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镜头:上海图书馆东馆 华夏文明看得见

上海图书馆东馆内的伏羲女娲像。(中评社 张颖齐摄)

  中评社上海8月31日电(记者 张颖齐)上海图书馆是目前上海市最大的图书馆,也是中国大陆规模仅次于中国国家图书馆的第二大图书馆,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评为国家一级图书馆,位在上海市浦东新区的东馆,更是新一代的服务专业阅读的学习和学术中心,馆藏内容琳琅满目,从书籍到数位化、精品,多元又丰富,其中更是有伏羲女娲、炎黄相关的华夏文明,还有虚拟AI偶像当导览,特别有意义。

  1952年7月22日,上海图书馆在南京西路325号开馆,上海图书馆又与上海历史文献图书馆、上海科技图书馆、上海报刊图书馆合并,建成新的上海图书馆。2022年9月28日,上海图书馆东馆将正式开馆。

  截至2015年底,上海图书馆藏有中外文献5600余万册,其中中文古籍线装书约170万余册,善本2.5万种17万册,属大陆一、二级藏品2256种13526册,中文期刊1万9915种,上海地方文献共8454册,上海历史图片2万1429张。

上海图书馆东馆。(中评社 张颖齐摄)

  据2018年10月图书馆官网信息显示,图书馆共有数据库539个,其中订购数据库196个,自建数据库10个。其中,包括中国历史人物传记资源库、清华同方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读秀、库客数字音乐图书馆等。

  而上海图书馆东馆是大陆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图书馆。可提供阅览席近6000个,年接待量可达400万人次。2022年9月28日,上海图书馆东馆正式开放,迅速成为上海热门网红打卡地标。

  上海图书馆东馆建筑面积11.5万平方米,地上7层、地下2层,开放后可提供座位近6000个,满足每年200余场讲座、上千场各类学术活动的文化需求,读者年接待量可达400万人次。上海图书馆东馆开放22个主题阅读服务空间,以及智慧文创区和散布在各楼层的团队研讨室、终身学习室、阅读静音舱,提供全年龄段、普惠均等、同时又兼备精准化个性化的公共文化服务,让这座可阅读的建筑更有温度。

  2023年6月7日,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IFLA)公布了“2023年度公共图书馆奖”提名名单,上海图书馆东馆入榜。

上海图书馆东馆内的中国神话传说。(中评社 张颖齐摄)

上海图书馆东馆内的中国神话传说。(中评社 张颖齐摄)

上海图书馆东馆内的中国神话传说。(中评社 张颖齐摄)

上海图书馆东馆内的九州图。(中评社 张颖齐摄)

上海图书馆东馆内的AI虚拟偶像“洛天依”。(中评社 张颖齐摄)

上海图书馆东馆内的雕像。(中评社 张颖齐摄)

上海图书馆东馆,馆藏物件。(中评社 张颖齐摄)

上海图书馆东馆,馆藏物件。(中评社 张颖齐摄)

上海图书馆东馆,馆藏物件。(中评社 张颖齐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