头前斥警方阻止他们“施救”,并以痛哭去“表达情绪”,在网上匿名散播很快被证实为虚假的“见闻”。
 
  香港文汇报报道,但所谓的“救护员”到底是什么人呢?受蛊惑上街的十四五岁中学生摇身一变成为“救护员”,助暴徒袭警的兽医诊所女士亦被说是“救护员”,所谓的“急救”是抱紧据称有心脏病的暴徒,甚至“抢犯”等......面对种种怪象,人们不禁要问:香港社会还要被这些贴个“+”字在头盔就成为“救护员”的人鱼目混珠多久?香港社会的秩序与互信还要在这样的“救护员”的掩护下混乱多久? 
 
  【怪象1】镜头前上演悲情戏码 

  示威冲击之中,纵暴派往往忽略暴徒暴行不计,以零星的所谓“救护员”被警察“阻止施救”去大做文章,普通市民乍听下还以为是正式救护员,事实上他们口中的“救护员”,与暴徒穿同款装备,只是多一张“+”字贴纸。
 
  8月31日,大批暴徒逃入多个港铁站内,换上街坊装,企图藉此逃避追捕,更有暴徒殴打市民。警方接报后,封闭太子、油麻地等多个港铁站进行拘捕。封站后,有“救护员”在油麻地港铁站闸门处声泪俱下地哀求警察让他进站救人。该“救护员”举有字白旗“阻碍救援违反国际人道法,触犯人道法属严重刑事罪行”,声称“我把装备都给你,让我进去救人吧,救完人之后,打我、射我、拘捕我都可以,请让我去救人!”
 
  当时,有多名穿制服的消防处工作人员为港铁站内的伤者施救,而且太子港铁站B1出口和旺角警署外,有至少5至6辆救护车戒备。消防处救护员准备了红、黄、绿的地毡以分流伤者。可见当时站内、站外均有充足、专业的救护资源,该名“救护员”明显多余,而有关人等执意入内,目的非常可疑。
    【怪象2】离奇急救法:紧抱挡子弹 

  自称为“救护员”的示威者有何神奇的急救招式?据《苹果日报》报道,9月2日晚,有一名女性“急救员”Briana,通过“紧紧抱住”一位“心脏病发”的被捕者来为其“急救”,还替被捕者挡住了所有的“催泪水”。
 
  《明报》周日报道的14岁“救护员”,就明言“我行出来就预了为前线挡子弹”。

  还有“急救员”称,自己在看到有人受伤时,甚至会“当场喊出来”,或许是想以此帮伤者“分担痛苦”。

  【怪象3】利用身份播谣制恐慌 

  所谓“救护员”往往藉自己身份之便,顺口造谣散播恐怖气氛。

  网上传言,有“医护人员”声称8月31日,太子站内有数名示威者被警察“打死”,又被“秘密”送到医院殓房、封锁消息。太子站封站,站内受伤被捕者2.5小时后才被送至医院,属“医疗失误”云云。
 
  警方澄清,“有人死亡”是谣传,且8月31日太子站封站拘捕事件中不存在“医疗失误”,因站内有专业救护员到场为伤者治理,警员中亦有基本救护能力为伤者急救。太子站内外也有大批暴徒聚集,许多暴徒在路面掘砖,旺角警署亦不能提供服务。警方经评估认为太子站不安全,且暴徒亦有可能“抢犯”,决定由港铁安排特别列车,将7名伤者载至荔枝角站送院。医管局亦证实无死亡个案。
 
  9月3日,又有“救护员”称怀疑太子站内被制服的昏迷男子颈椎或脊椎骨折,可能变成“植物人”。事实上,当晚被捕男子倒地后,有消防处救护员用担架将其送上救护车并送院。受伤男子的父亲其后到医院探望。
 
  他透露伤者伤势不重,现时清醒,亦“讲到”,主要是头及面部受伤。警方昨日在记者会澄清,被捕男子为通缉犯,且被捕时有自称“急救员”的人上前为其检查,该男子被送上救护车时有意识,可以清晰回答救护人员问题,而且颈椎未受伤。
 
  【怪象4】资格身份竟五花八门 

  在情况危急,当然任何有急救知识都可以尝试急救;但如果情况并不危急,甚至本来已有正牌医护人员,又有多少人会信任只是往身上贴个“+”字的所谓“救护员”? 

