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减少外汇储备风险多头并举

  中评社北京8月11日电(评论员 乔新生)国家外汇管理局8月7日发布数据,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达到32043亿美元,外汇储备连续两个月上升,规模保持基本稳定。这是中国作为世界贸易大国取得的成果,也是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底气。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强调中国实行进出口平衡的贸易政策。中国不会为了增加外汇储备而追求贸易顺差,也不会为了增加投资而扩大外汇规模。中国外汇储备是中国对外贸易投资的结果,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对外开放的前提条件。中国外汇储备与中国的经济总量相适应,中国外汇储备与国家实力相匹配。

  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越来越多国家出现巨额贸易逆差。这一方面是因为这些国家进入后工业化时代之后,经济出现了虚拟化和空心化现象。大量外汇储备用于金融投资,金融资产所占比重越来越大。金融资本在国民经济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这些发达国家传统贸易市场被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所取代,出口额减少,贸易逆差是自然而然的事情。韩国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作为出口导向型的科技国家,韩国近些年来调整自己的对外发展战略,把自己和美国紧紧捆绑在一起。随着美国经济的衰落,韩国出口大幅度减少,贸易逆差导致财政赤字增加,国内经济发展面临严峻考验。

  中国充分吸取其他工业化国家发展教训,一方面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强化制造业,依靠科技创新,增加出口产品的附加值;另一方面,中国充分意识到,贸易是手段而不是目的,重商主义时代早已结束,中国发展贸易的目的是为了不断改善人民的生活,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中国在发展贸易过程中,一方面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出口货物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坚持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相结合,大力发展货物贸易的同时,促进中国服务贸易健康发展,尽可能避免在服务贸易领域,出现大量逆差。

  中国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相结合的贸易发展战略、投资与贸易相互促进的开放战略,使得中国外汇持续增长。虽然一些海外新闻媒体报导,发达国家对中国投资大幅度削减,但是从整体来看,中国仍然是吸引海外投资的洼地,中国稳定开放的金融市场以及中国庞大的消费市场,吸引世界各国投资者纷至沓来,中国经济充满活力。

  近些年来,为了帮助一些发展中国家摆脱债务困境,中国实施了一系列金融政策,包括采用本币结算、货币互换等手段,减轻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债务负担。但由此带来的后果是,中国在外汇管理方面,压力骤然增加。一些国家特别是一些中小发展中国家货币价格极不稳定,政府为瞭解决国内的经济问题,一些政党为了选举的需要,随意调整货币价格,从而导致人民币对外结算面临极大风险。

  为瞭解决人民币结算中存在的问题,中国一方面鼓励外贸企业尽可能将自己的外汇收入转化为资产,减少汇率变化所带来的损失。另一方面,中国政府鼓励海外投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通过加大海外投资的力度,解决外汇结余保值增值的问题。   中国华为公司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作为主要拓展海外业务的通信技术企业,华为公司在亚非拉国家投资巨大,电信服务获得巨额收入。如何将这些收入转化为资产,实现保值增值,这是中国华为公司面对的现实问题。值得肯定的是,中国华为公司高度重视外汇结余保值增值的重要性,将电信服务获得的大量货币收入,直接用来购买当地的产品,通过贸易渠道在中国境内销售,一举解决了海外投资的外汇结算问题。中国华为公司购买电信经营所在地的红酒、牛肉、奶粉、红鳟鱼,把经营电信产品所获得的收入,直接变成商品,在中国境内销售。不仅丰富了中国的消费市场,而且更主要的是,避免在外汇结算过程中,由于当地货币价格波动,导致中国华为公司遭受重大损失。 

  这说明中国已经非常巧妙地解决了国际金融市场中存在的问题。发展对外贸易、开拓海外投资市场过程中,有效地规避了外汇市场波动所带来的风险。中国华为公司的做法,给中国许多企业带来启示。如果在印度制造销售移动电话设备的企业,能把当地的销售收入直接用来购买当地的商品,那么,不仅可以巧妙地规避印度外汇管制措施,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丰富中国的消费市场,为中国消费者提供价廉物美的海外商品。当然,这样做的前提条件是,必须充分瞭解印度贸易政策,尽可能减少贸易中间环节,避免在进出口贸易中付出更大的成本。

  困扰中国经济增长的风险因素主要是能源和金融。中国是一个能源匮乏的国家,因此,政府不得不花费大量的资源,实现能源进口的多元化。中国是国际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必须承认,国际金融主导权仍牢牢地掌握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手中。开展国际合作,增加对外贸易和投资,绕不开美国等西方国家设置的金融陷阱。解决中国对外经济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一方面要增强自己的实力,争取早日获得国际金融的主导权和定价权;另一方面还必须充分发挥各方面的力量,不断降低外汇结算风险。

  首先,中国外贸和投资企业必须具有金融风险意识,在对外投资过程中,既要签订风险可控的合同条款,同时又要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充分利用国际金融规则,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中国华为公司将通信服务所获得的当地货币,直接用来购买当地的商品销往国内,可能是不得已的举措。但是,它从一个侧面说明,只要开动脑筋,积极消化外汇,完全可以避免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调整货币政策带来的损失。

