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好消息涌现 金价升势玩完?

  中评社香港12月4日电/一场疫情重挫全球经济,迫使各地央行大力“放水”救经济,同时推升市场避险情绪,资金流入黄金等避险资产,刺激金价一度创下历史新高。不过,随近期陆续传出疫苗研发的好消息,憧憬经济复苏在望,资金由黄金等避险资产流出,转投股市,纽约期金一度跌穿每盎司1800美元,较高位累跌14%。黄金牛市是否已结束?黄金相关资产是否值得吸纳?
 
  据香港商报网报道,金价今年以来升势强劲,现货金由3月份低位每盎司1450美元起步,反覆升至8月份的每盎司2073美元,创下历史新高,期间累积升幅达43%。但其后金价走势反覆回调,11月27日一度跌穿1800美元关,曾低见每盎司1798.6美元,11月份累跌超过5%,创4年来最差的单月表现后近日略反弹,重上每盎司1800美元。
 
  金价年内的升势,主要是因为全球主要央行纷纷增加市场流动性,美国更开启无限量化宽松(QE)政策,又将联邦基金利率降至零,导致美元汇价持续走弱、美国国债收益率大幅下跌,令持有黄金变得吸引,至少在负利率时持有黄金不须付息。
 
  但这一切可能因疫苗快将面世而改写,最近多间药厂公布旗下新冠肺炎疫苗的接种有效率数据,当中最高可达95%,消息随即引发市场对未来经济复苏的憧憬,资金有加快流出避险资产,并转投风险资产的象。
 
  除了金价下跌,同被视为避险资产的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已由数月前在0.6厘徘徊,升至现时0.9厘水平,反映债券价格下跌,资金流出债市。至于股市属于风险资产,道指近日则突破3万关,再创历史新高。
 
  金价或整固多半年
 
  光大新鸿基外汇策略师任晓平向本报表示,留意到近月全球黄金ETF出现减仓潮,令金价受压,导致即使美元弱势,金价也缺乏上升动力。他预料,金价将进入历时2至3季的调整期,至明年3至6月才有机会成功筑底,但认为在现水平再大跌空间不大。根据黄金比率调整幅度,料在每盎司1680至1700美元靠稳,“金价由2018年低位每盎司1160美元,升至最高位每盎司2075美元,回调(总升幅)38.2%,应该见每盎司1700美元附近。”
 
  他又指,从技术形态看,金价的长期走势呈现“Cup and Handle Pattern”(杯柄形态),现时正在走“Handle Pattern”,即走势反覆向下,但不会大幅下跌,也不会大幅向上。
 
  杯柄形态是一种持续向上的形态,由“杯”及“柄”两部分组成。其走势先形成圆形底,外观像“杯”,接价格有限度向下调整,形成“柄”,最后柄部高点被突破,继而延续此前升势。
 
  至于金价何时突破延续升势,任晓平表示,“可能需要一些突发因素带动,例如通胀。假设当疫情好转,消费回暖,令通胀重临,加上美国联储局吝啬加息,令通胀有机会跑赢息口,将支持金价向上。”,但他强调,以上情况需要等到疫苗到位,广泛接种并产生效用后才可能发生,预计等到明年4月后。
    不过,蜂投财富资产管理董事总经理史理生接受本报访问时认为,金价有机会在今年12月至明年1月完成调整,中长线料可延续升势。他解释,由于今年首季市场忧虑负利率,导致期金市场一度出现大幅“贴水”,即现货金价反常态高于期金价格,而该因素短期仍需时消化,但拜登新政府上台后料继续落实量宽及减息等政策,将刺激金价重拾升势,后市有机会再破顶。
 
  史理生进一步指,金价今年升势急,现时属于健康调整,中长期表现看好,主要预期经济复苏下通胀回升带动,而美国债息上升对金价只带来短期负面影响,不会持续,料每盎司1760美元有支持。
 
  大行对黄金前景存分歧
 
  对于金价前景,大行则看法分歧,其中,看好的包括花旗及高盛。花旗表示,疫苗消息只会延缓金价的升势,但不会结束黄金的长期牛市周期。只要美国货币政策没有意外地转向鹰派,2021年金价较大机会重回每盎司2000美元以上。
 