  近三个月的暴力冲击中,“示威者”只需自己在头盔上贴上“+”字,就能成为前线“救护员”,令不少青少年和“兽医护士”等,都可以自称“救护员”,在前线“任我行”。

  《明报》周日就刊出一篇《14、15岁的急救员:仗未完 还有校园》的报道,其中14岁的受访者原来是9岁时考护急救证书,但两人受访时未有细说自己的“急救经历”,反而是说自己在前线“中催泪弹”、“中枪”云云。事实上,内文亦谈到连示威者中的急救队亦劝两名中学生回家,担心他们非但不能“救人”,反而会让自己身处险境。
 
  8月11日在尖沙咀的冲突中被弹珠伤到右眼的“爆眼少女”据称是兽医护士,受伤时亦自称是现场的“急救员”,“动物护理”的“专业知识”是否适用“急救”,兽医护士是否必然拥有专业资格,能否担任合资格“救护员”,实在不得而知。

“救护员”头盔上印有“不良少年”。资料图片

  中评社香港9月5日电/过去3个月,香港每次出现暴力冲击,市民都只能眼睁睁看暴徒大肆破坏。但每当警察要执法,就往往有“演员”进场︰或有人以“妈妈”身份去质问警察为何要“对付手无寸铁的学生”、或有“换衫街坊”出现称自己被无辜牵连、或有“社工”突然在现场做“支援”......而近期见得最多的,是暴徒装备的所谓“救护员”,在镜头前斥警方阻止他们“施救”,并以痛哭去“表达情绪”,在网上匿名散播很快被证实为虚假的“见闻”。
 
  香港文汇报报道,但所谓的“救护员”到底是什么人呢?受蛊惑上街的十四五岁中学生摇身一变成为“救护员”,助暴徒袭警的兽医诊所女士亦被说是“救护员”,所谓的“急救”是抱紧据称有心脏病的暴徒,甚至“抢犯”等......面对种种怪象,人们不禁要问:香港社会还要被这些贴个“+”字在头盔就成为“救护员”的人鱼目混珠多久?香港社会的秩序与互信还要在这样的“救护员”的掩护下混乱多久? 
 
  【怪象1】镜头前上演悲情戏码 

  示威冲击之中,纵暴派往往忽略暴徒暴行不计,以零星的所谓“救护员”被警察“阻止施救”去大做文章,普通市民乍听下还以为是正式救护员,事实上他们口中的“救护员”,与暴徒穿同款装备,只是多一张“+”字贴纸。
 
  8月31日,大批暴徒逃入多个港铁站内,换上街坊装,企图藉此逃避追捕,更有暴徒殴打市民。警方接报后,封闭太子、油麻地等多个港铁站进行拘捕。封站后,有“救护员”在油麻地港铁站闸门处声泪俱下地哀求警察让他进站救人。该“救护员”举有字白旗“阻碍救援违反国际人道法,触犯人道法属严重刑事罪行”,声称“我把装备都给你,让我进去救人吧,救完人之后,打我、射我、拘捕我都可以,请让我去救人!”
 
  当时,有多名穿制服的消防处工作人员为港铁站内的伤者施救,而且太子港铁站B1出口和旺角警署外,有至少5至6辆救护车戒备。消防处救护员准备了红、黄、绿的地毡以分流伤者。可见当时站内、站外均有充足、专业的救护资源,该名“救护员”明显多余,而有关人等执意入内,目的非常可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