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和加息或成为今年主旋律
美国白宫拨款10亿美元以控制肉、禽类物价。美联储官员在12月会议上提到,可能有理由“比与会者原先预期更早或更快”加息。交易员加大对美联储3月加息的押注。资料公布后,美元扩大跌幅,截至收盘,美元跌逾0.5%,几乎回吐本周全部涨幅,美国国债延续跌势。
另一方面,各国的医疗压力也在加大。Omicron已扩散至全球约150个国家或地区,Omicron已经成为英、美、法等国主要感染病毒。截至1月7日,美国新增病例、死亡病例以及新增入院病例均在大幅增加,不过重症率仍在低位。美国因新冠住院病床占用率大幅上行至17%,为疫情冲击以来新高;而因新冠住院ICU病床占用率也大幅上行至26.6%,接近前高,美国医疗负担在加重。
美或最快首季加息
笔者认为,持续的高通胀使得市场开始预期:第一,美联储通过缩减买债规模(taper)加码;第二,更早的加息,譬如今年首季。但是联储局主席鲍威尔明确表态,不支持在taper时加息,这意味着在今年首季结束之前,推升流动性偏好的只有taper本身,不包括价格手段。而货币价格不具备伸缩性,资产价格具备伸缩性。货币膨胀速度降低或持有货币的收益提高,都会提高流动性偏好,从而压低资产价格。
近十年以来,中国没有遭遇过较大的流动性偏好失控的通胀,主要的通胀都是结构性通胀。事实上,由于人行的资金利率和社融增速一直维持在一个很中性的位置,所以,流动性偏好未出现大的变动。因此,人行完全没有理由去加息应对结构性通胀。对2019年,人行采用降息手段,打消市场的不理性的加息预期,之后市场的加息预期消退,金融市场恢复平稳。
本周策略
Omicron变种病毒继续肆虐,但市场憧憬其对经济影响有限,带动市场风险情绪好转。不过,预期美联储提前加息因素,导致美债收益率上升,支撑了美元走势,上周美汇指数走势仍保持在95.5至96.5区间反覆波动。即使数据反映美国新冠疫情未有放缓迹象,但是美国经济继续扩张,加上美联储议息记录令市场对提前加息预期升温,环球避险情绪亦可能令资金流入美元,短期美元有一定支持。而不确定因素仍然缠绕,美国本土疫情会否拖延加息时机仍然未知。因此仍需留意疫情变化、通胀数据,以及鲍威尔言论等往后发展,美汇指数走势仍受制97关口。技术上,美汇指数上方阻力位96.6及97水平,下方支持位95.6及95水平。
外币方面,上周英镑走势亮丽,英镑兑美元升至两个月高位,升穿1.35关口,高见1.3603水平;英镑兑欧元亦触及近两年高位。英国首相约翰逊无惧疫情创新高,表示英国可以在不关闭经济的情况下抵御这一波新冠感染。在不收紧防疫限制措施下,料维持英镑的支撑,加上市场预期英伦银行下月再次加息,刺激英镑汇价进一步攀升。“与病毒共存”是否可行仍然存在不确定性,但憧憬加息短期利好英镑汇价。不过,由于英镑近日已累积一定升幅,投资者要小心市场随时沽镑获利,令英镑高位显着回吐,暂时不建议高追,持货者可在1.36至1.37水平先行获利。技术上,英镑兑美元上方阻力位于 1.362及1.37水平,而下方支持位则在 1.349及1.342水平。
美国白宫拨款10亿美元以控制肉、禽类物价。美联储官员在12月会议上提到,可能有理由“比与会者原先预期更早或更快”加息。交易员加大对美联储3月加息的押注。资料公布后,美元扩大跌幅,截至收盘,美元跌逾0.5%,几乎回吐本周全部涨幅,美国国债延续跌势。
另一方面,各国的医疗压力也在加大。Omicron已扩散至全球约150个国家或地区,Omicron已经成为英、美、法等国主要感染病毒。截至1月7日,美国新增病例、死亡病例以及新增入院病例均在大幅增加,不过重症率仍在低位。美国因新冠住院病床占用率大幅上行至17%,为疫情冲击以来新高;而因新冠住院ICU病床占用率也大幅上行至26.6%,接近前高,美国医疗负担在加重。
美或最快首季加息
笔者认为,持续的高通胀使得市场开始预期:第一,美联储通过缩减买债规模(taper)加码;第二,更早的加息,譬如今年首季。但是联储局主席鲍威尔明确表态,不支持在taper时加息,这意味着在今年首季结束之前,推升流动性偏好的只有taper本身,不包括价格手段。而货币价格不具备伸缩性,资产价格具备伸缩性。货币膨胀速度降低或持有货币的收益提高,都会提高流动性偏好,从而压低资产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