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之坚守,“苏作”之讲究
如果你是一名手工艺爱好者,看过此片,或许能解答你心中困惑已久的疑问,你有可能会背起行囊只身来到苏州,期待找到这些隐藏功与名,却“择一事终一生”的手工艺人,拜师学艺。
片中,七十多岁的灯彩匠人依然醉心创作,他说,“世界上的灯,说到底只有两种——给人家看的和给自己看的。给人家的挂在外面,亮了还要灭;给自己的放在心里,始终亮在那儿……”
从琳琅满目的苏州传统工艺门类中,撷选了灯彩、核雕、宋锦、明式家具、苏式船点、苏绣、香山帮建筑营造、缂丝、玉雕9项典型的苏州传统工艺。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以绝美艺术作品的形式呈现于大银幕,展现在世人面前,该片还讲述了这些手艺的前世今生,以及每位传承人与手艺之间发生的温情故事。
天工开画卷,苏作耀古今。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滋养了苏州人的明慧与精致,才华横溢的文人雅士名家辈出,技近乎道的能工巧匠世代相传。文心为核,匠艺呈现。清浙江巡抚纳兰常安所着《受宜堂宦游笔记》中记载:“苏州专诸巷,琢玉、雕金、镂木、刻竹、髹漆、装潢、针绣,咸类聚而列肆焉……概之曰‘苏作’。”
很少有人知道,织造宋锦的花楼织机,竟与现代电子计算机的二进制异曲同工;又比如核雕。大多数人对核雕的记忆,应是中学语文课本里的《核舟记》,方寸间的核雕别有洞天。而对手艺人来说,1.5毫米的刻刀刀锋撞上一枚二三十毫米的橄榄核,是一场硬碰硬的交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