  高盛则指,近期金价回调是波动而非转折,价格料将在更多通胀证据出现的时候攀升。“可能要等一些时间,因为市场可能需要看到几次美国强劲CPI数据,或者油价出现大变动以反映更高通胀。”该行维持对黄金中期看涨的观点,每盎司2300美元的一年目标价未变。
 
  另一边厢,麦格理及大摩则看淡黄金投资前景。摩根士丹利认为,疫苗最终推出,全球经济正在复苏,加上债券收益率上升的趋势下,可能会导致金价走势趋缓,预计明年黄金投资回报将恢复正常,将2021至2022年度金价预测下调至每盎司1835美元及1745美元。
 
  麦格理也指,黄金的“周期性牛市”已经结束,预计明年金价将跌至每盎司1550美元。
 
  待金价1800美元以下考虑入市
 
  若投资者看好黄金中长线延续升势,现阶段金价整固不失为入市良机。史理生建议,对于小投资者考虑首选买黄金ETF,因不用考虑实金的管理安全问题,而且入场门槛较低,1万元左右已可入市投资黄金,认为金价在每盎司1760至1800美元已可作部署。
 
  任晓平则表示,基于预期通胀明年夏季才有机会重临,料金价短期仍有整固空间,投资者不必急于马上入市,建议待回调至每盎司1800美元以下才考虑部署黄金相关资产。   中评社香港12月4日电/一场疫情重挫全球经济,迫使各地央行大力“放水”救经济,同时推升市场避险情绪,资金流入黄金等避险资产,刺激金价一度创下历史新高。不过,随近期陆续传出疫苗研发的好消息,憧憬经济复苏在望,资金由黄金等避险资产流出,转投股市,纽约期金一度跌穿每盎司1800美元,较高位累跌14%。黄金牛市是否已结束?黄金相关资产是否值得吸纳?
 
  据香港商报网报道,金价今年以来升势强劲,现货金由3月份低位每盎司1450美元起步,反覆升至8月份的每盎司2073美元,创下历史新高,期间累积升幅达43%。但其后金价走势反覆回调,11月27日一度跌穿1800美元关,曾低见每盎司1798.6美元,11月份累跌超过5%,创4年来最差的单月表现后近日略反弹,重上每盎司1800美元。
 
  金价年内的升势,主要是因为全球主要央行纷纷增加市场流动性,美国更开启无限量化宽松(QE)政策,又将联邦基金利率降至零,导致美元汇价持续走弱、美国国债收益率大幅下跌,令持有黄金变得吸引,至少在负利率时持有黄金不须付息。
 
  但这一切可能因疫苗快将面世而改写,最近多间药厂公布旗下新冠肺炎疫苗的接种有效率数据,当中最高可达95%,消息随即引发市场对未来经济复苏的憧憬,资金有加快流出避险资产,并转投风险资产的象。
 
  除了金价下跌,同被视为避险资产的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已由数月前在0.6厘徘徊,升至现时0.9厘水平,反映债券价格下跌,资金流出债市。至于股市属于风险资产,道指近日则突破3万关,再创历史新高。
 
  金价或整固多半年
 
  光大新鸿基外汇策略师任晓平向本报表示,留意到近月全球黄金ETF出现减仓潮,令金价受压,导致即使美元弱势,金价也缺乏上升动力。他预料,金价将进入历时2至3季的调整期,至明年3至6月才有机会成功筑底,但认为在现水平再大跌空间不大。根据黄金比率调整幅度,料在每盎司1680至1700美元靠稳,“金价由2018年低位每盎司1160美元,升至最高位每盎司2075美元,回调(总升幅)38.2%,应该见每盎司1700美元附近。”
 
  他又指,从技术形态看,金价的长期走势呈现“Cup and Handle Pattern”(杯柄形态),现时正在走“Handle Pattern”,即走势反覆向下,但不会大幅下跌,也不会大幅向上。
 
  杯柄形态是一种持续向上的形态,由“杯”及“柄”两部分组成。其走势先形成圆形底,外观像“杯”,接价格有限度向下调整,形成“柄”,最后柄部高点被突破,继而延续此前升势。
 
  至于金价何时突破延续升势,任晓平表示,“可能需要一些突发因素带动,例如通胀。假设当疫情好转,消费回暖,令通胀重临,加上美国联储局吝啬加息,令通胀有机会跑赢息口,将支持金价向上。”,但他强调,以上情况需要等到疫苗到位,广泛接种并产生效用后才可能发生,预计等到明年4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