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万安晤龚正 提蒋经国淞沪会战重申和平

台北市长蒋万安。(中评社 张颖齐摄)

  中评社上海8月29日电(记者 张颖齐)中国国民党台北市长蒋万安29日率团抵达上海出席台北、上海双城论坛,晚间6点会晤上海市长龚正致词时提及祖父蒋经国以及上海淞沪会战,重申两岸要和平、争取双赢,更俏皮说“对上海,我很有fu(感觉)”。

  蒋万安致词全文如下:

  上海市龚市长、台北市议会戴议长,各位上海与台北的朋友,大家好,谢谢各位的安排,我今天一下飞机,接连参访了两个行程,印象深刻。尤其是上海老港生态基地,化腐朽为神奇,把一座垃圾掩埋场,改造成生态基地,充分说明了公共事务的解决,“只要有心,没什么不可能的事!” 台北也经历过垃圾掩埋的历史,但是,我们用垃圾分类,减少垃圾量,也减轻了后续处理的环保议题。身为致力解决问题的市长,这是我今天很有感触的第一个印象。

  我们要永续经营一座城市。上海是现代史上,“现代化”很早的城市,上海的现代历程,跟台北也很像,都经验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有着为民族荣光而奋斗的展现。例如当年上海淞沪会战,见证了国军的爱国情操,也见证了上海市民的热血澎湃。而台北,一直是台湾反对殖民统治的动力所在,市定古迹“台湾新文化运动纪念馆”,所纪念的正是包括蒋渭水先生在内的一群年轻人努力对抗殖民统治的民族精神,而那时,有不少前辈是到大陆来接受教育的。 
 
  可见两岸,可见双城,上海和台北,关系始终都是与大时代紧密关联的。 历史是延续的。现实是发展的。我们今天要谈两岸互动,要谈双城论坛,无非都是基于可以对话的历史条件以及文化脉络。我们要往前走,就要在现实中,随时调整脚步,因应对策。 
 
  蒋经国先生说过:时代在变,环境在变,潮流也在变。也因此,台湾有了很快速的政治开放、社会进步、经济建设;连带的,两岸关系也有了突破性的进展。随后,中国大陆在稍后也有了灵活的改革开放。连带的,两岸从包括经济、社会在内的许多方面,都逐步开展了正向的交流。 由此显示了,我们要务实面对发展,要和平争取双赢。 

台北市长蒋万安(中)与上海市长龚正(左)一同入场。(中评社 张颖齐摄)

  再次谢谢上海市府对我们的热情接待,大陆朋友常称赞:台湾最美的风景是人;但我认为台北最美的气质是包容多样,而上海呢,我必须说,其实跟台北非常像,让我很想用一句台北人爱说的句子来表达我的感受:“对上海,我很有fu”。

  蒋万安傍晚6点抵达上海的城市会客厅大会见厅,与龚正一同入座,上海官员已先等候,台北市政府、议会团接续抵达。台北方成员有国民党台北市副市长林奕华、秘书长李泰兴、副秘书长王秋冬、参事杨庆辉、顾问兼发言人殷玮、研考会主委俞振华、都发局长王玉芬、社会局长姚淑文、资讯局长赵式隆、产业发展局长陈俊安、消防局长谢铭鸿、环保局长吴盛忠、教育局长汤志民、办公室主任王志庆、颜邦峻、政治大学外交系副教授黄奎博。

  上海方成员有上海市人大副主任陈靖、上海市副市长华源、上海市政协副主席黄震、上海市政府秘书长马春雷、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章雄、上海市台办主任锺晓敏、上海市人大侨民宗委主任委员黄红、上海市经信委主任吴金城、上海市商务委主任朱民、上海市教委主任周亚明、上海市公安局副局长罗震川、上海市民政局长蒋蕊、上海市生态环境局长晏波、上海市卫健委主任闻大翔、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马笑虹、上海体育大学校长毛丽娟、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陈国忠、上海市政府新用办主任尹欣、上海市房屋管理局党组成员张冰。

台北市长蒋万安与上海市长龚正会晤。(中评社 张颖齐摄)

台北市长蒋万安与上海市长龚正会晤。(中评社 张颖齐摄)

上海市长龚正。(中评社 张颖齐摄)

台北方。(中评社 张颖齐摄)

上海方。(中评社 张颖齐摄)

台北市长蒋万安。(中评社 张颖齐摄)

  中评社上海8月29日电(记者 张颖齐)中国国民党台北市长蒋万安29日率团抵达上海出席台北、上海双城论坛,晚间6点会晤上海市长龚正致词时提及祖父蒋经国以及上海淞沪会战,重申两岸要和平、争取双赢,更俏皮说“对上海,我很有fu(感觉)”。

  蒋万安致词全文如下:

  上海市龚市长、台北市议会戴议长,各位上海与台北的朋友,大家好,谢谢各位的安排,我今天一下飞机,接连参访了两个行程,印象深刻。尤其是上海老港生态基地,化腐朽为神奇,把一座垃圾掩埋场,改造成生态基地,充分说明了公共事务的解决,“只要有心,没什么不可能的事!” 台北也经历过垃圾掩埋的历史,但是,我们用垃圾分类,减少垃圾量,也减轻了后续处理的环保议题。身为致力解决问题的市长,这是我今天很有感触的第一个印象。

  我们要永续经营一座城市。上海是现代史上,“现代化”很早的城市,上海的现代历程,跟台北也很像,都经验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有着为民族荣光而奋斗的展现。例如当年上海淞沪会战,见证了国军的爱国情操,也见证了上海市民的热血澎湃。而台北,一直是台湾反对殖民统治的动力所在,市定古迹“台湾新文化运动纪念馆”,所纪念的正是包括蒋渭水先生在内的一群年轻人努力对抗殖民统治的民族精神,而那时,有不少前辈是到大陆来接受教育的。 
 
  可见两岸,可见双城,上海和台北,关系始终都是与大时代紧密关联的。 历史是延续的。现实是发展的。我们今天要谈两岸互动,要谈双城论坛,无非都是基于可以对话的历史条件以及文化脉络。我们要往前走,就要在现实中,随时调整脚步,因应对策。 
 
  蒋经国先生说过:时代在变,环境在变,潮流也在变。也因此,台湾有了很快速的政治开放、社会进步、经济建设;连带的,两岸关系也有了突破性的进展。随后,中国大陆在稍后也有了灵活的改革开放。连带的,两岸从包括经济、社会在内的许多方面,都逐步开展了正向的交流。 由此显示了,我们要务实面对发展,要和平争取双赢。