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兴洲语中评:美中趋缓 台湾话语权边缘化

东海大学政治系教授宋兴洲。(中评社 方敬为摄)

  中评社台中1月31日电(记者 方敬为)针对台湾大选过后的美中与两岸关系,东海大学政治系教授宋兴洲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美国因为今年11月要总统大选,拜登政府至少在此之前,会设法与中国维持相对缓和、稳定的关系,美国也会避免台湾冒进,以免两岸发生争端,从美中近期几个互动可见端倪,包括共商红海危机、双方国安战略高层会面、菲律宾对中国态度的转圜等。

  此外,宋兴洲表示,美国总统拜登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继去年旧金山峰会之后,日前双方同意寻求更多沟通管道,规划今年春季再次通话,以及美国务卿布林肯再次访华等。在在显示,美中关系走缓的方向确立不变,至少在今年底美国总统大选改选之前都是如此。

  宋兴洲认为,接下来可以观察民进党大选当选人赖清德520就职谈话内容,若美国希望继续维持与中国关系稳定,很大机率会要求赖必须在两岸关系上有正面表述,台湾在三角关系的角色扮演重要性也会相对淡化。

  宋兴洲,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政治学博士,曾任东海大学学务长、政治系主任、东海大学都市暨区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成功大学东南亚中心特约研究员,研究专长在政治经济学、比较政府与政治、国际政治、两岸关系等。   台湾大选过后,美国先是派出高阶代表团访台,随后包括美台商业协会访问团、美国联邦众议院“国会台湾连线”访问团等美方商界、政界人士陆续到访,民进党政府对外称,台美关系持续升温。

  宋兴洲表示,美国访团接续到访台湾,表面上看似热闹,但实际上却是很典型的美国两面手法,台湾在接下来一年当中,很难在美中台三角关系中有话语权,美中互动会是三角关系的主要架构。

  宋兴洲指出,当台湾沉浸在美国访团来访“挺台”、“美台关系升温”的氛围中,美国与中国一面正在就红海区域危机共商对策,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与美国白宫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Jake Sullivan)1月26日至27日在泰国曼谷进行了12个小时的会晤,针对管控红海危机展开谈判,中方并特别对台海议题表示高度关切,代表美国若要中国在红海问题予以协助,在台湾问题上就必须有所让步。   宋兴洲提到,先前菲律宾与中国在南海发生主权争议,双方船舰相互交锋冲突,菲律宾总统小马可仕甚至对赖清德发出违反“一中原则”的贺电,中菲关系一度紧张,不过,小马可仕随后在23日更正言论,表明“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强调菲律宾政府遵守一中原则、不支持“台湾独立”,对赖清德的祝贺仅是出于礼貌。显然背后也是考量美中关系的转变。

  他说,从国际之间美中互动来看,美国访团到台湾,某种程度只是安抚效果,让台湾有受到美方重视的错觉,实际上美国现在的重点,还是放在与中国的关系上,拜登要寻求连任,在国际外交上必须稳定,避免节外生枝,寻求中国的协助相对重要,预期接下来一年,至少到今年11月美国总统大选之前,美中关系都会维持稳定的基调,台湾的话语权当然也会相对被边缘化。

  宋兴洲认为,佐证以上论述的方式,就是观察赖清德520就职谈话的内容,若美国希望与中国关系稳定,很可能会要求赖清德必须在两岸关系上有正面表述,例如像蔡英文说出“遵循‘中华民国宪法′以及两岸人民关系条例”处理两岸事务等,以免台湾成为破坏美中关系的不稳定因子,倘若如此,台湾在美中台关系的角色扮演重要性也会相对淡化。

东海大学政治系教授宋兴洲。(中评社 方敬为摄)

  中评社台中1月31日电(记者 方敬为)针对台湾大选过后的美中与两岸关系,东海大学政治系教授宋兴洲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美国因为今年11月要总统大选,拜登政府至少在此之前,会设法与中国维持相对缓和、稳定的关系,美国也会避免台湾冒进,以免两岸发生争端,从美中近期几个互动可见端倪,包括共商红海危机、双方国安战略高层会面、菲律宾对中国态度的转圜等。

  此外,宋兴洲表示,美国总统拜登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继去年旧金山峰会之后,日前双方同意寻求更多沟通管道,规划今年春季再次通话,以及美国务卿布林肯再次访华等。在在显示,美中关系走缓的方向确立不变,至少在今年底美国总统大选改选之前都是如此。

  宋兴洲认为,接下来可以观察民进党大选当选人赖清德520就职谈话内容,若美国希望继续维持与中国关系稳定,很大机率会要求赖必须在两岸关系上有正面表述,台湾在三角关系的角色扮演重要性也会相对淡化。

  宋兴洲,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政治学博士,曾任东海大学学务长、政治系主任、东海大学都市暨区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成功大学东南亚中心特约研究员,研究专长在政治经济学、比较政府与政治、国际政治、两岸关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