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南雅砻物交会:奏响非遗“交响乐”
“这些纯手工的精羊毛纺织产品叫泽帖尔,2021年5月被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店主次珍介绍。
12月的山南,雅砻物资交流会在乃东区鲁琼沟盛大开幕。此次物交会不仅是商品交易的盛会,更是非遗文化展示与传承的重要平台,众多非遗项目齐聚一堂,大放异彩。
国家级非遗泽帖尔,发源于西藏山南市乃东县泽当镇,具有上千年的悠久历史,主要产品包括围巾、披肩、藏装、唐卡等,因质地柔软,冬暖夏凉,经久耐用而闻名。
“参加这次物交会不仅是为了销售产品,更是想让民族文化发扬光大,让更多人瞭解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次珍说。
不远处是“达娃卓玛”民族服饰的展位,精美的衣帽、藏靴令人目不暇接。“达娃卓玛”民族服饰是山南市琼结县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五代传承人扎西桑布说:“我们的圆筒帽‘聂夏’、藏帽‘次仁金果’以及藏靴等40多种服饰都很有特色。近年来物交会办得越来越好,我们也多了更大的平台。”
在扎西桑布的展位内,精细入微的刺绣、绚丽缤纷的色彩加上独具匠心的手艺,融汇成模特身上一件件精美绝伦的衣物,新颖别致的藏式摆件与文创产品也在货架上陈列整齐。
“来看看我们的卡垫,漂亮的门当卡垫!”商户白玛曲吉正在大声吆喝。
白玛曲吉展示着手上的得意之作。“我们从2017年开始参加物交会,这次带来了60件卡垫。手工制作一件卡垫大约快则需要十三四天,慢则20多天呢。”白玛曲吉说。
门当卡垫编织技艺,流传于洛扎县洛扎镇门当村,有着1300多年历史,相传由文成公主传授。其质地软而结实、防潮保暖,传统产品采用阿西编织技艺,纹样丰富、色彩鲜艶,具有浓厚的民族艺术风格。门当卡垫编织技艺已成为山南市的自治区级非遗项目,为当地农牧民群众创业就业搭建了平台。
“感谢物交会让更多人看见我们的门当卡垫。”白玛曲吉说。
此外,物交会现场引入非遗歌舞表演,增添了别样的色彩。西藏的“腰鼓舞”久河卓舞,是山南市琼结县的传统舞蹈,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卓舞由几十个人组成,动作整齐划一,边歌边舞,十分和谐。慢时庄重肃穆,快时动作粗犷奔放,情绪高昂激烈。
久河卓舞在物交会上激情舞动,是民族文化瑰宝熠熠生辉的生动写照,让世界透过这跃动的旋律与身姿,领略到西藏非遗文化深邃而迷人的魅力。
“这些纯手工的精羊毛纺织产品叫泽帖尔,2021年5月被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店主次珍介绍。
12月的山南,雅砻物资交流会在乃东区鲁琼沟盛大开幕。此次物交会不仅是商品交易的盛会,更是非遗文化展示与传承的重要平台,众多非遗项目齐聚一堂,大放异彩。
国家级非遗泽帖尔,发源于西藏山南市乃东县泽当镇,具有上千年的悠久历史,主要产品包括围巾、披肩、藏装、唐卡等,因质地柔软,冬暖夏凉,经久耐用而闻名。
“参加这次物交会不仅是为了销售产品,更是想让民族文化发扬光大,让更多人瞭解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次珍说。
不远处是“达娃卓玛”民族服饰的展位,精美的衣帽、藏靴令人目不暇接。“达娃卓玛”民族服饰是山南市琼结县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五代传承人扎西桑布说:“我们的圆筒帽‘聂夏’、藏帽‘次仁金果’以及藏靴等40多种服饰都很有特色。近年来物交会办得越来越好,我们也多了更大的平台。”
在扎西桑布的展位内,精细入微的刺绣、绚丽缤纷的色彩加上独具匠心的手艺,融汇成模特身上一件件精美绝伦的衣物,新颖别致的藏式摆件与文创产品也在货架上陈列整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