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通关利好消费 物流业复苏
中评社香港1月30日电/大公报报导,受俄乌冲突和欧美需求减弱,大湾区许多港企去年出口订单大跌五成,作为下游的物流和货运代理(货代)企业无疑直接受到冲击,前往欧美的海运价格较去年高峰期暴跌九成,空运下滑六成。东捷运通集团董事长黄鹏坦言:“2020至2021年海外需求旺盛的场景早已一去不复返,现在许多物流和货代是将前两年赚到的钱用来补贴今年业务,那些没有家底的企业,就很容易暴雷。”业界期望优化疫情管控释出的积极信号,带动大湾区内的企业生产和出口同时,也带动跨境物流配送需求。
黄鹏早在2004年已北上深圳从事国际空运业务,随后便自立门户与太太共同打拼,最高峰时员工有200人,如今几年因为疫情和业务下降等因素,员工已流失一大半。在黄鹏看来,2022年业务下滑的幅度远超想像,更是其从业18年来所未见的。“欧美主要市场需求疲弱,当地商家即使推出折上折,仍然卖不动,民众主要将钱用于刚需如衣食住行,其他则难以奢求。大湾区出口企业业务大跌,我们下游自然在所难免,公司传统物流跌三成多,跨境电商物流跌逾50%。前往欧洲的空运价格也暴跌三分之二,去年高峰期为每公斤100元人民币,如今跌到40元,跌幅高达六成,尽管运价大跌、企业物流成本大减,但是却苦于订单少。”
外需转弱 国际运力供过于求
从事跨境电商及部分传统业务,业务主要在香港的航港国际集团总裁唐敏也告诉记者,地缘政治俄乌冲突引发欧洲能源危机,令通胀高企,民众购买力下降,老百姓把钱花在必需品上,包括衣食、电和燃气等。去年公司整体业务下滑40%,其中空运业务下降20%,海运业务跌幅最大,达到80%。唐敏公司代理的跨境电商产品货源涉及电子商品和小商品B2C贸易,包括电子元器件成品、服装、家电等,其中有70%至90%都是通过香港转口输送到欧美,2021年深圳到美国海运一个高柜费用需要2万美元,2022年底暴跌至2000美元,跌幅高达九成,同样,2021年中国到北欧海运价格同样达2万美元,如今大跌至2500美元,跌幅亦近九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