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鹤龄:郭台铭目的在求结盟 侯民调须加油

中兴大学“国家政策与公共事务研究所”教授袁鹤龄。(中评社 方敬为摄)

  中评社台中8月10日电(记者 方敬为)鸿海创办人郭台铭动作频频,酝酿独立参选2024。中兴大学“国家政策与公共事务研究所”教授袁鹤龄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随着挺郭派表态不支持郭独立参选,而是期待与台湾民众党主席柯文哲合作,很明显透露出郭的目的非参选到底,而是在寻求结盟。只是郭要选择与柯合作还是与中国国民党侯友宜合作?或许就要看两人民调孰高孰低。

  袁鹤龄认为,如果蓝白阵营都希望让郭靠过来,现在就要设法提高支持度民调,侯友宜的表现目前看来相对吃力,倘若真的有一方成功与郭阵营达成合作共识,那非绿势力的支持者可能会自动弃保,才有机会与民进党赖清德一搏。

  袁鹤龄,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政治学博士、美国俄亥俄大学国际事务硕士、东吴大学政治系学士。现任中兴大学“国家政策与公共事务研究所”教授、逢甲大学EMBA兼任教授、中华台商研究学会理事长,曾任台中科技大学教授兼国际事务长等职。

  先前为挺郭台铭而退出中国国民党的彰化县议会议长谢典林,8日上广播节目专访,公开称,不支持郭独立参选,而是期待与台湾民众党主席柯文哲合作,引发热议。

  袁鹤龄表示,从谢典林的说法可以透露出,郭台铭近期的动作频频,最终目的或许不是独立参选到底,而是为了累积谈判筹码、拉高谈判姿态,其实郭台铭也知道独立参选吃力不讨好,必须要经过第一关29万人连署,第二关还得突破非绿势力支持者分裂的态势,否则真正进入投票阶段,最后选举成绩惨不忍睹,对郭而言必然是一大重创。

  袁鹤龄提到,从客观数据来看,今天郭台铭如果独立参选,2024呈现4人争霸的局面下,近几次民调结果看来,郭的支持度都垫底,对郭非常不利,这不需要专业的政治幕僚来分析,随便有常识的人都知道没有参选的意义。随着挺郭派系表态不支持郭独立参选,可以判断郭并不打算选到底,近来的动作就是先争取参赛权,以便后续寻求结盟,看要与侯友宜合作,还是与柯文哲?   他认为,以现阶段的态势来看,郭台铭如果希望在政坛上有一席之地,就要找一个最有可能胜选的人结盟,以民调表现来说就是柯文哲。对郭来讲,考虑的只有获胜机会够不够,柯文哲有赢面,而众所周知,民众党在资金后援上有所不足,与郭台铭合作能够截长补短,郭柯合作确实有机会。

  不过,袁鹤龄说,假设郭台铭、柯文哲对于“谁正、谁副”乔不拢,那合作是否破局,就很难说了。面对郭台铭释出的结盟讯号,国民党方面也要有所警觉,因为以侯友宜目前的声势来看,无法吸引郭台铭靠拢,倘若郭柯真的结盟,侯友宜就要有被甩到最后面去的打算,因为非绿势力的支持者可能会自动弃保,对侯相对不利。

  因此,袁鹤龄指出,非绿势力三路人马当中,侯友宜目前看起来最危险,侯现在唯一能够脱险的方式就是把民调拉起来,唯有支持度民调拉起来,侯友宜才能够避免被边缘化的下场。如果侯的民调一直往后跌,未来弃保效应就会更明显。

  袁鹤龄表示,面对郭柯结盟的可能,侯友宜必须将民调冲刺到比拟柯文哲,甚至是超越柯,来破除郭柯结盟的态势,提高拉拢郭台铭的话语权。他建议侯友宜必须设法在政策上面有非常突出的论述与表现,能够让民众感动,让选民有一个理由去支持侯友宜。

  他说,侯友宜应该大胆一点,跟柯P一样要敢说敢冲,侯目前民调已在低谷,基本上根本不必有所顾虑,柯文哲为了提振民众党的声量,无所不用其极,侯友宜应该学习,可以看到柯在谈很多的政策,都是“先讲就对了”,你不先发制人,话语权就会被对手抢走,侯友宜如果再继续保守,采取木讷的竞选人设,恐怕难以翻身。

中兴大学“国家政策与公共事务研究所”教授袁鹤龄。(中评社 方敬为摄)

  中评社台中8月10日电(记者 方敬为)鸿海创办人郭台铭动作频频,酝酿独立参选2024。中兴大学“国家政策与公共事务研究所”教授袁鹤龄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随着挺郭派表态不支持郭独立参选,而是期待与台湾民众党主席柯文哲合作,很明显透露出郭的目的非参选到底,而是在寻求结盟。只是郭要选择与柯合作还是与中国国民党侯友宜合作?或许就要看两人民调孰高孰低。

  袁鹤龄认为,如果蓝白阵营都希望让郭靠过来,现在就要设法提高支持度民调,侯友宜的表现目前看来相对吃力,倘若真的有一方成功与郭阵营达成合作共识,那非绿势力的支持者可能会自动弃保,才有机会与民进党赖清德一搏。

  袁鹤龄,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政治学博士、美国俄亥俄大学国际事务硕士、东吴大学政治系学士。现任中兴大学“国家政策与公共事务研究所”教授、逢甲大学EMBA兼任教授、中华台商研究学会理事长,曾任台中科技大学教授兼国际事务长等职。

  先前为挺郭台铭而退出中国国民党的彰化县议会议长谢典林,8日上广播节目专访,公开称,不支持郭独立参选,而是期待与台湾民众党主席柯文哲合作,引发热议。

  袁鹤龄表示,从谢典林的说法可以透露出,郭台铭近期的动作频频,最终目的或许不是独立参选到底,而是为了累积谈判筹码、拉高谈判姿态,其实郭台铭也知道独立参选吃力不讨好,必须要经过第一关29万人连署,第二关还得突破非绿势力支持者分裂的态势,否则真正进入投票阶段,最后选举成绩惨不忍睹,对郭而言必然是一大重创。

  袁鹤龄提到,从客观数据来看,今天郭台铭如果独立参选,2024呈现4人争霸的局面下,近几次民调结果看来,郭的支持度都垫底,对郭非常不利,这不需要专业的政治幕僚来分析,随便有常识的人都知道没有参选的意义。随着挺郭派系表态不支持郭独立参选,可以判断郭并不打算选到底,近来的动作就是先争取参赛权,以便后续寻求结盟,看要与侯友宜合作,还是与柯文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