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半导体自强 无惧美打压

中国力求在芯片领域上突破技术难关,增加自给率。(大公报)

  中评社香港8月15日电/大公报报导,中国半导体产业快速发展壮大,其中芯片产能大增,位列全球第三,今年上半年进口芯片数量同比下跌,一定程度反映芯片自给率上升。近日美国通过芯片法案,限制获取补贴企业在华投资扩产,阻挠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的图谋不会得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之下,中国展现出科技自强自立的坚定决心与信心,在芯片领域上将会突破卡脖子的技术难关。

  美国阻挠中国科技发展与进步的图谋死心不息,限制获得补贴的半导体企业在华投资扩产,这无疑是设置贸易与投资壁垒,扰乱国际贸易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分工,美国此举损人不利己,到头来得不偿失,拖垮自身经济。

  面对通胀高烧不退、经济陷入技术性衰退的困局,美国不去反省检讨,只是一味推诿塞责。例如美国认为当前高通胀问题,一个重要原因是芯片供应出现问题,推高汽车、家电等商品价格,归咎美国只生产全球约10%的芯片,新增产能流向中国。为了扩大芯片产能、缓解高通胀,美国总统拜登签署芯片和科学法案,为芯片产业提供527亿美元补贴与240亿美元税务抵免,其中特别规定获得补贴的半导体企业须在本土生产芯片,并且10年内不能扩大在华投资。换言之,美国芯片新规显然是一项排他性政策,矛头明显指向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