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武忠:赖侯的农业政见值得期待吗?
中评社台北9月5日电(作者 李武忠)尽管农业对台湾GDP贡献度偏低(仅1.6%),但因攸关民众的日常生活,一个缺蛋或风闻台风将至即飙涨的蔬菜价格,都会造成民众生活上极大的不便,进而对执政当局施政的不满意,连带影响到对其的支持度;加以传统上农民分布区位较集中,且投票意向较易受到相关族群及候选人提出的福利政见影响(如调高老农津贴,增加农保补助金额等),在选情竞争激烈的地区,往往成为胜负关键,也因此特别受到候选人的重视,循例会提出涉及福利的农业政见,来争取农民选票。
在此次大选期间,蓝绿“总统”参选人亦先后提出含福利的农业政策,来争取农民支持,不仅引发政党间相互攻防(如民进党发言人指出侯所提其中一半政见,都是“农业部”已经完成的既定政策),外界对执政党参选人的政见也有不同看法(如质疑是谁让农民不幸福、不快乐?),网军亦加入战局。在自由民主社会,参选人有权“各言尔志”,也允许选民有各自的喜好和坚定的支持对象(俗称铁粉),但是对于大多数的选民(包括农民),应该有知的权利,媒体应该提供多元的资讯,让选民做出最终抉择。
台湾农业非处于太平盛世,正面临内忧外患,内忧包括:人口老化、土地破碎化、良田流失、基层劳动力短缺、规模不经济、年轻人不愿务农、市场开拓不易、政策偏误等:外患包括:极端气候多发、海外农产品大量进口、能源短缺、生态环境污染、两岸关系恶化等;尤其中国大陆对台湾农产品的限制令及可能取消ECFA零关税优惠,政府无力解决,更让台湾农民忧心忡忡,试问台湾农民还快乐得起来吗?目前农家有近八成收入来自非农业所得,农业被外界视为需靠政府庇护的弱势群体,农业成为毕业生不得已选项,务农还会有幸福感吗?如何打开僵局?赖侯均未给出具体做法。
赖侯政见均提到加码老农津贴,问题是国际趋势(如瑞士)照顾老农系回归到“国民年金”,且对农民有严格界定,落实执法,目前台湾老年所得保障制度,系以社会保险制度为主流,只有农民老年保障系以福利津贴形式,提供免缴费制的给付,依据法源系暂行近30年的“老年农民福利津贴暂行条例”,对此社会屡传不平之声,应回归年金制度。
面对农业劳工短缺严重,短期内开放外劳固然可解燃眉之急,但衍生的社会、管理、排挤本地劳工等问题亦相当复杂。根本之道,还是要推动智能型农业,不仅可以有效减少人力需求,还可以提高生产效能。
侯友宜政见中,主张将“水利会还给农民,回归专业治理”,是个较有争议性的议题,原属公益性质的农田水利会,因屡屡涉入选举动员,蔡政府基于政治考量,强行将之收归“国有”,改为官派的农田水利署,但根据农民反映不仅水利灌溉服务未见提升,决策效率明显较过去变差,农田水利署的调节水利的功能,显然不如过去,尤其台湾近年来屡屡发生乾旱缺水的情形,蔡政府除了休耕补贴外,并未见具体有效的应对措施,致农民叫苦连天,恢复民间公益团体农田水利会的呼声再起。
由于涉及公务体系转变,想要恢复兹事体大,当务之急应先进行改革,未来除简化行政流程,还可透过新科技及灌溉系统的全面整建,降低农业生产用水量及降低漏水率,提高供水效能,积极有效地来帮助农民,因应极端气候可能带来的缺水问题。
遗憾的是,赖侯两位的农业政见,均未见有关渔业的相关主张,尤其渔业是未来粮食供应的重要来源;还有如何贯彻“国土计划法”落实农地农用,加强地区农业发展的基础建设,缩短农业发展地区与区外经济差距。
从这两位“总统”参选人所提出的农业主要政见,让人难以对台湾农业的未来产生期待!
(作者:李武忠,台湾农渔经学者)
中评社台北9月5日电(作者 李武忠)尽管农业对台湾GDP贡献度偏低(仅1.6%),但因攸关民众的日常生活,一个缺蛋或风闻台风将至即飙涨的蔬菜价格,都会造成民众生活上极大的不便,进而对执政当局施政的不满意,连带影响到对其的支持度;加以传统上农民分布区位较集中,且投票意向较易受到相关族群及候选人提出的福利政见影响(如调高老农津贴,增加农保补助金额等),在选情竞争激烈的地区,往往成为胜负关键,也因此特别受到候选人的重视,循例会提出涉及福利的农业政见,来争取农民选票。
在此次大选期间,蓝绿“总统”参选人亦先后提出含福利的农业政策,来争取农民支持,不仅引发政党间相互攻防(如民进党发言人指出侯所提其中一半政见,都是“农业部”已经完成的既定政策),外界对执政党参选人的政见也有不同看法(如质疑是谁让农民不幸福、不快乐?),网军亦加入战局。在自由民主社会,参选人有权“各言尔志”,也允许选民有各自的喜好和坚定的支持对象(俗称铁粉),但是对于大多数的选民(包括农民),应该有知的权利,媒体应该提供多元的资讯,让选民做出最终抉择。
台湾农业非处于太平盛世,正面临内忧外患,内忧包括:人口老化、土地破碎化、良田流失、基层劳动力短缺、规模不经济、年轻人不愿务农、市场开拓不易、政策偏误等:外患包括:极端气候多发、海外农产品大量进口、能源短缺、生态环境污染、两岸关系恶化等;尤其中国大陆对台湾农产品的限制令及可能取消ECFA零关税优惠,政府无力解决,更让台湾农民忧心忡忡,试问台湾农民还快乐得起来吗?目前农家有近八成收入来自非农业所得,农业被外界视为需靠政府庇护的弱势群体,农业成为毕业生不得已选项,务农还会有幸福感吗?如何打开僵局?赖侯均未给出具体做法。
赖侯政见均提到加码老农津贴,问题是国际趋势(如瑞士)照顾老农系回归到“国民年金”,且对农民有严格界定,落实执法,目前台湾老年所得保障制度,系以社会保险制度为主流,只有农民老年保障系以福利津贴形式,提供免缴费制的给付,依据法源系暂行近30年的“老年农民福利津贴暂行条例”,对此社会屡传不平之声,应回归年金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