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爷决定楼市不减辣 列五大理据
陈茂波表示,政府当年推出俗称为“辣招”的楼市需求管理措施,原意是希望在楼宇供应相对紧张的时候,让未曾拥有物业的香港永久居民较有优势去置业。对于有评论形容辣招是“退烧药”,今天楼市下跌却仍然要“食药”并不合理,陈茂波对此有不同看法,指今天虽然成交量减少,但楼价水平仍相当高,并透露政府考虑是否减辣时,会看五个重要因素。
第一个因素是看楼价的变化速度及幅度。陈茂波指,虽然今年楼价下跌,与一年前比较大约回落7.5%,但目前的楼价水平仍然相当高,大约是2019年初的水平。对比1997年金融风暴时的大跌市,当时一年内楼价下跌逾30%,所以目前的楼价跌幅属于轻微调整。观乎目前的经济环境,市场应不至于过度担心。
第二个因素是观察住宅成交量的变化。他指,由2013年到2020年的8年间(2013年2月推出双倍印花税),每年楼市成交量约5万多至6万宗,2021年为7.2万宗,波幅不大。而今年平均每月约4,000宗,今年与去年合计,跟过往每年的平均成交数字相距不远。由于最近经济转差,加上息口向上,所以市民入市较为谨慎,交投淡静是正常现象。
供应无大增 未见恐慌式抛售
第三个因素看未来供应量变化。一手住宅落成量方面,今年首八月已落成量1.4万伙,全年预测约2.3万伙,而近年平均每年成交量则约1.7万多伙。回顾2000年至2004年的另一次大跌市,当时平均每年落成量为2万多伙,反映近年供应量虽然有所增加,但并非大幅弹升。
他续说,未来3至4年一手住宅供应量,现时维持在9.6万至9.7万伙水平,新盘供应量稳定;而再看看发展商目前的借贷比率及手持货源,陈茂波指,市场主要发展商借贷比例并不高,手上的货源亦不多,情况跟1997至1998年不同,所以最近即使跌市,亦看不到发展商急于推盘的现象。
第四个因素看香港的经济情况及展望。目前香港正值加息周期,亦仍然受到疫情的影响,但随着疫情持续受控,已陆续恢复正常活动,未来如果与外地及内地进一步恢复正常通关,香港经济环境会较目前好转,即使面对较大的环球经济挑战,但政府对前景仍有信心,亦得到国家支持。他亦提到本港失业率,由今年初疫情高峰时的5.4%,跌至7至9月最新3.9%;1998年时的失业率由3.3%大升至5.9%,并持续再往上攀升。
第五个因素是观察市场气氛。陈茂波指,虽然现时市场普遍取态较为审慎,但未见大规模恐慌式抛售,今年虽然息口已上升了不少,但目前实际按揭利率约2.625厘,与以往大跌市时的9厘至10厘有一段差距,所以用今天的楼市下跌来类比当年那些大跌市并不合适。综合以上数据,他认为在目前环境下,辣招无须改变。
减辣与否看五大因素
1. 楼价的变化速度及幅度
2. 住宅楼宇成交量的变化
3. 一手新盘市场概况(包括供应量、落成量、发展商借贷比率及货尾数量)
4. 香港经济现状及未来变化
5.市场气氛变化(买卖双方心态、业主供楼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