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仁方:郭台铭参选会否变成一场无言的结局
鸿海创办人郭台铭在日前正式宣布将以连署方式参选2024大选,郭董与国民党拍拖了几个月,终于正式宣告分手。国民党对郭台铭没有口出恶言,心情就像“无言的结局”中的女方:“请不要说难忘记,就让那回忆淡淡的随风去”,请别再说你难忘记国民党。反过来说,郭台铭就像歌词中男方那种仿徨:“也许我会忘记,也许会更想妳,也许已没有也许”。郭董究竟要忘记国民党,另外往外开拓票源?或继续更想国民党,持续裂解国民党?还是单单为了“舍我其谁”?到头来“也许已没有也许”,让台湾四年一次的民主大戏,变成了一场“无言的结局”?
从选票的结构来看,原本台湾蓝绿两极化的发展,在2014年以后因为白色力量及民众党的崛起,蓝绿虽然更趋两极对立,但中间选民反而增多,甚至有朝向第三极发展的趋势。照台湾过去这几个月相关民意机构所进行的政党支持率调查,台湾政党结构撇开其他小党不计之外,大致呈现“一大、一中、一小”的格局,民进党在最近几个月的民调都是稳居第一,国民党多数时间位居第二;民众党多数时间都是屈居第三,偶尔会略为超过国民党。
在不对称三极的政党格局之下,蓝绿两极对立,也都没有条件整合逐渐稳固的第三极,因此必然出现三方高度博奕,原本静态的支持度分布,转而成为动态的三方激烈竞逐。目前不对称三极的政党格局如果出现第四方竞争者,必然会裂解原来的三极分布,而且裂解的顺序必然从属性较近的政党开始,再逐步往外扩充,吸纳其他属性相对较为接近政党的边缘支持者。
郭台铭并不具备瓦解三极的能量,大约仅能吸纳三极中较边缘的支持者。以最近半个月一些民调为准,加入郭台铭的民调结果,郭台铭所吸纳的支持者大致以原柯文哲的支持者较多,其次相近的是侯友宜的支持者,而来自原赖清德支持者很少。新加入“总统”大选战局的郭台铭,相对于非绿阵营的柯文哲、侯友宜,是支持率最低的参选人,虽然郭理念完整、财源无虞,但从民调支持率来看,他居于相对弱势。因为郭的支持者与柯文哲、侯友宜有较大的重迭,未来最有可能吸纳这两方的支持者,不管其未来选战主轴如何设定,大概只能影响这两位参选人选票的高低及顺序,很难撼动赖清德领先的地位。
郭台铭“舍我其谁”虽然气势磅礡,但三极化的选票格局终究难以撼动,台湾大选虽然是高度博奕瞬息变化,也许还有很多也许,但会不会最后“也许没有也许”、变成一场“无言的结局”呢?
(作者:丁仁方,成功大学政治系教授、南台湾两岸关系研究学会理事长)
鸿海创办人郭台铭在日前正式宣布将以连署方式参选2024大选,郭董与国民党拍拖了几个月,终于正式宣告分手。国民党对郭台铭没有口出恶言,心情就像“无言的结局”中的女方:“请不要说难忘记,就让那回忆淡淡的随风去”,请别再说你难忘记国民党。反过来说,郭台铭就像歌词中男方那种仿徨:“也许我会忘记,也许会更想妳,也许已没有也许”。郭董究竟要忘记国民党,另外往外开拓票源?或继续更想国民党,持续裂解国民党?还是单单为了“舍我其谁”?到头来“也许已没有也许”,让台湾四年一次的民主大戏,变成了一场“无言的结局”?
从选票的结构来看,原本台湾蓝绿两极化的发展,在2014年以后因为白色力量及民众党的崛起,蓝绿虽然更趋两极对立,但中间选民反而增多,甚至有朝向第三极发展的趋势。照台湾过去这几个月相关民意机构所进行的政党支持率调查,台湾政党结构撇开其他小党不计之外,大致呈现“一大、一中、一小”的格局,民进党在最近几个月的民调都是稳居第一,国民党多数时间位居第二;民众党多数时间都是屈居第三,偶尔会略为超过国民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