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清楼契种类 遗失残缺影响楼价
中评社香港6月30日电/大公报报导,买楼是不少人一生中最重大的投资,入市前必须作出通盘考虑,除了计算个人负担能力,还要认清单位的详细资料、成交价是否合理等,其中物业的契约背景亦非常重要,足以左右入市决定。
时下楼契可分为个人或共同持有,业权因而有别,又有无契楼、送赠契等,买家需要瞭解当中细节,否则有关单位的楼价随时与市价出现偏差,更有机会未能成交。
所谓楼契,据《物业转易及财产条例》第219章第4条:“土地的法定产业权只可以契据予以设定、终绝或处置。”楼契是产业权转让的唯一认可文件,通常经律师协议后,律师会把买卖双方根据“正式买卖合约”的协议转化成契约,买卖双方签署“转名契”后,新买家便正式在法律上成为“物业持有人”。
一般楼契分为个人或共同持有。个人持有可细分全部拥有或由一间公司全权拥有;共同持有表示物业多于一个业权人,属共同拥有物业,多数为两夫妇共同持有,其持有业权的方式可以细分为“联权共有”或“分权共有”。
签定楼契时,要先瞭解业权的种类,因为其对于日后作转名、除名或转让时有直接影响。
楼契是唯一能证明单位持有人的身份,买卖物业及申办按揭都需要出示楼契核实业权,一旦楼契缺失或不完整,买卖及申请按揭会增添变数,甚至不能成交。
无契楼或未能申按揭
当业主遗失楼契,物业会沦为无契楼,楼价会受到影响。原则上,业主可以补领“楼契核证副本”,又称“影印契”。表面看是一样的文件,同具法律效力,但实际不能完全取替正本,因为即使补领后,物业仍然会被视为楼契不完整,令物业有瑕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