  对于一些国家货币价格的波动,应当保持平常心。各国政府根据本国实际情况,调整货币政策,是主权范围之内的事情。中国企业只能被动采取措施,不可能改变所在国家的货币政策。减少当地货币储备,可以有效地规避风险。但是,在正常贸易条件下,中国对外投资企业特别是一些直接服务于消费者的企业,很难拒绝当地货币。最好的策略是,尽快地将当地货币转化为有价值的商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货币价格波动带来损失。   当然,投资印度的中国企业,要想在印度市场上购买适合中国消费者需要的商品,恐怕面临一定的困难。印度政府朝令夕改,许多贸易政策令人摸不着头脑。执政党人民党面临竞选的压力,在贸易政策方面一定会大做文章。在印度经营的中资企业,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尽可能地将当地货币转化为可用的资产,并且通过合法渠道转移到国内,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货币政策变化带来巨大损失。

  其次,政府应当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引导中国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在对外贸易中,积极应对货币政策变化所带来的风险。中国海关统计部门数据显示,在中国对外贸易中,合资企业所占比重仍然很大,但是,越来越多中小企业开展对外贸易,他们成为中国外贸增长的生力军。中小企业规模相对较小,对外贸易承担风险能力相对较弱。国家对外贸易主管部门可以与外汇主管部门合作,在主要贸易国家设立货币兑换中心,由货币兑换中心出面,及时帮助中小企业进行人民币结算,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所在国家货币政策变化给中国外贸企业带来风险。

  增加人民币结算服务,是中国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我国对外合作的主要抓手。只要中央银行高度重视,鼓励商业银行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为中小企业货币变现提供便利条件,相信我国许多中小企业在对外贸易过程中会减少风险。只要中国外贸出口企业货物出口赚取的外汇不会因为当地货币贬值而造成损失,中国贸易增长的势头不会锐减。

  最后,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开展对外经济合作,是全民的事情。政府相关部门应当改变传统服务模式,摆脱居高临下的官僚主义作风,扑下身子,扎扎实实地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服务。企业应当在对外贸易中充分考虑金融风险,一方面充分利用价格、质量、技术等方面的优势,扩大海外市场规模;另一方面,必须充分意识到各国货币政策调整可能带来的风险,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将赚取的当地货币转化为有用的资产,减少货币兑换造成的损失。

  通货膨胀年代,资产拥有者从中受益;货币持有者利益受损。中国外贸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应当借鉴中国华为公司的做法,通过各种途径,购买当地价廉物美的商品,满足国内消费者的需要。当然,国家外汇主管部门和对外贸易部门应当通力合作,为中国外贸企业和对外投资企业提供各种便利条件,确保中国企业正当利益不受损害。   中评社北京8月11日电(评论员 乔新生)国家外汇管理局8月7日发布数据,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达到32043亿美元,外汇储备连续两个月上升,规模保持基本稳定。这是中国作为世界贸易大国取得的成果,也是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底气。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强调中国实行进出口平衡的贸易政策。中国不会为了增加外汇储备而追求贸易顺差,也不会为了增加投资而扩大外汇规模。中国外汇储备是中国对外贸易投资的结果,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对外开放的前提条件。中国外汇储备与中国的经济总量相适应,中国外汇储备与国家实力相匹配。

  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越来越多国家出现巨额贸易逆差。这一方面是因为这些国家进入后工业化时代之后,经济出现了虚拟化和空心化现象。大量外汇储备用于金融投资,金融资产所占比重越来越大。金融资本在国民经济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这些发达国家传统贸易市场被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所取代,出口额减少,贸易逆差是自然而然的事情。韩国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作为出口导向型的科技国家,韩国近些年来调整自己的对外发展战略,把自己和美国紧紧捆绑在一起。随着美国经济的衰落,韩国出口大幅度减少,贸易逆差导致财政赤字增加,国内经济发展面临严峻考验。

  中国充分吸取其他工业化国家发展教训,一方面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强化制造业,依靠科技创新,增加出口产品的附加值;另一方面,中国充分意识到,贸易是手段而不是目的,重商主义时代早已结束,中国发展贸易的目的是为了不断改善人民的生活,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中国在发展贸易过程中,一方面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出口货物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坚持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相结合,大力发展货物贸易的同时,促进中国服务贸易健康发展,尽可能避免在服务贸易领域,出现大量逆差。

  中国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相结合的贸易发展战略、投资与贸易相互促进的开放战略,使得中国外汇持续增长。虽然一些海外新闻媒体报导,发达国家对中国投资大幅度削减,但是从整体来看,中国仍然是吸引海外投资的洼地,中国稳定开放的金融市场以及中国庞大的消费市场,吸引世界各国投资者纷至沓来,中国经济充满活力。

  近些年来,为了帮助一些发展中国家摆脱债务困境,中国实施了一系列金融政策,包括采用本币结算、货币互换等手段,减轻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债务负担。但由此带来的后果是,中国在外汇管理方面,压力骤然增加。一些国家特别是一些中小发展中国家货币价格极不稳定,政府为瞭解决国内的经济问题,一些政党为了选举的需要,随意调整货币价格,从而导致人民币对外结算面临极大风险。

  为瞭解决人民币结算中存在的问题,中国一方面鼓励外贸企业尽可能将自己的外汇收入转化为资产,减少汇率变化所带来的损失。另一方面,中国政府鼓励海外投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通过加大海外投资的力度,解决外汇结余保值增值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